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可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講師)

鎖定
周可,男,1984年12月生,湖南嶽陽人,博士,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 [1] 
中文名
周可
出生日期
1984年12月
畢業院校
武漢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哲學
籍    貫
湖南嶽陽
任職院校
武漢大學

周可人物經歷

2006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人文科學試驗班,獲文學學士學位,2009年、2012年在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先後獲得哲學碩士、哲學博士學位。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在在美國普渡大學哲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2013年9月起任職於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研室。 [1] 

周可研究領域

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 [1] 

周可開設課程

“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
“歷史哲學”
“《資本論》導讀” [1] 

周可主要論著

《李達年譜》,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一作者)。
《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資本概念》,《哲學研究》2011年第4期。
《馬克思的唯物史觀與政治經濟學批判》,《江漢論壇》2013年第1期。
《恩格斯晚年對<資本論>哲學思想的闡揚》,《學習與探索》2013年第3期。
《當代英美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資本批判理論的解讀》,《哲學研究》2014年第8期。
《以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範式開展法學研究的成功範例——李達法學思想研究》,《山東社會科學》2014年第9期。
《馬克思哲學論惡》,《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4期。(譯文)《新華文摘》2015年第22期轉載。
《從翻譯到創新——李達的法理學探索及其啓示》,《江漢論壇》2015年第9期。
《李達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嗎?》,《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2016(2)》,湖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論李達與中國傳統文化》,《哲學動態》2017年第2期。
《通識教育的實質是價值觀教育》,《中國教育報》2016年7月14日第5版。
《<資本論>與中國革命》,《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2017(1)》,湖北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1] 

周可科研項目

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李達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馬克思資本批判理論的當代解讀”。
主持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2015年度立項課題“21世紀中美知名大學通識教育改革比較研究”。
主持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團隊“馬克思主義資本批判理論研究團隊”。 [1] 

周可社會兼職

中國價值哲學研究會理事,湖北省哲學學會理事 [1] 

周可獲獎情況

2014年獲湖北省哲學學會第二屆哲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014年入選武漢大學珞珈青年學者
2016年獲武漢大學2016年度優秀教學研究論文一等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