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咬邊

鎖定
咬邊(undercut),是指由於焊接參數選擇不當,或操作方法不正確,沿焊趾的母材部位產生的溝槽或凹陷。咬邊將減少母材的有效截面積、在咬邊處可能引起應力集中、特別是低合金高強鋼焊接,咬邊的邊緣組織被淬硬,易引起裂紋。
中文名
咬邊
外文名
undercut
定    義
沿焊趾的母材部位產生的溝槽
危    害
減少母材的有效截面積

咬邊產生原因

咬邊 咬邊
咬邊產生的原因:
操作方法不當,焊接規範選擇不正確,如焊接電流太大、電弧過長、運條方式和角度不當、坡口兩側停留時間太長或太短均有產生咬邊的可能。

咬邊危害

咬邊的危害是:
咬邊將減少母材的有效截面積、在咬邊處可能引起應力集中、特別是低合金高強鋼的焊接,咬邊的邊緣組織被淬硬,易引起裂紋。

咬邊要求

咬邊示意圖 咬邊示意圖
不同行業、標準對咬邊的要求是不一樣,舉例以下兩種
一、GB/T 19418-2003 鋼的弧焊接頭 缺陷質量分級指南
基本要求:焊道與母材應平滑過渡。
缺陷質量分級限值:
一般:缺陷深度不大於1.5mm
中等:缺陷深度不大於1.0mm
嚴格:缺陷深度不大於0.5mm
二、GB 150-2011《壓力容器》7.3.4條款:
下列容器的焊縫表面不得有咬邊:
a)用標準抗拉強度下限值Rm≥540MPa的低合金鋼材製造的容器;
b)Cr-Mo低合金鋼材製造的容器;
c)不鏽鋼材製造的容器;
d)承載循環載荷的容器;
e)有應力腐蝕的容器;
g)焊接接頭係數φ取為1的容器(用無縫鋼管製造的容器除外)
其他容器焊縫表面的咬邊深度不得大於0.5mm,咬邊連續長度不得大於100mm,焊縫兩側咬邊的總長不得超過該焊縫長度的10%。

咬邊預防措施

編制合適的WPS,選擇合適焊接參數(焊接電壓、焊接的電流、坡口型式、焊縫位置、焊條直徑、焊接速度、焊接順序、焊縫高度、焊縫寬度,温濕度等),合格焊接人員,焊接時按正確工藝規程操作(電弧不能拉的太長,焊條角度要適當,運條方法要正確)。即正確選擇焊接電流及焊接速度,適當掌握電弧的長度,正確應用運條方法和焊條角度,在平、立、仰焊位置焊接時,焊條/焊絲沿焊縫中心線保持均勻對稱的擺動。橫焊時,焊條/焊絲角度應保證熔滴平穩地向熔池過渡而無下淌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