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呂家街

鎖定
呂家街是位於德州市德城區迎賓大道和解放路之間的一條南北向的街道,南接建設街,與城隍廟遙遙相望;北通天衢路,向西向東均可四通八達。
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改為人民一居,1981年經德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復為呂家街。(參考《德城區新湖街道辦事處志》)
中文名
呂家街
形成年代
明朝中期
地    點
迎賓大道和解放路
南    北
長約300米
東西寬
不足10米
所屬街道
新湖街道辦事處

呂家街呂家街與呂氏家族

德州新湖街道辦事處有一條南起建設街北止天衢西路的南北走向的大街,名叫呂家街。這條街上居住的呂氏家族,也是我們德州歷史上著名的仕宦家族和文學世家。他們在長達幾百年的歷史長河中,為德州的建設與發展做出過不少貢獻,也是值得今人尊敬的一族。
清末民初,德州呂氏家族就已經繁衍到上千人之多,集中分佈於城中呂家街、城東蘆莊、劉集、城北老君堂以及臨清和山海關等地。 [1] 

呂家街呂家街的形成

據《德州呂氏家譜》記載,德州呂氏家族,原籍江南蘇州府常熟縣(今江蘇省蘇州市常熟縣級市)雙鳳鄉八步橋人,明永樂五年(1407年)始祖呂付一作為靖難軍,以德州衞指揮僉事的官銜落籍德州。自呂付一始,至五世呂應卜均系單傳,至六世兄弟6人,呂恪、呂恆、呂怊、呂恂、呂憬、呂悰,家族始大,遂分為6支。呂應卜在大西門內北側購地給每位兒子蓋了一處宅院,整齊劃一地一字排開,甚為壯觀,人們習慣稱之為呂家街
八世呂獻吉在所撰《陳孺人行述》中説:“餘居德郡歷今八世,自始祖肇基,以耕讀起家,每訓子若孫,勿妄求富貴,乃其志也。……而伯輩及科第者十人,二伯官居治中,誥封三代文林郎;四伯三舉進士……生平堅白自守,無請託營利心,望隆廣川……”
《德州呂氏家譜》老譜 《德州呂氏家譜》老譜
《呂氏家譜》載有多位呂氏族人的墓誌,那些為其撰寫墓誌的文化名人有田雯孫勷盧蔭文等18人之多。僅憑這麼多名人為他們撰寫墓誌,就足以説明這個家族在歷史上的輝煌程度。 [1] 

呂家街書香門第成就名門望族

明清時期的德州呂氏家族,是名副其實的書香門第。該家族共考出進士2名、舉人5名、各類貢生20餘名。
六支十世進士呂東表,字書佩,號雲谷,乾隆三年(1738年)舉人,七年(1742年)進士,初官山西猗氏縣知縣,十二年(1747年)調臨晉縣知縣。在猗氏縣期間,曾因“理訟明察如神,民不忍欺,有白麪包公之稱”。在調往臨晉縣時,正遇臨晉縣多年大旱,縣民窮得無衣可穿,只能裸行,以食樹皮草根為生。呂東表兩次上疏請求朝廷撥糧賑災,並動員富户拿糧救民,救活無數縣民。
四支十三世進士呂崇修,字筠浦,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舉人,道光二年(1822年)進士,中進士前曾任曹州府成武縣訓導,中進士後任過河北懷來、遷安、高邑3縣知縣,為官廉潔慈祥,所到之處皆以好官稱。居官數十年,自奉寒儉不異諸生時,60多歲卒於高邑縣官邸。喪歸,宦囊蕭索,所遺只有破屋數間、故書數篋而已。
呂氏家族對德州文化的發展也是作出巨大貢獻的。其家族見於史籍記載的著書者6人、著作10部,分別為:呂恂《春秋大義》《四書蒙引》、呂獻策《幼幼心書》、呂東表《學詩漫草》、呂佔建《汲灌草堂詩集》、呂崇修《西園集》、呂青雲《桑梓聞見錄》《德州志略》《將陵閒錄》《翰墨緣》。

