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呂鵬

(中南大學教授)

鎖定
呂鵬,男,江蘇睢寧人。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1]  、自動化學院教授 [1]  、法學院教授 [1]  、中南大學社會計算研究中心主任 [1]  。北京大學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 [101] 亞洲社會仿真學會候任主席 [118]  ,之江實驗室【智能社會治理】首席科學家 [1]  ,新疆大學【天山學者】特聘教授 [152]  ,陝西科技大學特聘教授 [153]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博士後 [2]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博士 [2]  ,美國芝加哥大學聯合培養博士 [2]  。韓國首爾大學訪問學者 [1] 韓國高等教育財團ISEF訪問學者 [1]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立項資助】 [3]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滾動資助】 [1]  。第四屆中共中央直屬機關青聯委員 [1]  、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 [4]  、國家民委“優秀中青年專家” [5]  、中央網信辦“特約研究員” [1]  ,入選國家級青年人才項目 [1] 
中文名
呂鵬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江蘇徐州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1] 
職    業
教學科研
專業方向
計算社會科學、智能社會治理、社會公共安全、社會物理學等 [5] 
工作單位
中南大學社會學系
職    稱
教授

呂鵬個人簡歷

  1. 2022- 至今:北京大學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 [101] 
  2. 2022- 至今:中南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 
  3. 2022- 至今:中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 
  4. 2016- 至今: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3] 
  5. 2020- 至今:中南大學社會計算研究中心主任 [1] 
  6. 2019-2021: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滾動資助】首席專家 [5] 
  7. 2018-2019:國立首爾大學公派訪問學者、韓國高等教育財團ISEF訪問學者 [1] 
  8. 2017-2021: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資助】首席專家; [1]  [3]  [6] 
  9. 2014-2016: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博士後(助理研究員); [4] 
  10. 2011-2014: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研究生;
  11. 2012-2013: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訪問學者;
  12. 2008-2011:中共中央黨校,社會學,碩士研究生;
  13. 2004-2008: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社會保障,本科;

呂鵬研究方向

  1. 羣體性事件、公共安全、社會治安、分層與流動、應急管理 [1] 
  2. 智能社會治理 [1]  、智慧城市、羣體智能 [1]  、大數據社會治理、大數據政府管理;
  3. 醫學社會學、公共衞生事件、應急管理 [1] 

呂鵬研究方法

  1. 計算社會科學、社會物理學 [1] 
  2. 統計建模與數據挖掘;
  3. ABM仿真模擬 [1]  、智能體建模 [1]  、社會系統仿真 [1]  、社會科學仿真模擬
  4. 神經網絡與機器學習;
  5. 空間博弈論、元胞自動機仿真 [1]  ;
  6. 大數據挖掘與可視化、大數據GIS可視化 [1] 
  7. 其他。

