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

鎖定
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自1979年成立以來,在哈爾濱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和科學發展為指導,認真貫徹“立足地方,應用為主”的辦院方針,按照“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找差距,定措施,在新形勢下不斷完善和發展。
中文名
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
成立於
1979年
隸    屬
哈爾濱市委、市政府
單位性質
科研事業
在職職工
77人
刊    物
《學理論》

目錄

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概括

正確處理立足地方與面向全國、應用研究與基礎研究的關係,以應用研究帶動和促進基礎研究,以基礎研究深化和拓展應用研究,從而進一步推動社會科學研究隊伍整體素質提高和科研成果上水平,堅持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為黨和政府決策服務,努力研究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出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積極發揮市委、市政府的“智囊團”和“思想庫”作用,為繁榮和發展社會科學事業做貢獻。

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方針

我們的辦院方針是: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立足地方,應用為主,努力搞好社會科學研究工作,為黨和政府決策服務,為建設“三個適宜”現代文明城市服務。
我們的發展思路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貫徹胡錦濤同志關於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地方,應用為主”,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哈爾濱市改革、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面臨的重大問題為主攻方向,實施科研精品工程和人才培養戰略,努力推進學術理論創新和學風建設,用理論研究的新成果為推動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總的可以概括為:圍繞一條主線——深入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突出一箇中心——推動理論創新,多出成果;明確一個主攻方向——哈爾濱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面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抓住兩個重點——提高成果質量和人才培養;抓好三項基礎工作——理論武裝,隊伍建設,改善條件;實現一個目標——理論創新。
建院近30年來,全院完成各類科研成果1200多項。其中國際合作項目4項,承擔國家和省社科基金項目25項,完成市委、市政府、各企業和實際部門委託科研項目80餘項。報刊公開發表各種論文1300多篇,出版各類著述120餘部。在國家部委和省市歷屆社科優秀成果評獎中,我院有120餘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20項,二等獎23項,三等獎34項。從1986年承擔市政府交辦的編纂《哈爾濱年鑑》工作,已出刊22期,1999年刊又推出光盤版,取得很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在首屆全國地方年鑑評比中,《哈爾濱年鑑》榮獲“億利達”杯特等獎,在第二屆評獎中獲一等獎,受到市委、市政府的特別表彰和獎勵。《學理論》雜誌社併入我院以來,各項工作紮實、有效展開,成績顯著,被評為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類十佳期刊,讀者喜愛期刊,入選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
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下設機構有社會學研究所、經濟研究所、農村建設研究所、地方史與旅遊發展研究所、對外經貿研究所、侵略日軍細菌戰研究所、信息資料所、《哈爾濱年鑑》編輯部、《學理論》雜誌社、《新東方》編輯部、《東北史研究》編輯部、青少年發展研究中心、經濟諮詢服務中心、機關黨委、院辦公室、科研處等。院外辦所有:京旗文化研究所、金源文化研究所、諾門罕戰爭研究所、侵華日軍要塞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