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曉燕

(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南京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鎖定
周曉燕,1970年10月出生 [16]  ,中共黨員 [6] 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南京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共產黨南京林業大學委員會委員,南京林業大學林業工程學部主任助理,江蘇省速生木材及農作物秸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1]  [5] 
周曉燕於1992年6月獲得南京林業大學木材加工專業學士學位;1995年6月獲得南京林業大學木材加工與人造板工藝專業碩士學位 [12]  ;1998年6月獲得南京林業大學木材加工與人造板工藝專業博士學位;2010年5月—2012年12月在南京大學化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1]  ;2011年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17年任國家重點學科“木材科學與技術學科”帶頭人。 [6] 
周曉燕長期從事生物質資源高效綜合利用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 [7] 
中文名
周曉燕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70年10月
畢業院校
南京林業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農林生物質材料表面低温等離子體改性及其複合材料界面》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學    歷
研究生
學    位
博士
教學職稱
教授

周曉燕人物經歷

1970年10月,周曉燕出生。 [16] 
1988年9月—1992年6月,就讀於南京林業大學木材加工專業,畢業後獲得學士學位。
1992年9月—1995年6月,就讀於南京林業大學木材加工與人造板工藝專業,畢業後獲得碩士學位。
1995年,任教於南京林業大學。 [12] 
1995年9月—1998年6月,就讀於南京林業大學木材加工與人造板工藝專業,畢業後獲得博士學位。
2010年5月—2012年12月,在南京大學化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1] 
2011年,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2017年,任國家重點學科“木材科學與技術學科”帶頭人。 [6] 

周曉燕主要成就

周曉燕科研成就

  • 科研成就
周曉燕主要研究方向為木質材料表面改性,木質複合材料(人造板與膠粘劑),先進生物質材料(生物質碳材料等) 功能性綠色包裝材料等。 [1] 
周曉燕長期從事木材研發工作。自2008年起,開始從事“木材的表面改性”方面研究。提出了木材表面等離子體改性技術。該技術構建了具有“納米尺度”刻痕的“活力”表面層,在改變木材表面特性的同時,保留了木材本體“潤滑”等自然屬性。在降低膠黏劑用量的前提下,改良了木質材料的界面膠合模式,製備了高強度低釋放甲醛的環保產品;2012年,成功開發了低施膠量環保木質單板複合材料工業化生產成套技術,膠黏劑用量較常規用量減少15%至50%,降低了人造板產品生產成本,減少了產品遊離甲醛釋放,並已在多層膠合板、建築模板等膠合板系列產品生產線上推廣應用。 [18] 
  • 學術論著
據2023年11月江蘇省速生木材與農作物秸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網站數據,周曉燕已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其中SCI收錄70餘篇,出版有《農林生物質材料表面低温等離子體改性及其複合材料界面》專著1部。 [5] 
  • 發明專利
據2023年11月江蘇省速生木材與農作物秸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網站數據,周曉燕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51件。 [5] 
  • 科研項目
據2023年11月江蘇省速生木材與農作物秸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網站數據,周曉燕已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30餘項,其中鑑定成果14項。 [5] 
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2011年—2013年
冷等離子體自由基引發與誘導接枝協同強化酶解木質素膠合力的機理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13年—2015年
低施膠量環保木質單板複合材料創制與示範
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
2013年—2016年
農作物秸稈納米尺度微表面構建及界面膠合增強機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16年—2020年
纖維增強層積異型膠合木構件製造技術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
2019年—2022年
基於納米尺度重構表面的木質單板點陣式微量施膠的高效膠合機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參考資料 [1] 
  • 科研獎勵
據2023年11月江蘇省速生木材與農作物秸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網站數據,周曉燕已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等獎項。 [5]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2001年
-
江蘇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4] 
2003年
-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4] 
2005年
-
江蘇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4] 
2006年
-
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4] 
2009年
-
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4] 
2009年
稻/麥秸稈人造板製造技術與產業化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4] 
2014年
農林業生物質材料低温等離子體改性及應用關鍵技術
教育部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4]  [9] 
2018年
-
中國專利優秀獎 [4] 

