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宏明

(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行業導師,上海交通大學植物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EMBA客座教授)

鎖定
周宏明,男,美國紐約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行業導師 [7-8] 上海交通大學植物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5] 上海交通大學EMBA客座教授,著有《小數據戰略 [1]  《社羣覺醒》 [6] 
中文名
周宏明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美國紐約大學
職    業
教師
性    別
任職院校
上海交通大學
教學職稱
教授

周宏明人物經歷

30年的互聯網工作及創業成功經驗。1991年獲得美國紐約大學(NYU)計算機科學碩士。在美國,台灣,中國大陸有着豐富的信息科技、電子商務及零售渠道工作及創業經驗。1994年後陸續創立幾家互聯網企業,運營在線旅遊網站、網絡證券交易平台、優惠券導購網站、地鐵商圈電商平台、購物中心B2C平台建置和運營。2003年移居中國大陸,曾任美商Bauer集團大中華區總經理。2005年創立上海碩琦科技,2008年創立香港時光國際。投資多家互聯網企業與顧問工作,擔任上海交通大學EMBA客座教授。 [2-3] 

周宏明研究成果

  • 首創自零售
在周宏明的觀察中,大部分企業,都遵循流量思維,他們一邊通過各種營銷方式和手段,投入巨大的資源去獲取流量,獲得新客户;一邊又通過“漏斗型”的模型來篩選優質客户。假如有10萬個新客户,幾經篩選,剩下可能不到1萬個。然後,為了繼續發展,他們必須再次開始,到處找新客户並篩選老客户。
為破解這種困局,周宏明提出了“小數據”的概念。什麼是小數據?他説,跟用户有關係的數據,大數據中的用户數據,就是“小數據”。它一般包含的種類有:用户的行為數據、口碑數據、消費數據、地理位置數據、金融數據、社交數據等。研究小數據的目標,則是“發現消費變化,實現精準營銷,建立穩定的用户關係”。
周宏明認為,“用户正在扮演越來越積極的角色,從被動接受和選擇到主動影響和創造”,因而,運用小數據,可擺脱“漏斗”噩夢,擺脱流量思維的宿命。讓企業在大數據中準確地找到自己的用户。“每一位用户,既是消費者,也是銷售者,對於好的產品或服務,消費者會通過體驗式分享,自己驅動下一階段的銷售。這是零售模式的最高級階段,我們稱之為‘自零售’。”進而,超級用户成為企業新的傳播渠道。他提出“每個品牌商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跳出大數據的迷思,關注自己的用户,關注自己的市場,蒐集研究與自己的品牌、市場和用户相關的‘小數據’。用小數據來管理生產和庫存,用小數據建立自己的用户關係,做真正的精準營銷”。 [1] 
周宏明提到了“自零售”概念。資料顯示,自零售又稱“人人零售”或“全民零售”,是指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通過社交媒體的形式,打造出一套全新的自驅動系統,並服務於供應商和消費者,觸發其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推薦商品的零售行為的總稱。
周宏明表示,5G時代,整個社會和商業進化成為人聯網,而基於人與人的信任關係形成裂變式關係,成為自零售的商業模式。 [4] 
  • 首創5CM理論
針對重構用户關係,《小數據戰略》藝術地提出了5CM理論,作為重構關係的重要步驟:1CM,用户畫像管理;2CM,用户精準營銷;3CM,用户需求挖掘;4CM,品牌洞察;5CM,自零售。通過5CM理論重構的用户關係的過程中,“自零售”概念,和以安利為代表的傳銷有着本質區別:“自零售是經驗分享,而傳銷是價差的傳播。” [1] 
  • 首創小數據戰略
“企業與其在大海里撈魚,不如在自己的池塘裏養魚”,周宏明如是説。這種模式好比洪湖私有化,每家企業都要有自己的核心客户羣體。
此時,用户關係的重構,成為重要議題。以前的零售場景中,大多隻有交易存在,今後,完整的服務、精準的合作、可靠的品牌都成為題中應有之義。因為品牌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是企業“自己説”、外部“專家説”和“用户説”的大集合。
重構用户關係是第一步,很多企業還沒有意識到,終極目標是重構用户運營的商業模式,這代表着未來十年商業發展的主流趨勢。
技術的進步,不應是用技術取代人,不應以冷冰冰的數據、程序和無人機器取代人性化的產品和服務,而是更好地為人服務,為人的交易、傳播等活動提供更好的體驗。周宏明認為,“從新零售到自零售的升級,也就是從B2C到C2C的轉化,只有自零售才是真正的C2C,每一個自零售人,都是一個傳播樞紐的C”。未來的零售行業,期待着更直接有效的營銷方式、更好的用户體驗。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