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慶山

(北京大學教授)

鎖定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教授,研究方向:信息資源管理,信息傳播學。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研究員,東北師範大學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學院兼職教授,中國社科情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信息法學研究會理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理事, [1]  中國起源地智庫專家 [2] 
中文名
周慶山
國    籍
中國
民    族
職    稱
教授

周慶山人物經歷

周慶山教育背景

1982.9-1986.7 東北師範大學圖書情報學系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
1986.9-1989.2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碩士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
1991.9-1994.7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博士學位。
2014.7-2014.9 日本筑波大學圖書館、媒體與信息學院知識社區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1998.10-1999.10 美國猶他州立大學商學院管理信息系統系訪問學者。

周慶山社會兼職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研究員,東北師範大學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學院兼職教授,中國社科情報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社科信息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信息法學研究會理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理事。中國圖書館學會編譯出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圖書情報工作》、《中國圖書館學報》、《情報學報》、《現代情報》等雜誌的審稿專家,《情報資料工作》、《現代情報》、《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等刊物編委。《北大文化產業評論》和《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編委會委員。

周慶山主要貢獻

一、編寫教材及譯著
1.(美)韋恩.奧弗貝克著,周慶山等譯,媒介法原理,世界傳播學經典教材中文版,2011年9月。
2.電子商務法概論,全國自學考試教材與輔導書,主編,遼寧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3.傳播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4.信息法教程,科學出版社,2002年8月。
5.文獻傳播學,書目文獻出版社,1997年5月。
6.信息法,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7.張守文,周慶山,信息法學.法律出版社,1995年8月。
二、獨撰論文
1.新媒體時空結構演化對文化傳播的影響,(台灣)《傳播與創新期刊》(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novation,JCI),2016年第1卷第1期。
2.論網絡法律體系的整體建構,河北法學,2014年第8期。
3.數字媒體融合機制下的文化創新規制戰略,《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13,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10月。
4.從維基解密看網絡信息安全的危機與戰略應對策略,法治新聞傳播,2011年第2輯,中國檢察出版社,2011年4月。
5.網絡信息生態危機與系統整合控制策略,中國信息年鑑2010,中國信息年鑑期刊社,2011.2。
6.網絡信息生態理論的建構框架與研究方法初探,情報學與信息管理的主戰場:北京大學情報學與信息管理論壇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
7.博物館數字化信息資源建設的問題與發展策略初探,選自《數字博物館研究與實踐2009》,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信息中心編,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10)。
8.國外圖書館法律與倫理研究進展,中國圖書館學報,2008(3)。
9.我國信息政策、法規與倫理研究進展,2007年情報學研究進展,圖書館學、情報學與文獻學,吳慰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秘書處組編,中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1978~2008,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503-512。
10.基於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整合構建的文獻交流思想述略,國家圖書館學刊,2007(1)。
11.文化企業品牌形象傳播戰略,北大文化產業,湖南文藝出版社,2006(12),計算機網絡信息專業倫理守則制訂問題初論,圖書與情報,2006(6)。
12.數位媒體新聞內容分析初探—SARS期間網路新聞媒體內容分析應用研究,(台)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2005(6)。
13.數字時代圖書館權益的保障與著作權法的完善,國家圖書館學刊,2004(4)。
14.信息法學研究的回顧與進展,中國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學會,情報學進展(2002-2003年度評論),第五卷,國防工業出版社,2003年12月。
15.突發危機與政府信息管理制度的完善,中外市長,2003(7)。
16.我國信息法律體系構建與完善初論,馬費成、胡昌平主編,信息化與信息資源管理,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3年4月。
17.情報交流研究的文本闡釋學取向,情報理論與實踐,2002(2)。
18.政府信息立法及權利義務分析,圖書情報知識,2002(1)。
19.大眾傳播信息合理使用原則分析,情報理論與實踐,2001(4)。
20.An Analysis to the Model of Information Law Structure,圖書情報工作,2001(2)。
21.關於圖書館哲學的思考,圖書情報工作,1997(11)。
22.文本闡釋原理與文獻傳播研究,中國圖書館學報,1997(2)。
23.中西合壁的澳門市政廳圖書館,圖書與情報,1997(2)。
24.文獻傳播的人文研究,周文駿主編《圖書館研究文集》,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年10月。
25.文獻學的現狀與發展,中國圖書館學年鑑,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年11月。
26.圖書情報學的人文意義摭談,(台)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1995(3)。
27.增值信息服務:信息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譯作),柯克.J 著,翻譯論文,圖書館學刊,1993(6)。
28.美國圖書情報學教育及對改革我國專業教育的啓示,山東圖書館季刊,1991(1)。
29.傳播學的啓示與現代圖書館學研究模式,圖書館理論與實踐,1989(1)。
30.傳播理論與現代圖書館學研究,圖書館學研究,1986(2)。
31.面向21世紀的信息法學,情報理論與實踐,1998年第1期。
三、主要合作論文
1.Intrinsic vs. extrinsic motivations of Master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students: A cross-cultural comparative study,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16,(Co-authors),SSCI期刊。
2.Undergraduates' Electronic Resources Diffusion at the Peking University: An Exploration on Language Impacts,Qingshan Zhou,Zhiqiang Li,Xifei Huang & Dickson K.W.Chiu,Published online:19 Jan 2017,Library Collections,Acquisitions,& Technical Services,SSCI期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