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文鬱

(清朝文人)

鎖定
周文鬱,諱暉,字光吉,學名文鬱,號絅齋,中川周氏十四世孫。少年時聰明伶俐,喜讀書。未及冠就考入縣庠,經多次考試,在班上第一個被補為邑廩生。善詩歌,有名聲 [1] 
本    名
周文鬱
字    號
字光吉,號絅齋
所處時代
清朝
出生地
寧國縣
主要作品
《行餘草文集》
主要成就
文人

周文鬱生平

周文鬱,字絅齋,清乾隆時期人,家住寧國縣胡樂小桃源,為小桃源周氏十四世孫,民國《寧國縣誌·孝友》記載:“文鬱,廩生,家貧。父病,調治五載不懈。居母喪,哀毀成疾。祖產悉讓諸兄。舌耕自給。姊妹之夫亡,文鬱均盡力撫卹孤寡,俾完其節。”周文鬱在家鄉寧國作詩多首,他的詩用詞自然貼切,詩意明瞭。 [2] 

周文鬱詩文

題九華天台峯(周文鬱)
芙蓉深護洞仙家,天頂孤峯壓九華。
呼吸此間通帝坐,不教劉阮看桃花。 [2] 
《觀敬愛堂》
淳源橋畔溯源流,萃渙全憑敬愛修。祠堂門庭有“萃渙”二字。宦海飄零逢五季,廟堂俎豆已千秋。故家自昔推旌邑,宗器還應主歙州。遐想芳徽增景慕,勉承先訓紹箕裘。
《龍潭甘雨》
何年五老過,玉杖拄山傳。一笑拔杖去,千載為龍淵。雲飛挾雨出,月落抱珠眠。此中有滄海,風濤長寂然。 [1] 

周文鬱教授弟子

文鬱家庭貧窮,父親久病,調治服侍五載不懈。居母喪,哀毀成疾。祖產悉讓諸兄。舌耕自給。乾隆癸丑(1793)於妙音寺開館授業,教授弟子,治學之嚴,鄉儒稱頌。姊妹之夫亡,文鬱均盡力撫卹孤寡,俾完其節。有《行餘草文集》行世。病終於妙音寺書館。文鬱一生深受弟子士民愛戴,事蹟被載入《安徽通志·孝友傳》。

周文鬱後人評價

弟子陶國榮(貢士)有詩《哭絅齋夫子病終妙音寺書館》,曰:“別日猶聆訓,依依問起眠。花香成佛地,星黯少微天。婚嫁誰當助,文章自可傳。空山明月夜,悽切聽啼鵑。”
寧國縣教諭諸自谷贊誦文鬱曰:惟我周子,宛陵之英。品高三舍,學富百城。言守其雅,藝要於精。文中程格,行規真誠。詞壇拔幟,講舍橫經。河汾教育,桑梓儀型。廿年雪案,萬里雲程。天何不假,人竟無情。才不副位,德不償名。象賢是勉,式慰精靈。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