呂鵬英文論文

  1. Peng Lu et al. (2024). Agent-based modeling of high-rise building fires reveals self-rescue behaviors and better fire protection design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OI: 10.1016/j.engappai.2023.107401【SCI, SSCI, IF=8.00, JCR一區, 中科院Top期刊 [127] 
  2. Peng Lu et al. (2023). Human civilization dynamics: Why we have different civilization patterns in histor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 DOI: 10.1057/s41599-023-02246-0 [136]  【SCI, SSCI, JCR一區, IF=3.50 [138]  , Nature雜誌旗下唯一人文社科子刊 [137]  [139] 
  3. Peng Lu et al. (2023). The crowd dynamics under terrorist attacks revealed by simulations of three-dimensional agent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iew, DOI: 10.1007/s10462-023-10452-0【SCI, SSCI, IF=12.00, JCR一區】 [95] 
  4. Peng Lu et al. (2023). Online attention dynamics: The triangle framework of theory, big data and simulation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DOI: 10.1016/j.eswa.2023.120900SCI, SSCI, IF=8.664 [59]  , JCR一區, 中科院Top期刊】 [106] 
  5. Peng Lu et al. (2023). Individual heights and phase transition under crowd emergencies: Agent-based modeling from 2 to 3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iew, DOI:10.1007/s10462-023-10407-5 [94]  【SCI, SSCI, IF=12.00, JCR一區】
  6. Peng Lu et al. (2023). Model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History dynamics of initial unified empire in China (475 BC to 221 BC).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DOI: 10.1016/j.eswa.2023.120560SCI, SSCI, IF=8.664 [59]  , JCR一區, 中科院Top期刊】 [104] 
  7. Peng Lu et al. (2023). Agent-based modeling of mass shooting case with the counterforce of policemen. Complex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DOI:10.1007/s40747-023-01003-9 [92]  【SCI, SSCI, IF=6.700 [60]  , JCR一區】 [42] 
  8. Peng Lu et al. (2022). Unification conditions of human civilization patterns: based on multi-agent modeling of early Chinese history, 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 DOI: 10.1007/s12520-022-01650-y [75]  【SCI, SSCI, IF=2.213, JCR一區,國際著名考古學與人類學雜誌 [76] 
  9. Peng Lu et al. (2022). Individual behaviors, social learning, and swarm intelligence: Real case and counterfactual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DOI: 10.1016/j.eswa.2022.117878SCI, SSCI, IF=8.664 [59]  , JCR一區, 中科院Top期刊】
  10. Peng Lu et al. (2022). History dynamics of unified empire in China (770 BC to 476 BC), 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DOI: 10.1049/cit2.12120SCI, SSCI, IF=7.985, JCR一區】 [61] 
  11. Peng Lu et al. (2022). Social Knowledge Enhances Collective Safety: Computational Models and Simula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Social SystemsDOI: 10.1109/TCSS.2022.3163164【SCI, SSCI,IF=5.537,JCR一區】 [57] 
  12. Peng Lu et al. (2022). The Life Cycle Model and Empire Dynamics in Vietnam. Fundamental Research, 2022,DOI: 10.1016/j.fmre.2022.04.013 [56]  【SCI, SSCI, IF=6.2 [10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辦期刊】
  13. Peng Lu et al. (2022). Agent-Based Model of Mass Campus Shooting: Comparing Hiding and Moving of Civilian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Social Systems, DOI: 10.1109/TCSS.2022.3146966.【SCI, SSCI,IF=5.537,JCR一區】 [52] 
  14. Peng Lu et al. (2021). Multi-Agent Modeling of Crowd Dynamics under Mass Shooting Cases, 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 2021, 153, 111513【SCI, SSCI, IF=9.922 [58]  , JCR一區, 中科院Top期刊 [45] 
  15. Peng Lu & Dianhan Chen* (2021). The life cycle model of Chinese empire dynamics (221 BC–1912 AD). The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Sociology, DOI: 10.1080/0022250X.2021.1981311【SCI, SSCI, IF=1.480, JCR三區, 數理社會學頂刊 [44] 
  16. Peng Lu et al. (2021). Big Data-Driven Agent-Based Modeling for Online Polarized Opinions. Complex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DOI:10.1007/s40747-021-00532-5【SCI, SSCI, IF=6.700 [60]  , JCR一區】 [42] 
