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志欽

(革命烈士)

鎖定
周志欽(1919~1949),原名周興明,嶽池縣城關(九龍鎮)人。歷任中共嶽中支部宣傳委員,中共嶽池中心縣委書記。 [1] 
中文名
周志欽
籍    貫
嶽池縣城關(九龍鎮)
出生日期
1919年
逝世日期
1949年

目錄

周志欽人物生平

民國26年(1937年)“七七”事變後,他在嶽池中學讀書,為“嶽池抗敵後援會”和嶽池中學“抗日救亡宣傳大隊”主要負責人之一,他組織青年學生,在縣城、白廟、石埡、顧縣、苟角等地進行抗日宣傳,將收音室收錄的戰報、新聞,抄貼在縣政府門口牆上,供民眾閲讀。民國27年(1938年)夏,經蔡衣渠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任中共嶽中支部宣傳委員,介紹羅純一等同學加入抗敵後援會和讀書會。與周庶績、唐文炬等人在縣城東門外關帝廟創辦夜校和成人識字班,吸收店員、青年及兒童入學識字,並組織學習《新華日報》,向其宣傳抗日救亡的道理,控訴日寇侵略罪行,揭露投降派賣國求榮的可恥行徑。同年秋,考入四川省立南充師範學校。因組織同學痛打壓制抗日活動的軍訓教官馬德榮,被開除學籍。回家鄉嶽池縣後在私立閩館小學、開明小學任教。民國29年(1940年)5月,周任中共嶽池中心縣委書記,面對國民黨掀起的反共浪潮,他組織印發《新華日報》、《羣眾》等報刊的重要文章,向羣眾宣傳。次年,爆發“皖南事變”,白色恐怖籠罩全國。周志欽邀詹廷棟至家中,和弟弟周興傑(中共黨員)一起。把中共中央關於“皖南事變”的《嚴正聲明》刻印寄與國民黨嶽池縣黨部書記長、縣長、科長及鄉長、保長等人,揭露“皖南事變”的真相,打擊反動派的氣焰。次年3月,上級黨組織見周志欽的活動被國民黨注視,調周離開嶽池縣,去渠縣、天府煤礦從事地下工作。民國36年(1947年),為準備在華鎣山地區發動武裝起義,周仍被中共川東臨委書記王璞派回渠縣工作。民國37年(1948年)9月,渠縣“龍潭起義”失利,周因渠縣督學呂某(嶽池縣人)告密被捕,後囚禁於重慶渣滓洞監獄。1949年11月,犧牲於渣滓洞。 [1] 
參考資料
  • 1.    廣安市志編纂委員會編,廣安市志 1993-2005 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2.03,第159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