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呂希績

鎖定
呂希績(1042—1099),字紀常,壽州(今安徽鳳台)人,徙許州。呂夷簡孫,呂公著次子。從小與兄同拜師焦千之、邵雍康節學,師生感情甚厚,極為要好。後以父恩蔭補作監簿,秘書郎,任淮西轉運付使,知壽州。
中文名
呂希績
出生日期
1042年
逝世日期
1099年
紀常
平生
元豐七年(1084)為教書郎,登進士及第,授左司郎,八年擢吏部員外郎,秘書省少監。元祐二年(1087)改朝奉郎,少府少監。元祐六年(1091),奠父喪期滿歸闕,授朝散大夫,都官員外郎。紹聖四年(1097)移光州(今河南固始縣)家居焉。元符二年(1099)除朝散郎,分司南京(河南商丘),官朝議大夫,紫金光祿大夫,後居隨州(今湖北隧縣)。同年因“元祐黨禍”株連被貶至嶺南,仲興公隨父同行,至南雄陵江沙水村(廣東)公卒。娶正憲公吳氏充女,封靖安縣君,生子仲興、和問(仲和)、欽問(仲欽)。四女長適中奉郎李端、次適通直郎蔡秉、三適朝議大夫何宗願、四適奉議郎蘇遜。與兄希哲、弟希純皆師事康節,故伯温與之遊甚厚。嘗以庶官入元祐黨籍,紹聖四年居光州(參《邵氏聞見錄》)。 [1] 
參考資料
  • 1.    《安徽呂氏族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