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和庚吉

鎖定
和庚吉(1864-1950),納西族,字星白,號松樵,晚年號退仙,壬辰科進士,出生在麗江古城新華街一個裁縫家庭。幼時家貧而勤奮好學。
光緒十五年(1889年)中舉,十八年(1892年)考中進士,後任兵部主事,授中憲大夫。三年後請改外用,先後任四川樂至、石柱、秀山、温江、順寧等縣知縣 [1] 
中文名
和庚吉
別    名
字星白,號松樵,晚年號退仙
民    族
納西族
出生日期
1864年
逝世日期
1950年
職    業
兵部主事、知縣
主要成就
中憲大夫、進士
出生地
麗江古城
代表作品
《鴉片煙論》
《退園韻語》
星白
晚    號
退仙

和庚吉早期經歷

和庚吉曾在京都兵部主事,後到四川樂至縣等地任職。先後在外十多年,因見時局變遷日亟,以"父母在堂,迫需奉養"為名,告退還鄉。
和庚吉熱愛故鄉,眷戀麗江的山水。他在四川樂至縣任知縣時,得知重修黑龍潭得月樓,揮毫撰寫一楹聯寄回故鄉,聯曰:"丞相祠邊,子云亭下,只遺古意茫茫,欣故里依然,勝蹟輝流丹閣影;屏開雪嶺,鏡拂晴波,不盡餘情縷縷,問何時歸去,曲欄醉飲綠楊春"。
此聯以優美的文筆,描寫了麗江如詩如畫的景色,表達了對故鄉的無限深情,因此一直為人們所傳誦。
和庚吉一生生活簡樸,潔身自好,不飲酒,不吸煙,對鴉片煙毒深惡痛絕。在樂至縣任知縣時,遇乾旱大飢,發現災民中有吸鴉片成癮者,不顧妻女死活,用賑災款買鴉片,和下令將煙民抓捕關押,並張貼禁止鴉片之佈告。對仍禁而不止者,公開殺之。
長子乃薪,幼時聰慧好學,因庚吉宦遊在外,無暇管教,染上大煙,庚吉將其鎖禁,強行戒煙,因煙癮太重,死於囚房。人們説:“和進士為了禁煙,治死了自己的兒子”。晚年辭去一切公職,修建一園。名曰:退園,編著《退園韻語》一書。
1936年4月,紅軍二、六軍團長征過麗江,國民黨誣紅軍是“殺人放火之共匪”,省府電令地方軍警阻擊,時任縣長王鳳瑞、民團總團長習自誠召集地方紳士商議對策。
和庚吉雲:“共產黨有政治綱領和目的,不會隨便殺人放火。”主張不宜阻擊,而應歡迎。紅軍到麗江之日,地方當局佈置羣眾歡迎紅軍。紅軍兵不血刃,在麗江人民的支持下,順利渡過金沙江北上。 [1] 
書法作品 書法作品

和庚吉辭官回鄉

1904年辭官回鄉,與鄉人和積賢等協助知府彭繼志創辦麗江府中學堂,1908年繼任府中監督。1913年被選為縣參議長。
和庚吉雖退隱家鄉,但對國事極為關心,並有自己的是非標準和原則。1936年4月,紅軍長征過麗江時,因國民黨的反動宣傳,麗江古城一時謠言四起,人心惶惶。
這時,年逾古稀,德高望重的和庚吉出來説話了,他告訴鄉親説:"共產黨紅軍是一個政黨,有自己的綱領,不會殺人放火,亂來一堂,不要驚惶失措!"
老進士一席話安定了人心,接着動員民眾手持"歡迎義軍"的彩旗,出城到七八里外的東元橋去歡迎紅軍。寫下了紅軍長征史上獨特的一頁。有趣的是當時賀龍的指揮部就設在科貢坊和庚吉家中。
1949年10月1日,和庚吉雖年逾85歲,興奮地揮毫寫下了一副對聯:"創前古未有的新中華,英雄時世;擴養生大同於遙遠邑,衽席蒼黎"。貼在科貢坊前臨時搭建的青松牌坊上,表達了麗江納西族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喜悦之情。

和庚吉軼事典故

麗江古城四方街以西有個小巷,叫科貢巷,小巷入口處有座面朝四方街的三層門樓,叫科貢坊。科貢坊原來只有兩層。
1944年正月初三,古城發生一場大火,燒燬了這座二層門樓的科貢坊。三年後,家住科貢巷的和庚吉(字松樵)中進士六十大慶時,地方富商牛文伯等捐資重建科貢坊,並將原來的二層改為三層。
關於科貢坊的由來是這樣的,清代嘉慶年間,住在這個小巷的一户人家出了個兄弟舉人-楊兆蘭和楊兆榮,接着楊兆榮的兒子楊碩臣又於道光年間中了舉人,一門三舉,這在邊地少數民族地區是前所未有的事,一時令世人傳誦。
當時官府為此在巷口豎了一座二層門樓,並懸掛"科貢坊"大字匾額;上面還寫了三個舉人大名。清光緒十八年(1892),家住科貢巷的和庚吉(1864-1950)後來居上,中了壬辰科進士。成為納西族歷史上的最後一位進士。
和庚吉還寫過一篇《鴉片煙論》,大聲疾呼:"物之害人最烈,足以喪身,喪家,喪國,而人偏溺其中,明知其害,而自甘受害者,其惟鴉片煙呼!""鴉片本非中國產,產自印度,英人知此物之足以謀人國也。"這樣充滿愛國主義激情的文章,對當今仍有現實意義。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