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文王

(周王朝的奠基人)

鎖定
周文王(生卒年不詳),姬姓,名昌, [2]  又稱周侯、西伯、姬伯,周原甲骨文作周方伯。王季之子,武王之父。 [3]  中國商末西方周邦之長。 [2] 
周文王性情和順,為人謙恭,是賢德之人。公亶父有意傳位給周文王。周文王繼承父位後,改稱西伯昌。為進一步整飭朝綱,其禮賢下士,起用能人,得太顛、閎夭、散宜生、鬻熊、辛甲等人輔佐,周國勢力日益強盛。周文王與九侯、鄂侯共同任商朝三公。商紂王見三公勢力日漸強大,藉故虐殺九侯和鄂侯。周文王不服,商紂王聽信崇侯虎讒言,將姬昌囚於羑里。後因周文王施計,向商紂王獻出洛西等地,方得獲釋。周文王獲釋後回到封地,益行善政,大得人心,使其順利得任西方諸侯之長。周文王在位期間,力促虞、芮兩國抗爭和解,進一步提高了威望。並多次用兵,攻克崇國,並修建新都豐京,遷都於此。後卒於程(今陝西咸陽東北)。 [4] 
周文王在被囚羑里時,因困於憂思,“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近年在岐邑所在周原發現的周人甲骨上,發現有與《易》卦有關的數字。 [2] 
別    名
周文王
所處時代
周朝
民族族羣
周族
出生地
今陝西岐山
主要成就
周王朝一統天下的奠基人
本    名
姬昌
姬姓與夏同族,活動於今陝西西部偏北,至西伯之父季歷時已趨強盛。商王文丁殺季歷後繼立昌。商以莘君之女大姒嫁昌,商周關係更為密切。西伯在繼承商代文明的基礎上有所損益,至其子周公旦而大全。史載文王重視農業,《書·無逸》雲“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並禁遊獵飲酒,不以罪人家屬籍沒為奴,徵收租税有所節制,推行“耕者九一”,故稱“裕民”。儒家經典盛讚文王德治,“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四者:鰥、寡、孤、獨。《孟子·梁惠王下》),認為“文王以文治”,是“有功烈於民者”(《禮記·祭法》)。周文王知人善用、禮賢下士,在太顛、閎夭、散宜生等一批賢臣輔助下,改法度、制正朔,國勢日強。在商王朝內部矛盾尖鋭時,他分化、攻伐諸國,諸侯陸續歸附,遂建新都於豐(今陝西西安西南灃水西岸)。至晚年而國勢益強,史稱三分天下有其二。
史載西伯與九侯(鬼侯)、鄂侯(邗侯)同任商朝三公。紂殺九侯、鄂侯,囚西伯於羑里(今河南湯陰北)。西伯於此憂患之際演《周易》,“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史記·周本紀》)。考《易》古經,大抵成於周初,而文王、周公皆習《易》、演《易》而重卦。後儒以為,周文王作卦辭、周公旦作爻辭,以明周文王、周公旦對《易》有“補訂之功”(《周易古經通説》)。周文王對宗周政治和禮樂文明有開創之功,孔子贊曰:“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後儒對於周文王的仁政德治備加讚揚,儒家文獻亦記“帝謂文王,予懷明德”(《詩·大雅·皇矣》)。周文王被譽為“受天有大命”(《大盂鼎銘》)的有德君王,為後世君王施行“王道”的理想楷模。至唐代韓愈創道統説,以周文王為繼堯、舜、禹、湯之後的聖人。宋明理學家大多亦持此説。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儒學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328
  • 2.    周文王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6-15]
  • 3.    周文王  .學習強國[引用日期2023-06-15]
  • 4.    白卓然,張漫凌編撰.中國曆代易學家與哲學家[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8.07.第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