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哈日蘇勒德

鎖定
成吉思汗哈日蘇勒德,由一柄主蘇勒德和四柄陪蘇勒德組成。因而亦稱“四斿哈日蘇勒德”、“鎮遠哈日蘇勒德”,漢語曾稱黑神矛,黑纛,象徵着長生天賜予成吉思汗的佑助事業成功的神物。相傳,成吉思汗一次率軍在草原上與對手交戰失利損失慘重,士氣低落。在他祈求蒼天給他以力量時,突然半空一道光閃,一把矛狀物在眾人頭頂懸而不下。他命大將木華黎接下,但幾次都未成功。成吉思汗許諾用一千匹馬拉、一萬隻羊祭祀後,矛狀物 ——蘇勒德才落定。哈日蘇勒德,是成吉思汗的戰神,是成吉思汗大軍所向無敵的旗幟。
中文名
哈日蘇勒德
説    明
是成吉思汗的戰神
所在地
蘇勒德霍洛
祭壇面積
為250平方米

哈日蘇勒德解析

哈日蘇勒德 哈日蘇勒德
哈日蘇勒德,是成吉思汗的戰神,是成吉思汗大軍所向無敵的旗幟。哈日蘇勒德祭壇所在地叫“蘇勒德霍洛”。由蘇勒德達爾扈特守護、供奉。蘇勒德祭壇,是高一尺的平台,周圍用木板豎立而成的圍欄。舉行祭奠時,常用黃色布料或綢緞圍在外邊,因而圍欄俗稱“什拉庫列”(黃色圍欄)。祭壇面積為250平方米,祭壇上供奉五柄蘇勒德,其中間為成吉思汗哈日蘇勒德,插在用石頭做的一隻大金龜背上的孔內。四周為四柄陪蘇勒德,插在中間有孔的石龜之上,並用繩子與主蘇勒德連起來,使之穩固。四柄陪蘇勒德,成為加固哈日蘇勒德的四條腿,因而成吉思汗哈日蘇勒德也稱“四斿哈日蘇勒德”。這實際是,早期時候,蒙古部落以帶四條腿的獸皮或山羊皮做旗幟的演變。在蘇勒德祭壇上還有一座小銅廟,內珍藏蘇勒德矛頭,點祭祀燈。祭壇旁邊有守護人住的包和祭器放置包。

哈日蘇勒德外形

哈日蘇勒德,其上端為長約一尺的一尖兩刃的矛頭,為金屬所制,其下有孔可以安柄。柄眼外固定一個圓盤,用白銀製作,在圓盤的邊緣上鑿了九九八十一個孔,用來固定纓子,纓子長三扌乍四指。固定纓子的皮條,系用牲羊之皮在白酒黃油中熟好破細而作成。
蘇勒德柄稱為希利彼,用筆直的柏木製成。哈日蘇勒德的希利彼長一丈三尺五寸,陪蘇勒德的希利彼長九尺。這些做柄的柏木,從準格爾旗的阿貴廟、希爾嘎河、什巴爾台廟、哈日河阿貴、拉拜烏拉(神山)等地受過禪封的柏樹中選來。希利彼的外面,還要穿一層一丈二尺黃緞縫成的“衣服”,上面釘一千扣紐,象徵一千隻慧眼。為了加固哈日蘇勒德,在其希利彼的背面再加一根希利彼,同樣用綢緞包起來。
哈日蘇勒德的纓子,用九九八十一匹棗紅公馬之黑鬃。連接哈日蘇勒德與陪蘇勒德的繩子叫“呼和納楚格”,系用公馬鬃搓成,外用黃緞包住,全長共六丈五。