周曉燕人才培養

  • 編著教材
據2023年11月江蘇省速生木材與農作物秸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網站數據,周曉燕已主編教材2部。 [5] 
  • 講授課程
課程名稱
課程類別
人造板工藝學 [1] 
本科生課程
Wood Composites [1] 
本科生課程
木材科學與工程導論 [1] 
本科生課程
林業工程與社會發展 [1] 
本科生課程
人造板質量控制與檢測 [1] 
本科生課程
木質複合材料工藝學 [1] 
研究生課程
木材加工新技術 [1] 
研究生課程
生物纖維複合材料 [1] 
研究生課程
木質複合材料力學 [1] 
研究生課程
現代木材科學與技術進展 [1] 
研究生課程
人造板製造工藝基礎 [6] 
-
木質複合材料及其應用 [6] 
-
木材科學與工程導論 [6] 
-
  • 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周曉燕儘量讓學生到實驗室跟隨科研團隊做實驗,並在實驗中找到契合自身的科研方向,同時又彌補課堂理論教學的實踐經驗。教學與科研兩手抓,哪個都不能缺。針對基礎知識模塊,周曉燕通過採用線上線下共享的教學方式,把“人造板工藝學”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材料放到網上供學生們提前學習基礎理論知識,並鼓勵他們帶着問題來上課。 [6] 
  • 指導學生
截至2021年5月周曉燕已指導培養博士後1名,博士6名,碩士28名,在讀博士後1名,博士3名,碩士5名。 [17] 
  • 培養成果
周曉燕指導培養的學生先後獲獲批國家和省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12項,指導研究生獲批江蘇省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7項,指導本科生獲得江蘇省本專科優秀畢業論文團隊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2名研究生獲得校長特別獎學金一等獎,2名研究生獲得教育部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多人次獲國家級、省級各類獎學金或稱號。 [17] 
  • 企業培訓
周曉燕在木材加工企業生產第一線參與生產線設計、調試和技術人員培訓。截至2023年3月,周曉燕已為10餘家企業新建生產線並出謀劃策,培訓技術人員300餘人次。 [12] 
  • 教學獎勵
據2023年11月江蘇省速生木材與農作物秸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網站數據,周曉燕已主持建設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人造板工藝學(2016年)” [6]  、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18年)、國家虛擬仿真實驗一流課程,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2018年),江蘇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 [1]  [5]  ;參編教材《人造板工藝學(第二版)》獲得第三屆全國林(農)類優秀教材評獎一等獎。 [6] 

周曉燕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06年
L.J.馬克沃特木材工程獎(L.J. Markwardt Wood Engineering Award) [4] 
-
2012年
江蘇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 [6] 
-
2013年
江蘇省“三八”紅旗手 [1]  [10] 
2013年
中國林業青年科技獎 [11] 
2017年
全國林業教學名師 [1]  [8] 
-
2020年
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2] 
江蘇省人民政府
2023年
-
國際木材科學院士 [1] 
-
全國林業教學名師 [1] 
-
-
中國林業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1] 
-
-
優秀教育工作者 [12] 
南京林業大學
-
優秀女教職工 [12] 
南京林業大學
-
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12] 
南京林業大學

周曉燕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8年12月
江蘇省婦女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代表 [13] 
2016年11月
2021年11月
中國共產黨江蘇省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代表 [7]  [15] 
-
江蘇省速生木材及農作物秸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 [1] 
-
中國林產工業協會膠合板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1] 
-
全國林業生物質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1] 
-
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專利審查技術專家 [1] 
-
中國林學會木材科學分會常務委員 [1] 
-
中國林學會生物質材料分會常務委員 [1] 
-
中國複合材料學會天然纖維複合材料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1] 

周曉燕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周曉燕的父母都是從事林業工作的學者,自幼周曉燕就與林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12] 

周曉燕人物評價

“周曉燕在木材科學與技術研究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為推動中國木材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幫助農民脱貧致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了貢獻。”南京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評) [10] 
“周曉燕在生物質資源高效綜合利用及先進生物質複合材料開發領域的教學和科研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南京林業大學人事處評) [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