  17. Peng Lu et al. (2021). Swarm Intelligence, Social Force and Multi-Agent Modeling of Heroic Altruism Behaviors under Collective Risks. Knowledge-Based Systems, 214, 106725【SCI, SSCI, IF=8.800 [35]  , JCR一區, 中科院Top期刊 [7] 
  18. Peng Lu et al. (2021). The Sandpile Model and Empire Dynamics. 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 143, 110615【SCI, SSCI, IF=9.922 [58]  , JCR一區, 中科院Top期刊 [8] 
  19. Peng Lu et al. (2020). Agent-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s of Terrorist Attacks combined with Stampedes. Knowledge-Based Systems, 205: 106291【SCI, SSCI, IF=8.800 [35]  , JCR一區, 中科院Top期刊 [9] 
  20. Peng Lu et al. (2019). Collective actions from online to offline: External public pressure or internal structural factors.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533:120889【SCI, SSCI, IF=3.778 [37]  , JCR2017一區 】 [10] 
  21. Peng Lu (2019). Heterogeneity, Judgment, and Social Trust of Agents in Rumor Spreading.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350: 447–461【SCI, SSCI, IF=4.397 [36]  , JCR一區, 中科院Top期刊】 [11] 
  22. Peng Lu, Shizhao Nie* (2019). The strength distribution and combined duration prediction of online collective actions: Big data analysis and BP neural networks.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535:121031【SCI, SSCI, IF=3.778 [37]  , JCR2017一區】 [12] 
  23. Peng Lu (2018). Structural Effects of Participation Propensity in Online Collective Actions: Based on Big Data and Delphi Method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344: 288–300【SCI, SSCI, IF=2.872 [38]  , JCR一區, 中科院Top期刊 [13] 
  24. Peng Lu et al. (2018). Predicting durations of online collective actions based on Peaks’ heights.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55: 338-354【SCI, SSCI, IF=4.260 [39]  , JCR一區, 中科院Top期刊 [14] 
  25. Peng Lu et al. (2018). Exploring the Participate Propensity in Cyberspace Collective Actions: The 5‰ Rule.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503: 582-590【SCI, SSCI, IF=3.778 [37]  , JCR2017一區】 [15] 
  26. Peng Lu (2017). Individual Vision and Peak Distribution in Collective Actions.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47: 238-252【SCI, SSCI, IF=4.260 [39]  , JCR一區, 中科院Top期刊
  27. Peng Lu (2017). Cost heterogeneity and peak prediction in collective action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79: 130–139【SCI, SSCI, IF=8.664 [59]  , JCR一區, 中科院Top期刊】 [16] 
  28. Peng Lu (2016). Predicting Peak of Participants in Collective Action.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74:318-330【SCI, SSCI, IF=4.397 [36]  , 中科院Top期刊】
  29. Peng Lu, Xiaoping Zheng* (2015).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Cooperative Behaviorin Spatial Prisoners' Dilemma Games. Plos ONE,10(7): e0131005【SCI, SSCI, IF=3.752 [40]  , JCR一區】
  30. Peng Lu (2015). Learn Good from Bad: Effects of Good and Bad Neighbors in Spatial Prisoners' Dilemma Games.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436:351–358【SCI, SSCI, IF=3.778 [37]  , JCR2017一區】
  31. Peng Lu (2015). Individual Choice and Reputation Distribution of Cooperative Behaviors among Heterogeneous Groups. 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 77:39-46【SCI, SSCI, IF=9.922 [58]  , JCR一區,中科院Top期刊
  32. Peng Lu (2015). Imitating Winner or Sympathizing Loser?Quadratic Effectson Cooperative Behavior in Prisoners' Dilemma Games.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436:327–337【SCI, SSCI, IF=3.778 [37]  , JCR2017一區】
  33. Peng Lu (2015). When does inferring reputation probability countervail temptation in cooperative behaviors for the prisoners' dilemma game?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78:238-244【SCI, SSCI, IF=9.922 [58]  , JCR一區,中科院Top期刊】
  34. Peng Lu et al. (2015). Heterogeneity of inferring reputation probability in cooperative behaviors for the spatial prisoners’ dilemma game. 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433: 367-378【SCI, SSCI, IF=3.778 [37]  , JCR2017一區】