呂家街品格高尚的呂氏人物

呂氏家族見於史籍記載的人物有30位之多,但比較典型有如下3位:
關外尋父3年的孝子呂閔。呂氏家族的十二世呂閔,因孝行事蹟突出被崇祀德州鄉賢祠。《德州鄉土志·耆舊》説:“呂閔,家貧,八歲,父出關謀活,後音信全無。閔年十二,即誓志尋父,其母以幼切止之,閔乘間夜出,由紫荊關歷塞下數十台,遇虎獲免者三,後六年遇父於京師茶舍,懇歸,傭力奉養。 ”
有“義士秀才”之稱的呂音正。乾隆年間呂氏家族出過一個呂音正,是進士呂東表之子,以教授生童為生,為人師表、率先垂範且多義行,市井桀驁之輩互相爭鬥者,遇到呂音正皆肅然起敬。呂音正幾句話,就能使鬧事者臉紅頭垂,鬧事雙方也會和好如初。因此人們將呂音正比作漢代義士王烈。
主編《德州志略》的呂青雲。清末民初,呂氏家族出過一位學識淵博的文化名士呂青雲。呂青雲(生卒年不詳),字瑞瞻,晚號問道山人,呂崇修之孫。光緒十一年(1885年)拔貢,監理州衞書院多年。光緒三十年(1904年)四月,按照山東省提學使通令,德州將州衞書院改為德州高等小學堂,呂青雲為第一任堂長。他一生以教書為業,參與地方文化建設,不僅桃李滿天下,而且在學術方面也取得不凡成就。主編光緒《德州志略》,參與《宣統三年德州地圖》的測繪,著有《桑梓聞見錄》。《德縣誌·藝文志》收有其《重修德州學宮記略》《德州志略舉要序》《德州北廠街粥廠碑記》。
呂青雲主編的《德州志略》 呂青雲主編的《德州志略》 [1]
《德州志略》成書於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內容為三志二表:即學校、藝文、人物三志,職官、科貢二表。其排列順序為:學校志、藝文志、職官表、科貢表和人物誌。這本書收錄對象的時間範圍為清乾隆元年(1736年)至光緒二十年(1894年),時間跨度約為160年。《德州志略》上承乾隆《德州志》,下啓民國《德縣誌》,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是瞭解和研究德州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寶貴史料。 [1] 

呂家街田雯與呂家街

歷史長河中,曾有一顆閃亮的明星從呂家街升起。他不但在當時就照亮了德州城,更使自己的影響一直延續了幾百年,直至今日。他就是清初名臣、著名詩人田雯。
田雯 田雯
田雯(1535-1704), 字綸霞,又字紫綸,號山姜,晚號蒙齋,清初名臣、文學家,官至户部左侍郎。田雯在地方任職時,清廉愛民、政績卓著。奔母喪回家時,百姓“送者百里不絕”,離任後百姓還聚資為他建造祠堂,可見其受百姓之愛戴。康熙皇帝也曾多次褒獎他。民間故事裏,田雯經常以康熙皇帝老師的身份出場。從政之餘,田雯還筆耕不輟,勤於詩文,又是一位學識淵博、著述頗豐的文學巨匠。他所著《山姜詩選》15卷、《古歡堂集》12卷、《黔書》2卷、《長河志籍考》10卷、《幼學篇》4卷和《詩傳全體備義》等,連同他弟弟所著的《鬲津草堂詩集》、兒子田肇麗所著的《有懷堂詩文集》以及孫子田同之所著的《西圃叢辯》,皆被收入《四庫全書》中。康熙十六年(1677年),詩壇盟主王士禎在京選《金台十子詩》刊行,有十位當時著名詩人的作品被選入其中,其中就有田雯,可見其在文壇的地位。他還與王士禎並稱“齊魯二賢”。清初江南由於戰亂不斷,文化基礎變得很薄弱,田雯到江南任職,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江南文風大振,田雯也被當地士人稱為“田聖人”。 田雯不僅自己青史留名,他的弟弟和後人也多有成就。
田雯為呂家街留下了深深的印跡,這些印跡包括寒綠衚衕、山姜書屋等,還有那些神奇的傳説。
明崇禎年間,德州城西城牆下、呂家街西首,建起一座尊水園,是明天啓五年(1625)進士、官都御史盧世榷的別墅居宅,第宅壯麗,高聳雲漢,樓台高峻,庭院清幽。宅內構一園,大可二三畝,鑿池引水,疊石為山,極其精巧,水園中雖然並沒有水,但大概是園主人號德水的緣故,名曰“尊水園”。園內築一亭,取名“杜亭”。入清後,1682年,即清康熙二十一年,盧氏後裔將這所古老的園林院,贈與户部侍郎田雯,田雯將其略微修繕,於1682年移居於此,易名“山姜書屋”,並寫下了“草屋三間子美亭,先生醉卧不曾醒。空園竹柏多搖落,九點齊山未了青。”的詩句。從此,這裏便成為當年田雯的山姜別墅。

