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告白

(湊佳苗推理小説)

鎖定
《告白》是日本推理小説家湊佳苗(湊かなえ)創作的長篇小説,於2008年8月出版。
該書主要講述了一位中學女老師在校園游泳池內發現自己的四歲女兒意外溺斃,後來經她私下調查,原來是班上兩位學生謀殺的,但殺人動機實在荒唐。痛失愛女的老師辭職,不向警方申請重新調查,而在結業式那天向全班學生告白真相,並透露了她的復仇計劃,在學生們的心底種下恐懼的種子的故事。
作品名稱
告白
外文名
こくはく
作    者
湊佳苗
文學體裁
長篇小説
字    數
15萬字
首版時間
2008年8月

告白內容簡介

森口是日本一所中學的教師,她經常將四歲的女兒愛美帶到學校照看。一天,愛美被發現死在校游泳池內,全校譁然。痛失愛女的森口辭職。她沒有向警方報案,申請重新調查,而是在學生結業當天向全班同學告白,並宣告了自己的復仇計劃。原來,愛美並不是死於意外。面對老師冷酷瘋狂的復仇,同學們驚恐萬狀,惶惶不可終日。 [1] 

告白作品目錄

第一章 神職者
第二章 殉教者
第三章 慈愛者
第四章 求道者
第五章 信奉者
第六章 傳道者
愛與罪的一線之間——《告白》譯後記 [2] 

告白創作背景

為了生活,大人們要拼命工作,孩子們要拼命讀書,但時間只有那麼多,每天的匆匆行程早已將人們壓得不堪重負,連和家人坐下來,無憂無慮地吃頓飯,都成為難得的奢侈。或許很多人都曾思考過、批判過:人們太注重物慾,而忽視了親情的培養。但在現代,很多時候不是人們想去追求物慾,而是物質基礎的確必不可少,而且賴以維生的物質變得越來越多。除開最初的衣食、稍後的住行,日常生活中的手機、電腦,甚至MP3都成為人們無法離開的物質。對物質的需求,超出人們本身的渴望,然後我們又無可奈何地陷入其中,無法自拔。物質入侵情感,讓人們越發疏遠,家人相處的時間越來越短,小孩子缺乏父母的教育,心理出現問題,並不難理解。湊佳苗對生活中的現實情況有感而發,寫下《告白》一書。 [1] 

告白人物介紹

圖片資料 圖片資料
森口悠子
故事的主角,是S中學1年B組的班導,與知名熱血教師櫻宮正義交往並且懷孕,在婚前因為櫻宮正義驗出染上艾滋病,兩人商議後決定取消婚禮,由自己一手撫養女兒長大,她十分疼愛去世的女兒愛美,愛美被謀殺的復仇全是自己一手計劃。
寺田良輝
櫻宮正義的崇拜者及學生,代替森口的位置當班導,對森口對渡邊及下村的復仇毫無認知,在矇在鼓裏的情況下被森口收買及誤導。
直樹之母
盲目地呵護兒子下村直樹,很討厭森口,以為下村是案中的受害者(曾説過:那孩子,真可憐啊…)。知道下村蓄意謀殺愛美的事後欲兩母子同歸於盡,結果被下村殺害。
渡邊修哉
少年A(有殺意,卻沒有殺害愛美),其母親跟父親離婚後重投科研工作,母子倆多年沒有見面,受露娜希事件影響,欲以自己的發明犯罪以吸引母親注意,殺害北原。
下村直樹
少年B,受渡邊的話影響而拋愛美下游泳池(無殺意,卻殺害了愛美),誤以為自己患了艾滋及深怕森口的復仇行動升級而經常待在房間變得瘋顛,錯手殺死母親。
北原美月
少女A,露娜希的支持者,不停收集藥物,森口復仇其間一直陪伴渡邊,討厭維特,她因與渡邊反目被殺死,原作中她對下村是有好感的。
櫻宮正義
森口的丈夫及愛美的父親,因在外國生活放蕩而患有艾滋,勸世鮮師,為寺田所崇拜,寫了多本書及上電視訪問,阻止森口復仇,最後因癌症過世。
森口愛美
森口及櫻宮的女兒,常被寄養,很愛兔子(尤其造型玩偶小棉兔)及蓬蓬軟軟的物件,夜晚前寄養在竹中太太家,被渡邊及下村殺害。 [1] 

