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呂永龍

(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廈門大學講席教授、環境與生態學院院長)

鎖定
呂永龍,男,1964年7月15日出生於安徽省六安市,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院長、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 [4]  [6]  [8-10]  [15] 
1981年9月—1985年7月,呂永龍在安徽農業大學農業工程系學習,畢業獲得學士學位;1985年9月—1988年5月,在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系統工程學習,畢業獲得碩士學位;1998年9月—2001年5月,在中國人民大學資源環境與經濟學學習,畢業獲得博士學位; [15]  1988年—1998年,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1998年12月—2020年,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 [13]  2012年9月,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士; [1]  2014年,任中國科學院特聘核心骨幹研究員; [13]  2019年,當選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外籍院士;2020年,任廈門大學講席教授; [8]  [11]  2021年11月29日,任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院長; [6]  2022年,當選俄羅斯科學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外籍院士。 [10] 
呂永龍長期從事區域生態風險與環境管理、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生態效應與調控對策、系統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2] 
中文名
呂永龍
外文名
Yonglong Lu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安徽省六安市
出生日期
1964年7月15日
畢業院校
中國人民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2年9月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2019年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2022年當選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10] 

呂永龍人物經歷

1964年7月15日,呂永龍出生於安徽省六安市。 [15] 
1981年9月—1985年7月,在安徽農業大學農業工程系學習,畢業獲得學士學位。
1985年9月—1988年5月,在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系統工程學習,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1998年9月—2001年5月,在中國人民大學資源環境與經濟學學習,畢業獲得博士學位。 [15] 
1988年—1998年,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1998年12月—2020年,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 [13] 
2012年9月,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士。 [1] 
2014年,任中國科學院特聘核心骨幹研究員。 [13] 
2019年,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7]  [11] 
2020年,任廈門大學講席教授。 [8] 
2021年11月29日,任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院長。 [6] 
2022年,當選俄羅斯科學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外籍院士。 [10]  [18] 

