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叔迦

鎖定
周叔迦(1899~1970年),原名明夔,筆名雲音、演濟、水月光、滄衍等。 [1]  ,著名的佛教專家和學者。 [3] 
民國7年(1918 年)就讀於上海同濟大學工科。民國16 年旅居山東青島,研究佛學。民國19 年至北京,任教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大學、中法大學、輔仁大學、民國大學,講授佛學。
新中國成立後,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組織、參與中國佛教協會的創建工作,並擔任佛協副會長兼副秘書長。1956年起,任中國佛學院副院長兼教務長,並任中國尼泊爾友好協會副會長、印度摩訶菩提會終身會員。 [3] 
他除研究著述和講課授徒,尤致力於佛教文化事業的發展。民國22年主管北京刻經處,校刻《名僧傳鈔》、《性相津要》和《信力入印法門經》等。
民國24 年,與歐陽漸葉恭綽等發起,將山西趙成廣勝寺的金代藏經,選擇其中精珍46 種、255 卷,影印成《宋藏遺珍》3集,這對於我國古代文化遺產的流傳,以及美術、雕刻的研究,都是大有貢獻的。
民國25年,與徐森玉、徐蔚如發起募資,彙集各刻經處版本,成為百納本《龍藏》。耗資甚巨,後因時局的變化,這一宏願未竟全功。 [2] 
中文名
周叔迦
別    名
明夔、雲音、演濟、水月光、滄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安徽僧至德縣
出生日期
1899年
逝世日期
1970年
畢業院校
上海同濟大學工科
職    業
學者
代表作品
《名僧傳鈔》、《性相津要》和《信力入印法門經》

