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呀嗨戲

鎖定
呀嗨戲因其演唱時,多用 ‘呀哈嗨’為襯腔而得名。屬提線木偶戲的一個種類,也是南路壯戲主要戲種之一。主要流傳在靖西縣壯族地區,故又稱 “靖西壯族提線木偶戲”,壯語簡稱為“木雕戲”、“呀嗨戲”。屬當地羣眾所喜聞樂見的一個戲種。
中文名
呀嗨戲
別    名
“靖西壯族提線木偶戲”
名稱由來
演唱時用‘呀哈嗨’為襯腔而得名
所屬類別
提線木偶戲
流傳地域
靖西縣壯族地區
主要戲目
取材於古典小説《封神演義》等

目錄

呀嗨戲來歷

關於靖西呀嗨戲的來歷,學術界有幾種説法:
一説
一説是“靖西縣呀嗨戲據説是南宋末年文天祥的部將、江西人張天宗帶到靖西來的,經壯族藝人改造成了壯族的木偶戲,流傳在靖西,德保一帶。演唱時,多用 ‘呀哈嗨’為襯腔,故稱‘呀嗨戲’。劇目大多取材於封建社會傳統的歷史小説,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穆桂英》等。隨編隨唱,缺乏固定的劇本。其唱詞語言,均用壯族民歌的詩韻格律,多用腰腳韻的形式,使得結構嚴謹,獨具一格。”——摘自黃現璠著《壯族通史》
二説
二説是清代中葉,在曼巷(今靖西新靖鎮亮表村大晚屯)有一個叫岑公繼柳的人,年輕時候在越南老街看到從中國雲南請來的木偶戲演出,回鄉後即仿演起“土戲”來。岑公繼柳成為靖西“土戲”的第一代表演師,後亮表村黃公花、黃志原、黃永吉、黃英武、黃登偉和黃滿珍、農英等相繼傳承為第二至第七代表演師,已流傳200多年。

呀嗨戲發展

呀嗨戲在靖西發源已久,流傳甚廣。從民國10年(1921年)起,即從曼巷黃英武表演師以後,提線木偶戲在靖西發展繁榮,業餘戲組不斷出現,業餘戲組一度發展到了30多個。這些戲組不但在本地演出,而且常應邀到德保、那坡,大新、雲南富寧和越南高平等地表演。

呀嗨戲臉譜

呀嗨戲所用的臉譜,一般用秋後砍伐的柚木或銀木雕成,塗上褐石,根據要體現的人物個性用墨描繪五官,架肩配衣服,並在衣服雙袖、雙肩和背部繫上細繩,細繩上端連接掛鈎把手,由表演師操縱動作唱演。

呀嗨戲木偶

呀嗨戲所用的木偶,身高一般在一尺左右。人物主要有“文武”、“小生”、“鬚生”、“醜生”、“紅臉”、“花臉”、“花旦”、“刀馬旦”、“青衣”、“閏門”等。
伴奏樂器
伴奏樂器有京胡、二胡、三絃、秦琴、木葉、鑼、鈸、木魚等。音樂和唱腔有開場曲、高腔調、平調、詩調、採花調、喜調、嘆調、哭調等,有時穿插巫倫調、下甲山歌,屬板腔板體和聯曲體相結合的形式。

呀嗨戲內容

呀嗨戲沒有預編的固定唱本,表演師出演前看小説,記住對話、情節,登台後隨編隨唱,常連演十幾甚至幾十場。戲目大都取材於古典小説《封神演義》、《隋唐演義》、《楊家將》、《白蛇傳》等。陸續有些表演師用現代戲目表演,豐富了提線木偶戲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