哈日蘇勒德祭奠

分平日祭,小祭,年大祭,龍年威猛祭,特殊祭等。哈日蘇勒德祭奠已有700多年的歷史,這項祭奠活動一是為了歌頌成吉思汗和蘇勒德的赫赫戰功,二是寓意人民的生活吉祥、平安和風調雨順。
哈日蘇勒德,原先在八白宮附近供奉。從清朝以來,哈日蘇勒德祭奠一直在供奉之地蘇勒德霍洛舉行。1956年成吉思汗新陵建成後,在陵宮西殿中舉行祭奠。1997年,在陵園內修建蘇勒德祭壇後,蘇勒德祭奠在此舉行
成吉思汗時期的哈日蘇勒德(黑纛)、查干蘇勒德(白旗)、阿拉格蘇勒德(花纛),被稱之為大蒙古國的三面旗徽。作為“全體蒙古的總神祇”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這些旗徽,與成吉思汗八白宮一同,後來都由鄂爾多斯部供奉。其中,哈日蘇勒德為成吉思汗祖輩傳下來的神物,成為成吉思汗所向無敵的戰神。
歷史以來,成吉思汗哈日蘇勒德一直供奉在成吉思汗靈帳附近,從未離遠。成吉思汗奉祀之神主要有兩部分組成,即成吉思汗宮帳與哈日蘇勒德。在鄂爾多斯部內郡王旗集中居住的五百户專司祭祀,守護的達爾扈特人,史稱中有大達爾扈特和小達爾扈特之別,其中大達爾扈特人指的是守護供奉成吉思汗八白室的人,小達爾扈特人指的就是守護供奉蘇勒德的人,這種區別是從忽必烈時代留傳下來的,有嚴格的規定,任何相互間的職責替代都是不允許的。後來也形成祭祀成吉思汗宮帳的西部分(右翼)和祭祀蘇勒德的東部分(左翼)。俗稱“伊金(聖主)達爾扈特”和“蘇勒德達爾扈特”。

哈日蘇勒德平日祭奠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日早晚舉行的例行祭祀,稱為“日祭”或“平日祭奠”。由坐班達爾扈特,每天清晨和傍晚,在蘇勒德祭壇焚燒香柏和食品,敬獻日、夜長明神燈,唸誦《蘇勒德桑》(蘇勒德頌)。由朝拜者,在蘇勒德祭壇隨時舉行的祭祀儀式,稱為“奉祭”。奉祭,也屬於平日祭奠。是由坐班蘇勒德達爾扈特的圖克慶、希利彼慶、塔布德賀希格的達爾扈特主持進行。當朝拜者向哈日蘇勒德獻哈達、獻神燈、獻聖酒時,由主持祭祀者達爾扈特唸誦哈日蘇勒德的《哈達祝禱詞》、《神燈祝禱詞》、《聖酒祝禱詞》。如果朝拜者敬獻全羊,則唸誦《全羊祝禱詞》。

哈日蘇勒德全年小祭

哈日蘇勒德一年四季舉行數十次祭奠。除七月十四日大祭之外,其它祭奠均屬小祭。

哈日蘇勒德祭奠流程

哈日蘇勒德祭奠日程

每月初一、初三舉行的祭奠為月祭;每月初三的祭奠,濟農方面必須有一名繼位台吉參加,因此,初三的祭奠亦稱“繼位祭奠”。春初月(正月)初三的祭奠為“入春祭”,夏初月(四月)初三祭奠為“入夏祭”,秋初月(七月)初三祭奠為“入秋祭”,冬初月(十一月)初三祭奠為“入冬祭”。即,每個季度的第一個月初三祭奠為“季祭”。
正月初一,臘月(十二月)二十九(除夕)祭奠為“過年祭”,夏末月(六月)初十舉行公羔祭,臘月(十二月)二十三舉行香火(灶)祭。這些均屬蘇勒德小祭。

哈日蘇勒德祭奠參加人

正月初一“過年祭奠”,鄂爾多斯各旗必須派繼位台吉參加。這些繼位台吉帶上全羊供品於臘月二十九到達蘇勒德霍洛。每月初三的祭奠,由濟農方面的繼位台吉參加。一年舉行的所有小祭,由達爾扈特的宰相、明嘎圖、土默圖、丞相、圖利、格赫慶、查日給其等各一人,札蘇勒其(擺放祭品者)二人,哈如拉其(回酒者)二人,連台吉共十二人執行祭奠。

哈日蘇勒德供品

正月初一的祭奠供品,由鄂爾多斯各旗的繼位台吉每人帶來的一隻全羊,連同用達爾扈特的五百兩銀子的剩頭做成的素餅、葡萄乾、冰糖、紅棗等一起供奉蘇勒德。
月祭中,每月初一由達爾扈特用一隻全羊供奉;每月初三,由濟農方面用一隻全羊供奉。
季祭中,也就是每季度初月初三,用三隻全羊、三尊聖酒供奉。公羔祭,即夏末月(六月)初十的祭奠中,由郡王府用一隻公羔供奉,其餘公羔,由祭奉者自願敬獻。十二月二十三的香火(灶)祭,二十九的過年祭,與平常的月祭一樣,各用一隻全羊供奉。