周叔迦人物經歷

他是安徽僧至德縣人,祖父、父親都是科甲出身,在外省服官,是一個世代書香的官宦人家。叔迦出生於清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上有二兄,下有一弟,另外還有幾個姐妹。叔迦這一輩,兄弟四人都走上工商業,不再從政。
民國九年(一九二○年),叔迦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工科,以後自行開辦工廠。本來對佛教素不瞭解,亦沒有接觸的機會。民國十五、六年(一九二六、七年),他旅居青島,遇到一位密宗傳法的大師,從之受持密咒,智慧大開,由此潛心研究佛學,閲經禮佛,日有進境。民國十八年(一九二九年),他在青島創辦佛學研究社,約集有志學佛的友好,共同研究。後來在研究社中還附設佛經流通處,流通佛經,以廣弘傳,接引很多人學佛,其中最為發心的,如梁少庭、丁蓮峯、陳研卿、項幼軒、張煥庭等十多位男女居士,組織唸佛會。後來,佛學研究社改組為青島佛學會。青島在德國人經營時期,信佛的人極少,也沒有佛教社團的組織。有之,即是由周叔迦的研究會為始。
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年),叔迦到北京,先後任教於北京、清華、中國、輔仁、中法、國民諸大學。他學工科,卻在各大學教哲學。主講的課程,有中國佛教史、唯識學、因明學、成實論、三論宗哲學、佛教文學等。
民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他在北京大學講授唯識學,以授課的講義編着為《唯識研究》一書,由當時以著作《佛法與科學的比較研究》而著名的王小徐季同寫了一篇序,文中説∶
我少年時代喜歡研究數理科學,讀明季利瑪竇、徐光啓到清季江南製造局的譯本書,周美權先生與我有同好,四十年前我們二人就因為討論數學結為朋友,對於神秘的宗教,不可以科學説明的,也同抱不信任的心,而深閉固拒。後來我認識了學佛的朋友,又讀了大乘經論,才知道佛法圓融,實在不是其它宗教和近代的西洋哲學所可比擬,也決非科學知識所能推翻;於是才發了堅固的信心。而不久聽見美權先生也發心了,這是六年前的事。
新近美權先生來,把他從弟叔迦先生在北京大學教授唯識哲學的講義──唯識研究──給我看,並且告訴我∶叔迦先生先在同濟學工科,畢業後曾自辦工業,本來不信佛法,也不十分聰明,後來遇密宗傳法某大師,受持密咒,智慧大開,各宗經典豁然貫通,並且感佛現像,他自己和在旁的人一同看見。尊翁緝之先生先也不信佛法,從此也就長齋唸佛了,佛法實在不可思議。
叔迦在北京任教期間,參加了各種佛教活動。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年),北方的唯識大師韓清淨與朱芾煌、徐森玉等組織「三時學會」,叔迦到北京後也加入該會,從韓清淨學唯識。民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山西趙城縣廣勝寺發現金代藏經,叔迦與葉恭綽等共同發起,將金藏中有關法相的典籍六十四種,選出來以三時學會名義影印,名之曰∶《宋藏遺珍》。這一部書,在當時以印製精美稱着。
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叔迦的母親周太夫人八十壽辰,叔迦兄弟姊妹預備給老太太做壽,他們本主張款宴親友,大事鋪張一番。老太太信佛虔誠,心地慈悲,不願意因為自己做壽而殘殺生靈,造作惡業,但如果做素齋待客,又怕客人吃不慣,或者有人説周家怕花錢,為了節省。後來一家人會商,決定取消壽宴,由子女各辦慈善事業,為老太太作功德。
後來,叔迦的大哥周志輔,捐款在青島湛山寺修了一座藥師塔;叔迦的二哥周志俊,在湛山寺修了一座藏經樓;叔迦自己在北京拈花寺建藥師壇,拜三期藥師懺;叔迦的四弟和幾位姊妹合捐了幾萬塊錢,辦賑濟施捨濟貧。
民國二十九年(一九四○年),叔迦在北京瑞應寺開辦中國佛學院,自任院長,主講佛學課程。是年, 虛法師到天津講經,叔迦與靳雲鵬、龔心湛、王紹賢、劉子明等發起在天津為 虛法師建廟。天津是一個人文薈萃的地方,但是沒有一處十方叢林,因此佛教居士們有建廟之議。後來找到一處荒廢已久的大悲院,住持禹山和尚願意把廟交出來改建為十方叢林,大悲院到民國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年)改建完成。
叔迦與佛教居士在北京組織中國佛學研究會,由他主持編印佛教史志六種。同時還擔任《微妙音》、《佛學月刊》兩種雜的主編,也經常發表佛學論文。
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後,叔迦一度從事政治活動,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一九五○年,他在北京擔任中國尼泊爾友好協會副會長,並當選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一九五三年六月,他與陳銘樞、趙樸初、呂澄、釋巨贊等發起組織中國佛教協會,圓瑛法師當選會長,喜饒嘉錯當選第一副會長,趙樸初當選第二副會長兼秘書長,釋巨贊、周叔迦當選副秘書長、呂澄等當選常務理事。後來,叔迦曾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到錫蘭參加釋迦牟尼涅盤二千五百年紀念大會,並在大會提議編纂「佛教百科全書」。返國後,又參加房山石經的拓印工作,及對全國石窟的調查工作。
一九五六年,他為印度的摩訶菩提會吸收為終身會員。是年中國佛教協會在北京法源寺成立中國佛學院,培育僧才,由叔迦擔任副院長兼教務長,親自教授課程,指導學生,孜孜不倦。一九七○年春,因心臟病腎臟病合併症,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二歲。 [1] 

周叔迦代表著作

叔迦生平的佛學著作,除了早年出版的《唯識研究》外,後來出版的有《牟子叢殘》、《法華經安樂行義記》、《藥師如來本願經疏》、《阿彌陀經義疏》、《決定毗尼經疏》、《菩薩戒律彙集》、《灌佛形象經疏》、《因明學新例》、《法苑談叢》等多種,並有大量未結集的論文。
叔迦歿後,弟子蘇晉仁收輯他歷來講授課程時所撰寫的稿本和未結集的論文,編輯為《周叔迦佛學論着集》,由北京中華書局出版。此書上下二冊,共一千一百餘頁,分為八大部分∶一、中國佛學史,二、中國佛教史,三、八宗概要,四、印度佛教史,五、佛經研究法,六、釋典叢錄,七、序跋,八、單篇論文集。 [1] 

周叔迦人物生活

叔迦有子紹良,亦為佛教學者,曾擔任北京中國佛教會副會長和秘書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