呂永龍主要成就

呂永龍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呂永龍 呂永龍
呂永龍系統研究了典型地區典型污染物的排放過程、時空格局及其驅動機制,編制了系列區域環境風險圖譜,為區域環境問題識別與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基礎數據和決策依據;建立了多尺度新型污染物源識別與通量核算方法,揭示了典型污染物的多介質傳輸與擴散機制,創新了區域尺度污染物多介質生態風險評價方法,為支撐履約談判與風險管控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截至2019年,提出了實施可持續發展目標的5項優先工作,在《自然》發表後反響熱烈,被納入聯合國《全球可持續發展報告》;積極參與將可持續發展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規劃,為“中國落實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規劃建設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指導與諮詢意見,相關建議被納入國家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方案中。 [16] 
  • 科研獲獎
獲獎時間
獎項
1989年
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15] 
1993年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12] 
1994年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12] 
2007年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2] 
  • 科研項目
據2022年9月城市與區域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官網顯示,呂永龍先後主持或參與負責承擔了40餘項國家各類科技計劃和國際合作項目。 [2] 
項目名稱
項目類型
時間
城市化與區域生態耦合及調控機制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2017年—2021年 [14] 
海岸帶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生態效應及管理對策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國際合作項目
2018年—2022年 [14] 
全球海岸帶開發的生態環境效應
中國科學院國際夥伴計劃項目
2020年—2024年 [14] 
典型新型污染物對海岸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影響及其生態風險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2021年—2025年 [14] 
  • 學術論著
學術論著據2022年6月中國生態學學會報道,呂永龍在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360多篇,其中Science、Nature、Science Advances、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SCI收錄250多篇,出版中英文專著17部,生態學領域高被引學者。 [20] 
[1] Yonglong Lu, James M. Bullock, 2021.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beyond 2020, Science Advances, 7, eabl8162.
[2] Yonglong Lu*, Yifu Yang, Bin Sun, Jingjing Yuan, Mingzhao Yu, Nils Chr. Stenseth, James M. Bullock, Michael Obersteiner, 2020. Spatial variation in biodiversity loss across China under multiple environmental stressors, Science Advances, 6(47):eabd0952.
[3] Xiaoqi Zheng, Yonglong Lu*, Jingjing Yuan, Yvette Baninla, Sheng Zhang, Nils Chr. Stenseth**, Dag O. Hesseng, Hanqin Tian, Michael Obersteiner, Deliang Chen, 2020. Drivers of change in China's energy-related CO2 emissions, PNAS, 117(1), 29-36.
[4] Meng Zhang, Pei Wang, Yonglong Lu*, Xiaotian Lu, Anqi Zhang, Zhaoyang Liu, Yueqing Zhang, Kifayatullah Khan, Suriyanarayanan Sarvajayakesavalu, 2020. Bioaccumulation and human exposure of perfluoroalkyl acids (PFAAs) in vegetables from the largest vegetable production base of China,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135, 105347.
[5] Yonglong Lu*, Yueqing Zhang, Xianghui Cao, Chenchen Wang, Yichao Wang, Meng Zhang, Robert C. Ferrier, Alan Jenkins, Jingjing Yuan, Mark J Bailey, Deliang Chen, Hanqin Tian, Hong Li, Ernst Ulrich von Weizsäcker, Zhongxiang Zhang, 2019. Fo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progress toward a sustainable path, Science Advances, 5: eaau9413.
[6] Pei Wang, Meng Zhang, Yonglong Lu*, Jing Meng, Qifeng Li, Xiaotian Lu, 2019. Removal of perfluoalkyl acids (PFAAs) through fluorochemical industrial and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and bioaccumulation in aquatic plants in river and artificial wetland,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129:76-85.
[7] Shuai Song, Yonglong Lu*, Tieyu Wang, Sheng Zhang, Andrew Sweetman, Yvette Baninla, Yajuan Shi, Zhaoyang Liu, Jing Meng, Jing Geng, 2019. Urban-rural gradient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oils at a regional scale: Quantification and predic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49: 109406.
[8] Hongqiao Su, Yajuan Shi, Yonglong Lu*, Pei Wang, Meng Zhang, Andrew Sweetman, Kevin Jones, Andrew Johnson, 2017. Home produced eggs: An important pathway of human exposure to perfluorobutanoic acid (PFBA) and 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 around a fluoro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in China,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101:1-6.
[9] Zhaoyang Liu, Yonglong Lu*, Yajuan Shi, Pei Wang, Kevin Jones, Andrew J. Sweetman, Andrew C. Johnson, Meng Zhang, Yunqiao Zhou, Xiaotian Lu, Chao Su, Suriyanarayanan Sarvajayakesavaluc, Kifayatullah Khan, 2017. Crop bioaccumulation and human exposure of perfluoroalkyl acids through multi-media transport from a mega fluoro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China,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106:37-47.
[10] Yonglong Lu*, Jingjing Yuan, Martin Visbeck, Steve Fletcher, Guizhen He, 2016. Rate oceans’ capital to help achieve SDGs, Nature, 537:34.
[11] Yajuan Shi, Ruoshi Wang, Yonglong Lu*, Shuai Song, Andrew C. Johnson, Andrew Sweetman, Kevin Jones, 2016. Regional multi-compartment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stablishing cadmium pollution risk in the northern Bohai Rim, China,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94: 283-291.
[12] Yonglong Lu*, Nebojsa Nakicenovic, Martin Visbeck, Anne-Sophie Stevance, 2015. Five priorities for the 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Nature, 520:432-433.
[13] Yonglong Lu*, Alan Jenkins**, Robert C. Ferrier, Mark Bailey, Iain J. Gordon, Shuai Song, Jikun Huang, Shaofeng Jia, Fusuo Zhang, Xuejun Liu, Zhaozhong Feng, Zhibin Zhang, 2015. Addressing China’s Grand Challenge of Achieving Food Security Whilst Ensuring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Science Advances, 1, e1400039.
[14] Yonglong Lu*, Shuai Song, Ruoshi Wang, Zhaoyang Liu, Jing Meng, Andrew J. Sweetman, Alan Jenkins, Robert C. Ferrier, Hong Li, Wei Luo, Tieyu Wang, 2015. Impacts of Soil and Water Pollution on Food Safety and Health Risks in China,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77: 5-15.
[15] Shijie Liu, Yonglong Lu*, Shuangwei Xie, Tieyu Wang, Kevin C. Jones, Andrew J. Sweetman, 2015. Exploring the fate, transport and risk of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PFOS) in a coastal region of China using a multimedia model,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85:15-26.
[16] Guizhen He, Lei Zhang, Author Mol, Yonglong Lu*, Jianguo Liu, 2013. Revising China's Environmental Law, Science, 341:133.
[17] Shuangwei Xie, Yonglong Lu*, Tieyu Wang, Shijie Liu, Kevin Jones, Andy Sweetman, 2013. Estimation of PFOS emission from domestic sources in the eastern coastal region of China,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59: 336-343.
[18] Shuangwei Xie, Tieyu Wang*, Shijie Liu, Kevin C. Jones, Andrew J. Sweetman, Yonglong Lu*, 2013. Industrial source identification and emission estimation of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in China,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52:1-8. [13] 
學術著作
時間
名稱
著者
出版社
2001年
《能源與發展:全球化條件下的能源與環境政策》
胡鞍鋼,呂永龍
2003年
呂永龍
2009年
《現代環境管理學》
呂永龍,賀桂珍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 
2017年
《中國環境百科全書-環境管理學》
呂永龍,賀桂珍
中國環境出版社 [2] 
2019年
《綠水青山的國家戰略、生態技術及經濟學》
王浩、李文華、嚴晉躍、侯立安、呂永龍、俞孔堅、李百鍊、傅伯傑、伍業鋼
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21] 