呂鵬中文論文

  1. 呂鵬、陳典涵,社會複雜系統智能模擬:湧現機理與方法路徑【J】,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2024(01) [151] 
  2. 呂鵬、李浩,古代農業帝國興衰週期律ABM仿真研究——國家興衰動力學的模型探索【J】,科學·經濟·社會,2024(01) [154] 
  3. 呂鵬、陳典涵,社會科學研究中的“等價共同體”問題【J】,中國行政管理,2023(11) [150] 
  4. 呂鵬、王鋭、李蒙迪,生態位理論視角下我國青年數字素養髮展路徑研究【J】,江淮論壇,2023(04) [108] 
  5. 呂鵬、張卓、李蒙迪,我國徵收數字税的必要性與政策設計【J】,晉陽學刊,2023(03) [109] 
  6. 呂鵬,以智能社會治理開創中國式現代化新境界【J】,中國網信,2023(06) [107] 
  7. 呂鵬、李蒙迪、陳典涵,人羣踩踏動力學ABM仿真:以“外灘”事件為藍本【J】,科學·經濟·社會,2023(02) [103] 
  8. 呂鵬、畢斯鵬、管正青、成海波,智能社會協同治理: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J】,華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01) [100] 
  9. 呂鵬、李蒙迪、張卓*,基於沙堆模型的國家動力學研究:以中國歷史為例(前221年到1912年)【J】,社會研究方法評價,2022(02) [80] 
  10. 呂鵬、畢斯鵬,元宇宙時代國際統一戰線的團結機制與實踐圖景【J】,統一戰線學研究,2022(06) [78] 
  11. 呂鵬、畢斯鵬,元宇宙時代愛國統一戰線的團結機制與實踐圖景【J】,統一戰線學研究,2022(05) [66] 
  12. 呂鵬,數字孿生城市:智能社會治理的全息底座【J】,國家治理,2022(10上) [79] 
  13. 呂鵬、謝志強,全週期管理: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新理念新模式【J】,國家治理,2022(09上) [70] 
  14. 呂鵬、畢斯鵬,情感遞償、情感遷移與情感反哺:帶貨主播與粉絲的情感勞動過程研究【J】,青年探索,2022(05) [64] 
  15. 呂鵬,國家“元宇宙社會”治理前瞻性研究【J】,科學·經濟·社會,2022(04) [65] 
  16. 呂鵬、劉芳,受欺凌青少年的“沉默真相”及其行動邏輯——基於代際情感互動的視角【J】,中國青年研究,2022(03) [129] 
  17. 呂鵬、付森,社會需求、知識生產與知識羣體結構變遷【J】,清華社會學評論,2022(02) [93] 
  18. 呂鵬,元宇宙社會治理的重大基礎性問題【J】,智能社會研究,2022(01) [128] 
  19. 呂鵬,計算社會科學中仿真模擬的三個發展階段【J】,清華社會學評論,2022(01) [63] 
  20. 呂鵬,智能社會治理勾勒新型社會關係圖譜【N】,中國社會科學報,2022-07-19 [62] 
  21. 呂鵬,“元宇宙”技術與人類“數字永生”【J】,人民論壇,2022(01) [55] 
  22. 呂鵬、李蒙迪,從“草根”到“網紅”:勢差理論視角下社會流動現象審視【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04) [54] 
  23. 呂鵬、盧暾、段偉文、王欽、劉永謀,“元宇宙熱的冷思考”筆談(下)【J】,科學·經濟·社會,2022(02) [53] 
  24. 呂鵬,元宇宙的潛在風險與治理原則【J】,國家治理,2022(02) [51] 
  25. 呂鵬、畢斯鵬,符號親附、階層鏡像與品味雜食——青年“曬結婚”行為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21(07) [132] 
  26. 呂鵬,“元宇宙”技術: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J】,產業經濟評論,2021(06) [48] 
  27. 呂鵬、石林,基礎設施、技術創新與產業結構升級【J】,求是學刊,2021(06) [130] 
  28. 呂鵬,人類網絡羣體行為生命週期模型研究【J】,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1(06) [49] 
  29. 呂鵬、付森,權利慰藉:政策制定中的知識分工與公眾參與【J】,浙江社會科學,2021(12) [47] 
  30. 呂鵬,智能社會治理的核心邏輯與實現路徑【J】,國家治理,2021(42) [46] 
  31. 呂鵬,美國城鎮化歷史進程與路徑啓示【J】,晉陽學刊,2021(05) [131] 
  32. 呂鵬、張卓、李蒙迪、陳典涵、陽厚,反恐場景中的羣體效應:基於粒子運動系統的ABM仿真模擬【J】,社會發展研究,2021(03) [43] 
  33. 呂鵬、李蒙迪、陽厚,社會物理學:概念體系、工具範式與發展趨向【J】,科學·經濟·社會,2021(02) [41] 
  34. 呂鵬、李蒙迪、張卓,數字化社交的雙重邏輯【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2) [29] 
  35. 呂鵬,人類社會與生態系統進化速度的跨系統比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21-01-20 [28] 
  36. 呂鵬,人工智能參與社會治理的系統化推進模式【J】,社會治理,2020(09) [17] 
  37. 呂鵬、李蒙迪、陽厚,青年炒鞋行為閾值引爆機制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20(05) [34] 
  38. 呂鵬、劉芳,疫情風險認知過程與代際互動模式研究【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3) [18] 
  39. 呂鵬、謝志強,在戰“疫”中檢驗和提高國家應急管理水平【J】,中國科技獎勵,2020(03) [33] 
  40. 呂鵬、劉芳,基於能量視角的成人反社會行為研究【J】,中國應急管理科學,2020(04) [31] 
  41. 呂鵬、謝志強,在戰“疫”中檢驗和提高國家應急管理水平【J】,人民論壇,2020(05) [32] 
  42. 呂鵬,“飯圈”的拓撲結構及其參與社會治理的思考【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0(19) [19] 
  43. 呂鵬,基於預測視角的反社會行為譜系類型與研究述評【J】,晉陽學刊,2020(02) [133] 
  44. 呂鵬、張原,青少年“飯圈文化”的社會學視角解讀【J】,中國青年研究,2019(05) [20] 
  45. 呂鵬、許子妍,國外網絡羣體事件類型研究綜述【J】,晉陽學刊,2019(01) [134] 
  46. 呂鵬,羣體事件理論研究範式略論【J】,晉陽學刊,2018(04) [135] 
  47. 呂鵬,ABM仿真模擬方法漫談【J】,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6) [30] 