告白作品鑑賞

告白作品主題

《告白》是一部探討青少年犯罪問題的長篇推理小説。主要圍繞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不合理之處展開,並通過對兩個少年犯罪原因的拷問,質疑了當今日本的教育和青少年成長的社會環境因素。
《告白》反映了非常現實的社會問題。通過深刻地剖析犯罪的動機和原因,反映了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親情的缺失、精神的空虛造成了一個個不可挽回的悲劇,給人們以深刻的警示和啓迪。
《告白》以母親形象為對象,來窺視日本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現狀以及日本家庭生活中的問題。 [3] 

告白藝術手法

《告白》中湊佳苗以冷峻的筆觸拷問着現代人的道德尺度。全面而又深刻地描繪了一幅日本當代社會的眾生相,在天真可愛温暖的背後,是戾氣乖張的日式寫實。 [4]  全文以一段謀殺案的告白開場,同時引出幾個主要人物(三對母子)的內心獨白,使少年謀殺案的真相漸漸清晰,最後又迴歸到謀殺案的復仇,作者用圓形的敍事結構和大段的人物內心獨白揭示出人性的怪誕和日本社會存在的痼疾。 [5] 
湊佳苗利用反推理手法來心理分析新世代教育和校園犯罪,各篇章由受害者親人、嫌疑犯學生、嫌犯的家人及女同學等主觀視角分別告白,一步步逼近犯罪動機的核心,藉此也提出許多重要問題,像是師生親子關係如何有效溝通、校園犯罪的法律面和道德面的懲罰該如何拿捏、如何與疑似有問題的學生相處來預防犯罪、如何落實個別化人格教育、青少年犯罪的法律規章是否該檢討等等,小説適切地用個人的自白故事點出當今教育出了問題的因果所在。 [6] 

告白作品影響

《告白》在日本銷量逾340萬部,獲得2007年第29回小説推理新人獎、2008年“週刊文春傑作推理BEST10”第1名、2009年本屋大賞第1名、2010年文庫本銷售第1名。此外,經數據統計,由該小説改編的同名電影,好於92%的劇情片,好於98%的驚悚片;斬獲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第34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作品、最佳導演、最佳劇本和最佳剪輯4項大獎,第5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電影;連續四次成為票房冠軍,代表日本角逐奧斯卡。

告白作品評價

沒有經典推理小説的精巧佈局或懸念迭起,《告白》獨闢蹊徑,藉由殺人者、復仇者和事件關係人的輪番自白,一步步揭露並補充事件的真相和前因後果,從而建立起整個故事的全貌,讓讀者最終被惡的蔓延所震驚。 [7]  ——《電影世界》編輯者怡良
無論是從社會意義,還是從描寫手法上看,《告白》都堪稱懸疑推理小説的佳作。尤其是敍事結構極具特色,抽絲剝繭般揭開案件真相的過程,令讀者步步驚心,欲罷不能。——翻譯家竺家榮

告白作者簡介

湊佳苗 湊佳苗
湊佳苗(湊かなえ,1973年-),本名金户美苗,日本小説家,出生於日本廣島縣因島市中莊町(現在的尾道市因島中莊町)。先後就讀於尾道市立因北小學、因北中學、廣島縣立因島高中,後畢業於武庫川女子大學家政學系。
代表作品:《夜行觀覽車》、《花之鏈》、《少女》、《贖罪》。 [8] 
參考資料
  • 1.    湊佳苗, 竺家榮. 告白[M]. 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6.
  • 2.    蘇宛. 《告白》:對罪與罰的深層拷問[J].
  • 3.    高睿. 論湊佳苗推理小説中的母親形象[J]. 新絲路旬刊, 2016(4):129-129.
  • 4.    張穎. 多個“我”背後的日本浮世繪——論《告白》的“多重聲”敍事[J]. 電影評介, 2011(22):63-65.
  • 5.    顧明敏, 陳思晗, 莫小喬. 傳統母愛的突圍——論湊佳苗《告白》中的另類母親形象[J]. 青春歲月, 2015(6).
  • 6.    戴錚, 阿珠. 《告白》入選日本年度十大暢銷書[J]. 歲月:推理月刊, 2010(3).
  • 7.    怡良. 告白 蔓延的惡無可救贖[J]. 電影世界, 2010(6):83-83.
  • 8.    張樂洲. 湊佳苗復調小説《贖罪》中的青春期救贖[J]. 中國科技投資, 2014(A04):489-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