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哈南工業新城

鎖定
哈南工業新城是哈爾濱市 “北躍、南拓、中興、強縣”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產業定位為打造國家重要的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區,以航空汽車為主的國家重要交通運輸設備製造基地;以核電、風電為主的國家重要新型裝備製造基地;以鋁鎂合金、航空複合材料為主的國家知名材料產業基地;以農產品加工、生物製藥為主的省內著名食品醫藥產業基地;以汽車、電子、軟件、服務外包為主的省內重要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以現代物流、信息服務、動漫創意為主的省內最大現代服務業產業基地。
哈南工業新城空間定位為東北亞物流的公路和空中節點、哈爾濱市城市副中心、哈爾濱南部門户。同時,“新城”還將建設滿族風情、動漫影視和現代娛樂等產業。
中文名
哈南工業新城
地    址
哈爾濱市
基    地
電子信息產業、現代服務業產業

哈南工業新城地理區位

哈南工業新城:南起運糧河規劃路;北至四環路;東起新華工業園東側規劃路;西至哈雙南線,總規劃面積462平方公里,包括經開區(哈平路集中區)、平房區(全部)、南崗區(紅旗鄉)、香坊區(朝陽鎮和黎明鄉)、阿城區(新華鎮和舍利鄉)、雙城市(新興鄉和周家鎮)、五常市(牛家鎮)等區域。
新城規劃範圍內,建成區面積34.7平方公里,未開發用地面積335.3平方公里,城市規劃楔形綠地76平方公里,國家級農業科技示範園區16平方公里

哈南工業新城建設規劃

新城建設分為近期和中遠期,近期從2010年至2012年,規劃建設用地55.2平方公里,核心區部分初步形成規模;中遠期從2013年至2030年,全面開發完成剩餘280.1平方公里。最終將實現成為工業重鎮、創意名都、文化新城、京俄通衢、森林水鄉、愉悦樂園的目標。
哈南工業新城 哈南工業新城
2010年,“新城”建設的主要工作任務是全面完成哈南工業新城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全面啓動工業新城一期徵地拆遷、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項目建設,計劃開發建設20.4平方公里。工業總產值實現707億元,GDP達到211億元;到2012年,開發建設55.2平方公里,工業總產值實現1200億元,GDP達到330億元;到2030年,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0%,GDP年均增長20.7%,其中工業增加值增長2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22%。
2010年,哈南工業新城新開工工業項目總佔地面積6.02平方公里,項目總投資117.3億元,當年完成投資45.9億元。其中,經開區和平房區計劃新開工工業項目41個,總佔地面積1.66平方公里,預計項目總投資51.5億元。其中,投資4.5億元,闢建佔地面積1平方公里的中小企業創業園。香坊區計劃新開工工業項目3個,總佔地面積0.2平方公里,預計項目總投資4億元,2010年完成投資2億元;阿城區計劃新開工工業項目2個,總佔地面積0.75平方公里,預計項目總投資20.8億元,2010年完成投資3.4億元;雙城市計劃新開工工業項目30個,總佔地面積1.5平方公里,預計項目總投資45億元,2010年完成投資15億元;五常市計劃新開工工業項目12個,總佔地面積0.8平方公里,預計項目總投資10億元,2010年完成投資6億元。 [1] 

哈南工業新城發展優勢

位於大慶、吉林、長春等城市構成的兩小時經濟圈的地理中心和產業物流中心的中軸線上,是哈爾濱連接北京和大連等大城市渤海灣出海口和連接歐亞大陸陸地口岸及俄羅斯遠東地區陸地口岸和太平洋出海口的重要樞紐和中轉地。
航空、汽車、鋁鎂三大主導產業的工業總產值、利潤、税金分別佔全市工業總量的27.2%、20.7%、15.9%;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佔哈爾濱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户數的34%;外資公司佔全市比重為50%,佔全省比重為25%;上市公司佔全市比重為66%,佔全省比重為50%。
新城規劃範圍內,擁有國家級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級研發基地1個、省級技術研發中心9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博士後工作站6個,以企業為主體、大學大所為支撐的產學研合作體系較為完善。

哈南工業新城發展定位

哈南工業新城 哈南工業新城
目標定位工業重鎮、創意名都、文化新城、京俄通衢、森林家園、愉悦樂園。
產業定位:新材料產業基地、交通運輸設備製造基地、新型裝備製造基地、醫藥產業基地、食品產業基地、現代服務業產業基地、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空間定位:東北亞物流的公路、信息和空中節點,哈爾濱市城市副中心,哈爾濱南部門户。

哈南工業新城發展戰略

空間佈局
新城規劃空間佈局為“一橫兩縱,兩片六帶,四湖四水”。
一橫兩縱 “一橫”即貫穿新城東西的南沙大街景觀大道;“兩縱”即貫穿新城南北的新疆大街和紅旗大街南延新城內路段兩條景觀大道。
兩片六帶 “兩片”即楔形綠地和國家級農業科技示範區,以兩片為主形成兩個區域生態綠地;“六帶”即打造沿馬家溝河、何家溝河、運糧河、人工河四條河岸綠帶和京哈高速、哈職高速兩條沿路綠帶。
四湖四水 “四湖”即天龍湖、興隆湖、民豐湖、人工湖;“四水”即馬家溝河水系、何家溝河水系、運糧河水系、人工河道水系。
主體功能區劃分
南部新城主要劃分為三大主體功能區和五個特色產業園區。
三大主體功能區: 現代工業產業聚集區、現代服務產業聚集區、宜居生態產業聚集區
五大特色產業園區 :阿城工業園區、香坊工業園區、五常工業園區、南崗工業園區、雙城工業園區
產業發展方向:
重點發展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新型裝備製造、新材料、食品、醫藥、電子信息、現代服務七大產業。
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
重點發展航空、航天、汽車、軌道交通、工程機械、船舶製造、農機等交通運輸設備,形成整機、發動機、底盤、內外飾、機械加工、電子配套於一體的交通運輸設備產業集羣。建設國家民用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汽車火炬特色產業基地、汽車中小企業創業基地。
新型裝備製造業:
重點發展風電、核電、光電、生物質發電等新能源設備,以及自動化生產線、小型燃氣輪機、直線電機、醫用設備等設備。
新材料產業:
重點發展鋁鎂合金、航空複合、電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特種、輕型、醫用等高新材料,建設國家鋁鎂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食品產業:
重點發展米業、麥業、肉業等農產品深加工,休閒、方便等食品製造業以及茶飲、可樂等軟料製造業。
醫藥產業:
重點發展生物製藥、化學制藥、中成藥。
電子信息產業:
重點發展航空電子、汽車電子、電子元器件製造、機電一體化設備、軟件、服務外包等相關領域,採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全面推進產業信息化,提高工業自動化、智能化和管理現代化水平。
現代服務業:
以生產性服務業為突破口,培育以工業設計、工程設計、產品展示和交流等為內容的工業創意產業,以工程總包、工業總部為主的總部經濟,以工業物流、家電物流等為方向的東北亞現代工業物流基地。重點發展動漫、電視、廣播、互聯網、物聯網、移動通訊、出版等新媒體創意產業。建設國家新媒體特色產業基地、國家動漫出版基地、國家國際青少年動漫培訓基地、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國家外包基地城市核心區、國家4D技術公共服務平台,打造國際知名的數字內容生產加工基地。同時,打造工業遺產博物館、“731”遺址申遺等文化產業載體,建設國家文化產業基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