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呂祖謙評傳

鎖定
《呂祖謙評傳》是潘富恩等創作的評傳,首次出版於1992年1月。 [3] 
該書評述了呂祖謙的家世生平和思想觀點。該書把個案研究和思潮研究相結合,從當時的社會思潮中把握住思想家的個性。作為一個思想家的評傳,自然是屬於個案研究的。個案研究尤忌將其與當時的社會思潮分離開來,這樣的個案研究只能提供某個孤立的人的思想和活動。該書避免了這個弊病,作者專闢一章論述南宋學術思潮的總趨向,分析了當時朱熹的理學、陸九淵的心學以及陳亮葉適的功利學派與呂祖謙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的關係。 [1] 
作品名稱
呂祖謙評傳
作    者
潘富恩等
文學體裁
評傳
字數
337千字
首版時間
1992年1月

呂祖謙評傳內容簡介

該書較全面地介紹了呂祖謙的家世和個人活動、經濟思想、政治思想、哲學思想、人生觀、倫理學説、教育思想、史學觀,重點論述了呂祖謙的哲學思想(從廣義上説,人生觀、倫理學説均屬哲學思想)和史學觀(這同呂祖謙主要在這兩個領域有較大貢獻是相吻合的),道出了呂祖謙在理學演變發展過程中所處的地位。 [1] 

呂祖謙評傳作品目錄

第一章 家世、生平及學術交往
第二章 南宋學術思潮概況
第三章 經濟思想
第一節 家世與家學
第二節 生平主要經歷
第三節 學術交往
第四節 著作
第一節 理學在南宋的傳播
第二節 強大的理學陣營和反理學思潮的興起
第一節 “取民有制”的賦税論
第二節 “均田”論
第三節 “富恤貧”論
第四章 政治思想
第五章 哲學思想
第六章 人生觀
第一節 “君臣之典敍於天”
第二節 辨別上下,各正其位
第三節 諫議論
第四節 法治與德治
第五節 為官之道
第六節 “君子小人無兩立之理”的朋黨論
第七節 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抗金主張
第一節 雜博的唯心主義世界觀
第二節 樸素的辯證法
第三節 存心力行的認識論
第一節 理想人格
第二節 處世之道
第七章 倫理學説
第八章 教育思想
第九章 史學觀
第一節 性、心本善論
第二節 理欲義利觀
第三節 忠孝論
第四節 “仁者天下之正理”
第一節 明理、治心的教育目的
第二節 “育實材而求實用”的培養目標
第三節 求同存異的治學態度
第四節 教學和讀書的方法
第一節 “當如身在其中”的觀史之法
第二節 “合羣策、集事功”為歷史發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節 “有因有革”的歷史發展觀 [3] 

呂祖謙評傳成書過程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由匡亞明教授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起,由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組織編撰,總計200部、6000餘萬字,是南京大學文科重要的標誌性工程,凝聚了當代一批學有所長專家的集體智慧。叢書的學術顧問包括丁光訓、王元化、安子介、趙樸初、馮友蘭、張岱年、楊向奎、任繼愈、蘇步青、程千帆、杜維明等數十位學者。他們與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共同研討,從2500年曆史長河中選取了270多位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領域的傑出人物作為傳主,從整體組合上奠定了中華民族傑出人物思想研究的格局。2006年,該叢書全部編撰完成,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呂祖謙評傳》即該叢書中的一本。 [2] 

呂祖謙評傳作品鑑賞

該書把個案研究和思潮研究相結合,從當時的社會思潮中把握住思想家的個性。作為一個思想家的評傳,自然是屬於個案研究的。個案研究尤忌將其與當時的社會思潮分離開來,或者只是蜻蜓點水式地把社會思想簡單地交代幾句。這樣的個案研究只能提供某個孤立的人的思想和活動。該書避免了這個弊病,作者專闢一章論述南宋學術思潮的總趨向,分析了當時朱熹的理學、陸九淵的心學以及陳亮、葉適的功利學派與呂祖謙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的關係。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並不因此而簡單地將呂祖謙劃歸於某一學術思潮或流派,而是從他與其它思潮、流派的比較中來把握其思想的個性,人們對呂祖謙不太有興趣,原因之一,大概是認為其思想“雜博”,缺乏個性。該書正是在把呂祖謙的思想放到當時各種學術思潮爭辯、融合的過程中,概括出了他的思想特徵“折衷朱、陸而又汲取永嘉學派經世致用的功利之學”。這樣的概括是否完全正確,自然還可以討論。但是,不能否認這樣的概括比起以往認為呂祖謙思想無個性的流行見解來是大大地前進了一步。
該書把考據求證和辨析名理相結合,從而體現了研究的力度和深度。該書作為思想家的評傳,主要是思想史方面的研究。研究思想史離不了考據求證,但如果一味沉溺於此,就流於煩瑣。思想家在著書立説時,總要運用一系列的概念、範疇,因而研究思想史就需要對這些概念、範疇進行辨析,但如果辨析離開了可靠的文獻資料,就流於空泛。該書較好地把這兩者結合起來。例如,在論述呂祖謙的家世、生平及學術活動時,作者廣徵博引,引用了大量的文獻材料,做到言之有據,確切可靠。在論及呂祖謙與陸九淵的交往關係時,引用了《象山年譜》和《宋史·本傳》上的兩段材料,前者崇陸,後者褒陸,但所述的事實基本相同,由此作者以為可以確認無誤。類似這樣例子在全書中還有不少,這樣就為呂祖謙思想的研究奠定了一個可靠的基礎。該書對於呂祖謙思想的辨析也是有深度的。例如,關於呂祖謙對“命”的看法,作者細緻地分析了其“知命”“致命”“遂志”等概念,層層解剖,絲絲入扣。
該書稍嫌不足的是對呂氏的文學思想略而未論。呂祖謙為理學名家然亦兼擅文學,其文學思想的主要傾向是平易樸實,不立崖岸。這與其思想上兼融並蓄、折衷調和的總體特徵是一致的。呂祖謙《與朱侍講書》雲:“所論永嘉文體一節,乃往年為學官時病痛,數年來深知其繳繞狹衲,深害心術,故每與士子語,未嘗不以平正樸實為先。”其論詩又曰:“看詩者,欲懲穿鑿之弊,欲只以平易觀之,若有意要平易,便不平易。”呂祖謙在文學思想上既主“平正樸實”,其論文評詩也就會力求周詳齊備、不主一説,反對偏激。他的《家塾讀詩記》“博採諸家,存其名氏,先列訓詁,後陳文義,剪裁貫穿,如出一手,已意有所發明,則別出之。詩學之詳正,未有逾於此書者也”。他選編《古文關鍵》,在卷首總論看文字之法提出:“學文須塾看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先見文字體式,然後遍考古人用意下句處。”呂祖謙所撰《東萊博議》、所選《古文關鍵》及《宋文鑑》等,皆為後代士人所推尊熟習、模仿效法,產生過較大的影響。因此,在該書中,闢出一定的篇幅對呂氏文學思想加以論述,還是可取的。 [1] 

呂祖謙評傳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呂祖謙評傳》
1992年1月
南京大學出版社
7-305-01240-8 [3] 

呂祖謙評傳作者簡介

潘富恩,男,1933年12月生,浙江温州市甌海縣人,195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留校為哲學系助教。1956年—1957年赴北京大學師從張岱年教授。曾為復旦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史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作有《中國哲學論稿》《中國古代認識論史略》等。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