呂永龍人才培養

  • 寄語學生
2022年6月23日,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2022屆畢業典禮上,呂永龍希望所有畢業生能夠從“零”做起,在社會這所新的“大學”裏交出滿意答卷,拿到最優成績,做個誠實的、有價值的、大寫的“人”,學會尊重他人,通力合作,推動個人事業進步發展。 [19] 
  • 學生培養
據2022年9月中國科學院大學官網顯示,呂永龍已指導王曉龍、任鴻昌、王鐵宇等42名學生。 [17] 

呂永龍榮譽表彰

時間
獎項/榮譽名稱
1993年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12] 
1994年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12] 
2007年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2] 
2012年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士 [1] 
2014年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12] 
2014年
國際環境問題委員會(SCOPE)傑出成就獎 [12] 
2014年
中國科學院“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 [12] 
2015年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2] 
2016年
綠色設計國際貢獻獎 [12] 
2018年
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獎 [12] 
2019年
科學中國人(2018)年度人物—傑出貢獻獎 [12] 
2019年
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 [7] 
2022年
俄羅斯科學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外籍院士 [10] 

呂永龍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9年—
國際環境問題科學委員會(SCOPE)主席、前主席 [3]  [13] 
2011年—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創刊人、副主編 [13] 
2012年—
中國生態學學會副理事長 [13] 
2012年—
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常務理事兼生態環境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13] 
2012年—
《生態學報》責任副主編 [13] 
2013年—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資源專家委員會成員(UNEP/IRP) [13] 
2014年—
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EHS)創刊主編 [13] 
2015年—
Science Advances副主編 [13] 
2016年—
太平洋科學協會(PSA)主席 [13] 
2021年—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技術促進機制(TFM)10人組成員 [13] 

呂永龍人物評價

呂永龍在區域環境與發展的耦合效應、環境污染的區域生態風險及其調控機制方面取得了系統性的創新成就。科學網評) [10] 
呂永龍在可持續生態學、環境生態學等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時任廈門大學校長助理、翔安校區管委會主任陳光評) [5] 
呂永龍在應用地理學、環境生態學和可持續發展領域,尤其是在新污染物的環境效應和風險評價方面做出了傑出貢獻。(時任俄羅斯科學院地學部秘書長亞歷山大·格利科評)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