呂鵬科研項目

  1. 2019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滾動資助】,“基於大數據的反社會行為預測研究”,批准號:17ZDA117 [5] 
  2. 2017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立項資助】,“基於大數據的反社會行為預測研究”,批准號:17ZDA117 [6]  [21] 
  3. 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於大數據的羣體性突發事件預測研究”,批准號:71673159
  4. 2016年,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羣體性突發事件觸發、演化與預警機制研究”,批准號:9164029 [22] 

呂鵬觀點筆談文章

  1. 2023-11-27,《呂鵬:人工智能治理進入新階段》,來源:《環球網》,載於:新華網客户端 [145] 
  2. 2023-04-09,《師者仁信 | 呂鵬:淡化文理界限在交叉融合中擴展學術空間》,來源:學生寄語,載於:中南大學共青團委員會官方公眾號。 [147] 

呂鵬媒體採訪

  1. 2023-11-27,《中南大學85後教授呂鵬:看好珠海、橫琴,力爭將項目落地》,來源: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户端,載於:騰訊網。 [146] 
  2. 2023-08-26,《從出口到接口③|湖南打造改革開放高地“數智觀”》,來源:紅網,載於:鳳凰網。 [148] 

呂鵬獲獎情況

  1. 2023,呂鵬,《元宇宙時代愛國統一戰線的團結機制與實踐圖景》論文,2023年度網絡統戰研究論文成果獎一等獎,湖南省委統戰部、湖南省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 [142] 
  2. 2021,呂鵬,《以智能社會治理破解西方意識形態理論困局》報告,2021年度全省統戰理論政策研究創新成果三等獎,湖南省委統戰部。 [141] 
  3. 2021,呂鵬,《增強正朔性話語權實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報告,2021年度全省統戰理論政策研究創新成果優秀獎,湖南省委統戰部。 [141] 
  4. 2020,呂鵬、李蒙迪、陽厚,《青年炒鞋行為的閾值引爆機制》論文,2020年度《中國青年研究》優秀論文獎。 [141] 
  5. 2015,Xiaoping Zheng, Peng Lu, Xiaolu Wang, Yuan Cheng.《一種研究行為演化的多功能智能化實驗裝置》(A Multifunctional Intelligent Experiment Device for Studying Evolution of Behaviors), 發明獎(Honor of Invention), 第四屆澳門國際發明博覽會(4th Macao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 Invention EXPO)。 [141] 
  6. 2015,第七屆高等學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參著),《多元城鎮化與中國發展:戰略及推進模式研究》專著,教育部。 [141] 

呂鵬國際學術活動

  1. 2023-08-27, Keynote Speaker , "Simulation of Complex Social Systems and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Human Civilization", 2023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cial Simulation(1st ASSA Annual Conference),Wuhan (China). [111] 
  2. 2023-06-17, Keynote Speaker, “How to Educate the People: Social Knowledge and Individual Learning, 202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ducation (ICAIE 2023), Guilin (China). [113] 
  3. 2022-09-09, Topic Speaker, “Social simulation and empire dynamics worldwide: From history to present”, International Online-Seminar "Artificial Societie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held by the Central Economics and Mathematics Institute of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Online. [112] 

