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和志堅

(雲南省人民法院麗江分院原院長)

鎖定
和志堅(1893-1951),字萬松,男,納西族,1893年出生,雲南麗江人,畢業於國立北平法政大學法律科。 [1] 
曾任雲南省人民法院麗江分院院長。 [1] 
中文名
和志堅
別    名
萬松
和鵪鶉
性    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納西族
出生地
雲南麗江
出生日期
1893年
逝世日期
1951年3月
畢業院校
國立北平法政大學
人物履歷
1893年,和志堅出生於麗江縣(今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束河街道龍泉中和村)一箇中醫世家,麗江縣立高等小學堂畢業後,考入大理省立中學。 [1] 
民國9年(1920),考入國立北平法政大學,攻讀法律科。
民國13年(1924),畢業回昆明,在省立一中(昆華)任教,併兼文牘主任,同時在省立法政專門學校、成德中學等學校做兼課教師。
民國16年(1927),與中共地下黨員王復生李鑫二人接觸, 經二人介紹參與建立雲南國民黨左派組織的活動。在國民黨第三次清黨運動中被捕,後保釋出獄。
民國17年(1928),回到麗江,在省立第三中學(麗江省中)任教。次年7月任縣教育局長,向士紳、富商籌募教育經費,教育經費從原有6000銀元增加到16000多元。從上海訂購大批新課本,統一全縣學校教材。在各區增建公立學堂,舉辦師資訓練所,建立督學制,組織校董會管理學校,定期評審教學質量。三年內,縣屬高、初級小學由91所發展到200所。
民國20年(1931),全省教育會議評比成績,麗江縣獲甲等第一名,省政府頒以“麗水增輝”匾額,獎“萬有文庫”一部,對他個人頒以“宏宣鐸化”匾額。
民國21年(1932),清理全縣的學田,收回若干被蒙佔公地、公產。同年10月,編著5萬餘字的《麗江縣教育小史資料》。對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至民國21年(1932),麗江的教育、文化事業發展情況作了詳實的記述。
民國27年(1938),調任省立一中(昆華)初中部主任兼文牘主任,同年8月調任麗江省立第三中學校長,延聘清華、北大、南開等南遷學校中的穎才卓士到校任教。全省幾次高、初中畢業會考,麗江中學均名列前茅,民國30年(1941)畢業的高七班,除少數幾人外,多考入大學,其中楊鳳、方寶賢、和惠楨等赴美國留學。後省教育廳頒予他“平正幹練”匾額。
民國31年(1942)8月,調任大理省立第二中學校長,因成績卓著,國民政府教育部頒予“勤苦實幹”匾額。次年8月,又調任省立第一中學(昆華)校長。
民國33年(1944)後,先後任鄧川、洱源、劍川三縣糧政督導員,彝良姚安縣長等職。工書畫,以畫鵪鶉著名,人稱“和鵪鶉”。
1945年,與周霖等組織“雪社”,後“雪社”發展成為詩、書、畫、樂為一體的羣眾文藝組織,培養了一批年青的詩、書、畫愛好者。
1948年底,支持中共麗江地下黨活動,協助中共開展爭取習自誠的統戰工作。解放後,先後任麗江政務委員會秘書主任、縣人民政府秘書主任、縣法政科長。
1950年5月,任雲南省人民法院麗江分院院長。1951年3月清匪反霸中,錯處被殺。1984年9月平反,恢復政治名譽。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