呂家街寒綠堂與寒綠衚衕

據乾隆五十三年《德州志》載,康熙四十一年(1702),田雯因病乞假歸裏,當年十月,康熙南巡路經德州,尊太后之命,就駐蹕田雯家中的“山姜書屋”。康熙索閲了田雯的《山姜詩選》《長河志藉考》《黔書》等主要著作,初九日即傳旨:田雯居官無過失,向未賜有匾額,康熙即親書“寒綠堂”賜給田雯。之後田雯將御筆墨寶製成匾額懸於廳堂恭仰傳承(此匾“文革”時尚在,後流失何處不詳)。
1981年,德州市地名辦公室,為表示對田雯的紀念,申請德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把田雯當年居住的無名衚衕,命名為“寒綠衚衕”。曾經的寒綠衚衕位於新湖街道辦事處轄區中部,西起順城街,東止呂家街,東西走向,現在的寒綠衚衕早已拆沒,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呂家街從董顏書院到州衞書院

州衞書院 州衞書院
當年田雯之父田續宗在這裏興建過“董顏書院”,田雯後來繼承父志,振興這個書院,使整個呂家街翰墨飄香、書聲琅琅。在這種氣氛帶動下,這個僅有300米長的街上,後來又成了知州和地方守將共建的州衞書院的所在地。
州衞書院在上世紀時代的巨大變遷中緊跟時代的步伐,幾經變革與搬遷,最終融入瞭如今德州的最高學府德州學院。而州衞書院的遺址上從未少過學校,這裏如今是德州三中。
1858年(清咸豐八年)德州知州張應翔,衞守備葉守訓建州衞書院,是本州歲科考試之所。地址在呂家街中段路西(今第三中學處)。因兵亂,本州數處書院的藏書均集於此,所以該院藏書甚多。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主講王子香成為書院最後一位山長,掌院六年。書院所藏之書幾經變亂,後來全部失散。
戊戌變法以後,清政府令各省、府、州、縣之書院一律改為學堂。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4月,按照山東省提學使通令,德州將州衞書院改為德州高等小學堂,並將書院之款改為學堂之款,以科舉36名秀才名額的舊例,招收36名學生,系公費生,供給膳宿學習費用;超額的學生自費。學制四年,畢業考試及格由省提學使簽發畢業證,以秀才資格論,羣眾謂之“洋秀才”。學習科目修身、讀經講經、算學、歷史、地理、格致、圖畫、體育。因師資缺乏,課程有所偏廢,以《四書》《五經》為主要課程。貢生呂青雲為第一任堂長。民國初年,取消“讀經講經”,增設“英文”,新學風氣漸開;停止學生公費。
1914年(民國三年)改為德縣縣立高等小學校。後來幾經變遷。
1945年抗戰勝利,兵匪蝟集縣城,強佔學校,教師薪金拖欠,學校混亂,校產及所藏圖書遭受嚴重損失,直至解放。
1946年6月,德縣縣城解放,學校迅速開學,改為德州市聯合完全小學,推選封博茹為校長。經費自籌,開展勤工儉學,街道資助。1947年底,連雲街初級小學併入,改任石蘭亭為校長。校名改為德州市呂家街完全小學。
1951年改為德州專署直屬小學,轉入烈士子女,在校食宿。1952年增至15個班,學生813人。1954年專署撤銷,復歸市建制,仍為德州市呂家街完全小學。1956年,使用全國統編教材,推廣普通話和漢語拼音,附設幼兒園,學校規模日益擴大,頗享盛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學校制度破壞,秩序混亂、師生關係對立,校產遭受損失。隨同街道一起改名為人民街小學,建立“革命領導小組”。1969年“工宣隊”進駐學校,實行“工人階級領導”。全部實行五年制,增設初中班。
1972年春,改為德州市第四中學,1981年開始設置職業班,後改名為德州第一職業高級中學。1992年遷出呂家街,幾經變革,今已併入德州學院。
1992年,德州三中遷入州衞書院遺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