呂鵬國內學術會議

  1. 2023-11-18,主旨演講《基於社會物理學視角的大型社會模擬器》,會議名稱:智能·文明·道路|第二屆中國社會物理學論壇,舉辦單位:北京大學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 [149] 
  2. 2023-11-10,主旨演講《人工智能與元宇宙產業發展展望》,會議名稱:第十二屆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暨展覽會人工智能與虛擬現實創新融合應用發展論壇,舉辦單位: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協會 [140] 
  3. 2023-08-03,主題報告《人類文明演化動力學:基於多智能體模擬》,會議名稱:“登攀者”大講堂——AI助力財經科技創新系列論壇,舉辦單位:西南財經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 [144] 
  4. 2023-07-15,主題演講《基於社會系統視角的社會模擬研究》,會議名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第八屆全國大數據與社會計算學術會議(BDSC2023),舉辦單位:中國人工智能學會(CAAI) [117] 
  5. 2023-05-26,主題演講《社會公共安全治理:基於知識的個體智能學習》,會議名稱:“數治無疆·智治無界”——AIGC與基層治理髮展論壇(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系列學術會議),舉辦單位:軟通智慧 [115] 
  6. 2023-04-23,主題演講《社會智能學習和智能社會治理》,會議名稱:智能·文明·道路|2023首屆中國智能社會治理論壇,舉辦單位:北京大學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 [102] 
  7. 2023-03-25,主旨演講《智能社會治理: 基於社會模擬理念與路線》,會議名稱:人工智能與國家治理現代化高端論壇,舉辦單位: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山東大學智慧國家治理實驗室 [96] 
  8. 2023-02-17,主旨演講《計算社會科學與人工智能研究:理念與實踐》,社會治理智能化暨計算社會科學學科建設座談會,舉辦單位:山東財經大學、山東省社會治理智能化技術創新中心。 [119] 
  9. 2022-12-30,主旨演講《公共安全何以改進: 基於智能體仿真模擬方法》,會議名稱:第四屆中國計算社會科學論壇,舉辦單位:北京大學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 [97]  。2022-12-29,主旨演講《社會系統模擬與人類文明動力學》,會議名稱:第三屆中國計算社會科學論壇,舉辦單位:北京大學武漢人工智能研究院 [98] 
  10. 2022-09-30,主題演講《社會系統模擬與社會智能學習》,大會名稱:CCF中國計算機學會協同計算專委會“智能社會治理”研討會 [77]  ,地點:中南大學(湖南省長沙市)。
  11. 2022-09-24,主題演講《智能社會治理與元宇宙社會治理》,大會名稱:2022數字經濟論壇(第五屆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系列活動) [67]  ,地點:河南省鄭州市。
  12. 2022-08-26,主題演講《元宇宙社會的到來:歷史經緯與深遠影響》,會議名稱:2022啓航數字文明新時代--元宇宙產業研討會 [68]  ,地點:北京市(中國政協文史館)。
  13. 2022-05-28,學術講座《社會仿真模擬與社會智能學習》,舉辦單位:北京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多智能體中心 [88] 
  14. 2021-12-29,主旨演講《人工智能與元宇宙》,大會名稱:2021中國博士後創新發展(橫琴)峯會高峯論壇 [50]  ,地點:廣東省珠海市。
  15. 2021-11-29,主題演講《計算社會科學與智能社會系統研究》,大會名稱:第16屆全國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工作與社會計算學術會議(ChineseCSCW 2021) [69]  ,地點:湖南省湘潭市。
  16. 2021-11-26,大會報告《基於多智能體系統的社會動力學仿真模擬》,大會名稱:第16屆全國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工作與社會計算學術會議(ChineseCSCW 2021),地點:湖南省湘潭市 [87] 
  17. 2019-12-28,主題演講《基於大數據與仿真模擬的人類羣體行為預測與公共安全智能治理研究》,大會名稱:首屆中國社會治理與發展高層論壇 [23]  ,主辦單位: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地點:北京市。
  18. 2019-11-22,主題演講《國家發展、帝國興衰與公共安全:社會物理學視角》,大會名稱:首屆中國社會物理學論壇,地點:湖南省長沙市; [24] 
  19. 2019-10-22,主題演講《管理問題研究中的社會物理學範式》,大會名稱:“一帶一路”經濟合作與管理創新高峯論壇 [25]  ,主辦單位:陝西科技大學經管學院,地點:陝西省西安市。
  20. 2018-06-23,主題演講《大數據時代網絡輿情傳播特徵及其ABM仿真模擬研究》,大會名稱:第四屆“社會風險與校園安全”高端論壇 [26]  ,主辦單位: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校園安全專委會,地點:甘肅省蘭州市。
  21. 2019-10-12,主旨演講《大數據時代與鄉村振興》,大會名稱:新時代知識分子參與鄉村振興的實施路徑高端論壇 [27]  ,地點:湖南省隆回縣。