哈日蘇勒德祭奠程序

哈日蘇勒德小祭程序基本相同。下面以四月初三舉行的入夏祭為例:
祭祀開始之前,由坐班達爾扈特在祭壇上的主蘇勒德前三步距離的地方並排放幾張供桌。供桌上擺放祭奠中用的神燈、香、哈達、全羊、聖酒及祭器等。供桌前面三步距離的地方鋪幾塊毛氈,這是“內座”,由繼位台吉和長者們就座;在“內座”後面再鋪些氈,這是“外座”,由其他人就座。在供桌兩側由宰相、明嘎圖兩人站立,後邊站着兩位札蘇勒其(擺放祭品者),左側由圖利、丞相兩人站立,其後站着兩位哈如拉其(回酒者)。祭奠開始,繼位台吉獻哈達,格赫慶和丞相念誦蘇勒德的《哈達祝禱詞》,哈如拉其從台吉手中接回哈達,全體向蘇勒德叩三頭;接着獻神燈。札蘇勒其將供桌上的神燈遞給明嘎圖,明嘎圖將神燈舉在台吉面前,格赫慶唸誦蘇勒德的《神燈祝禱詞》,大家向蘇勒德叩三頭;接着獻全羊。兩位札蘇勒其將供桌上的全羊抬到台吉前面,格赫慶唸誦蘇勒德的《全羊祝禱詞》,大家向蘇勒德再叩三頭。
哈如拉其將全羊放在供桌上;接着唸誦《蘇勒德桑》(蘇勒德頌)。包括主持祭奠的幾位亞門特都坐在供桌前,大家跟著明嘎圖唸誦《蘇勒德桑》;接着誦讀祭文。主持祭奠的幾位亞門特回到原位站立,宰相叫道:“誦讀祭文”,此時,參加祭奠的人們將隨身攜帶的蒙古刀取下放在身旁,把腰帶的兩端解開一“額爾克木”(三尺),兩頭交錯,握在手中,跪下。
據傳説,當年成吉思汗祭奉蘇勒德時,將腰帶搭在脖子上,兩端交錯,握在掌中祈禱,故留下此俗。此時,格赫慶誦讀《成吉思汗哈日蘇勒德祭文》。誦讀完畢時,由宰相逐一稱呼祭拜者的姓名、官銜;接着獻聖酒。由繼位台吉開始,端着查古(雙杯托盤)獻聖酒時,右翼聖主達爾扈特的洪晉擊打着查爾給(馬頭響板),唱《大歌》。隨台吉後頭,人們獻聖酒九次;接着獻聖水。
獻聖酒儀式結束時,圖利亞門特叫道:“獻聖水”。札蘇勒其將裝聖水的淨瓶遞給明嘎圖,明嘎圖將聖水滴灑在全羊上面時,大家叩三頭;圖利亞門特從“內座”走到“外座”,叫道:“圖克慶!芒賴、塔布德、圖利!阿拉坦烏日亞十二個圖利!聖主四部達爾扈特!上香的法師們!求命的諸位祭拜者!”此時,札蘇勒其將淨瓶裏的聖水,滴在眾人的手掌上,讓他們品嚐,並抹在自己的頭上“行洗禮”。同時,將聖酒倒入巴如拉圖(盛酒大杯)分給大家品飲;最後,宰相讓大家都坐在“內座”,由圖利取出刀,從全羊肉將肥尾、橈骨割下遞給土默圖亞門特,抹畫蘇勒德。接着,圖利亞門特卸下連在羊背上的三根肋骨,上面放上珠勒圖(一種灌腸),給獻全羊的主人,將其它全羊肉分割成小塊,分給大家。哈日蘇勒德“入夏祭”結束。
處在抗日戰爭前沿陣地的成吉思汗陵寢,受到日本帝國主義的搶劫、轟炸的威脅。1939年(民國28年)6月,國民黨政府為了避開戰亂,將成吉思汗與孛兒帖格勒真哈屯靈柩、忽蘭哈屯靈柩和哈日蘇勒德等主要聖物遷至甘肅省興隆山。歷史上稱這次行動為“成陵西遷”。
成吉思汗靈,在甘肅興隆山供奉十年。蘭州市解放前夕,成吉思汗靈又從興隆山遷至青海塔爾寺,在塔爾寺供奉四年零八個月。在這西遷十幾年的時間裏,成吉思汗祭奠基本保持了傳統祭奠形式。在這期間,在西部舉行成吉思汗祭奠的同時,大伊金霍洛故地的祭奠也未中斷,形成兩地都舉行祭奠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