呂鵬國內講座報告

  1. 2023-10-22,學術報告《社會模擬與社會治理》,舉辦單位: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大模型時代的人機協同”學術前沿報告會 [143] 
  2. 2023-09-21,學術講座《計算社會科學時代的個體、社會、國家研究》,舉辦單位:清華大學計算社會科學與國家治理實驗室雙週沙龍暨計算社會科學工作坊(第32期) [116] 
  3. 2023-09-03,專題講座《社會科學研究中的智能體模擬範式研究》,舉辦單位: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 [114] 
  4. 2023-05-11,專題講座《計算社會科學與智能社會治理》,舉辦單位:西南大學國家治理學院 [120] 
  5. 2022-11-15,學術報告《人類發展、元宇宙與社會治理》,舉辦單位:西北師範大學(百年校慶系列活動) [91] 
  6. 2022-11-02,學術講座《社會安全與應急管理研究:基於ABM的社會智能學習視角》,舉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82] 
  7. 2022-10-26,學術講座《計算社會科學研究:基於ABM仿真模擬視角》,舉辦單位:南京郵電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 [81] 
  8. 2022-10-17,學術講座《元宇宙社會:趨勢、構建、治理展望》,舉辦單位:湖南工商大學數字媒體與人文學院 [90] 
  9. 2022-10-12,學術講座《計算社會學研究:智能體ABM模擬方法》,舉辦單位:中國傳媒大學數據科學與智能學院 [89] 
  10. 2022-09-24,學術報告《人類羣體行為模型與智能社會治理》,舉辦單位:河南大學人工智能學院 [83] 
  11. 2022-09-21,學術講座《計算社會科學與元宇宙社會展望》,舉辦單位:深圳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84] 
  12. 2022-04-17,學術報告《社會複雜系統與計算社會科學研究》 [71]  ,舉辦單位:福州大學計算機與大數據學院。
  13. 2022-03-23,學術講座《計算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新境界》 [74]  ,舉辦單位: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
  14. 2021-12-13,學術講座《跨自然-社會系統的計算社會科學研究》,舉辦單位:西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 [85] 
  15. 2021-12-11,學術報告《計算社會科學與社會公共安全:研究理念方法與重大課題申報》,舉辦單位:陝西科技大學 [86] 
  16. 2021-06-20,學術講座《多尺度生命週期湧現機理仿真》 [73]  ,舉辦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17. 2020-12-05,學術講座《帝國興衰演化動力學與ABM智能體仿真模擬:中國(前221-1912)和越南(907-1945)》 [72]  ,舉辦單位: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
  18. 2021-11-19,學術報告《計算社會科學與國家興衰動力學研究》,會議名稱:湖南省社會學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舉辦單位:湖南省社會學學會 [99] 

呂鵬在線公開課

  • 【1】在線公開課《計算社會學ABM仿真模擬》課程大綱
  1. 緒論:1.1 ABM仿真模擬總序; 1.2 Netlogo界面操作
  2. 基礎代碼:2.1擴散模型 Diffusion Model; 2.2邊界的產生(Box Drawing); 2.3物種產生與分組控制(Breeds and Shapes); 2.4 繁花曲線繪製(Turtles Circling Simple)
  3. 元胞自動機:3.1元胞自動機基本講解; 3.2生命遊戲(Game of life); 3.3投票模型(Voting); 3.4伊辛模型(Ising Model); 3.5森林火災與滲流模型(Fire Model)
  4. 網絡模型:4.1網絡模型簡介; 4.2網絡模型(Network Model)
  5. 社會應用類模型:5.1英雄和懦夫(Hero and Coward); 5.2蟻羣算法(Ant Lines); 5.3派對模型(Party Model)
  6. 進階模型:6.1種族隔離模型(Segregation); 6.2狼吃羊模型(Sheep and Wolves);6.3合作模型(Cooperation)
  7. 課程總結與展望:7.1團隊的研究; 7.2 ABM研究展望
  • 【2】中國大學慕課網《計算社會科學》課程大綱
  1. 計算社會科學和ABM:1.1 計算社會科學和社會計算;1.2 計算社會學、社會物理學和社會模擬 [110] 
  2. 界面操作和基礎代碼:2.1 Netlogo的下載和安裝;2.2 基礎代碼(1);2.3 基礎代碼(2);2.4 基礎代碼(3)
  3. 系統動力學SD:3.1 系統動力學建模;3.2 系統動力學工具介紹;3.3 系統動力學模型;3.4 狼吃羊模型
  4. 系統動力學SD(課題組研究):4.1 羣體事件生命週期仿真模擬研究一;羣體事件生命週期仿真模擬研究二;4.3 羣體事件生命週期仿真模擬研究三;4.4 羣體事件生命週期仿真模擬研究四
  5. 元胞自動機CA:5.1 什麼是元胞自動機;5.2 元胞自動機的相關概念;5.3典型元胞自動機及其應用研究;5.4生命遊戲(上)、5.5生命遊戲(下);5.6 臨界模型-火災模型;5.7 Ising 伊辛模型;5.8 Voting 投票模型
  6. 元胞自動機之我們的研究:6.1 網絡輿情與元胞自動機;6.2 中國歷史與元胞自動機;6.3 越南歷史與元胞自動機上;6.4 越南歷史與元胞自動機下
  7. 智能體ABM建模(綜述):7.1 大數據挖掘與ABM仿真建模的範式互補、7.2 仿真模擬範式的研究優勢、7.3 ABM仿真模擬核心特徵與邏輯流程
  8. 智能體ABM建模一:8.1 網絡模型概述、8.2 網絡模型舉例、8.3 蟻羣算法、8.4 疾病傳播模型、8.5 派對模型
  9. 智能體ABM建模二:9.1 信息傳播模型、警察抓小偷模型、9.3 部落戰爭模型、9.4 猛獁滅絕模型、9.5 博弈模
  10. 智能體ABM建模之我們的研究:10.1 人羣動力學之昆明火車站砍殺模型、10.2 人羣動力學之砍殺和踩踏模型、10.3 人羣動力學之英雄模型、10.4 國家興衰的智能體仿真建模上、10.5 國家興衰的智能體仿真建模下
  11. 課程結束語

呂鵬暑期學校講習班

  1. 2023-12-16,授課題目《智能體模擬方法(ABM)及其社會科學應用》,活動名稱:2023年度 “清華交叉學科研究能力提升計劃”之“大數據與因果推斷研討班”,舉辦單位:清華大學計算社會科學與國家治理實驗室。 [121] 
  2. 2023-08-26,授課題目《Simulation of Social Safety and Empire Dynamics》 [126]  ,活動名稱:“第五屆華中農大-帝國理工“計算社會科學方法論”暑期學校,舉辦單位:華中農業大學。 [123] 
  3. 2023-07-18,講授題目《智能時代的社會治理研究》,活動名稱:2023年湖南工商大學前沿交叉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全國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舉辦單位:湖南工商大學前沿交叉學院。 [122] 
  4. 2023-07-15,講授題目《基於社會計算的智能社會治理》,活動名稱:第八屆全國大數據與社會計算學術會議——“智能社會的治理:社會計算研究方法”前沿講習班,舉辦單位:中國人工智能學會、CAAI社會計算與社會智能專委會、新疆工程學院。 [124] 
  5. 2022-07-06,授課題目《計算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新範式》,活動名稱:新疆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22年暑期夏令營,舉辦單位:新疆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125] 

呂鵬著作與教材

  1. 參著,《提升維護穩定的能力》,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9;
  2. 參著,《當代中國青年農民工研究報告》,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
  3. 參著,《多元城鎮化與中國發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4. 呂鵬,《網絡羣體運動與虛擬社會管理》於專著《互聯網與轉型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