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吸血殭屍

(美國1922年馬科斯·夏瑞克主演電影)

鎖定
1921年默片時期,德國最重要的導演F. W.茂瑙,決定不顧《德古拉》Dracula原作者史托克遺孀的反對,執意將該部小説改編上大銀幕,而為了避免版權上的困擾,茂瑙因此將這部新片的片名改為-《吸血鬼》Nosferatu。
中文名
吸血殭屍
外文名
Nosferatu, eine Symphonie des Grauens
其他譯名
吸血鬼
製片地區
德國 [1] 
導    演
F·W·茂瑙 F.W. Murnau
編    劇
巴拉姆·史多克 (uncredited)Henrik Galeen (writer)
Henrik Galeen
主    演
馬科斯·夏瑞克
古斯塔·馮·瓦根海姆
格里塔·斯楚瑞德
片    長
94 分鐘
上映時間
1922年3月5日
對白語言
普通話
色    彩
黑白
類 型
恐怖片,改編自小説《德古拉》

吸血殭屍劇情簡介

電影《吸血殭屍》海報 電影《吸血殭屍》海報
1921年默片時期,當時最有才華也最具膽識的大導演茂瑙,決定捨棄二○年代德國電影界以片廠搭景的拍攝方式,在完成了開場女主角葛莉塔的片段後,便帶著攝影師、製片人、編劇與男主角等大批人員與器材,遠赴捷克出外景,並與飾演吸血鬼歐洛伯爵的另一位男演員在當地會合。
沒有人知道這位扮演歐洛伯爵的麥斯許瑞克到底是誰,只彷佛聽説這名演員是穆瑙從劇場界中發掘出來,而且是個極端服膺大師史坦斯拉汶斯基「方法表演」的表演藝術家,他老早就已住進了捷克的古城堡中,遵循著吸血鬼的方式生活,從思想到形態外貌,都務求能宛如一隻不折不扣的吸血鬼。因此,他也只能在夜間參與拍攝工作。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樣的生活,麥斯許瑞克早已經捱過了數百年……
麥斯許瑞克的第一場迎賓戲,在荒涼的古堡外開拍,初次見到他,所有的人都不禁瞠目結舌,那形容枯槁、眼眶深凹、牙齒暴凸、肩聳背彎尖耳的模樣,真實的程度遠超過他們所能想像,而那彷佛洞悉一切卻又帶點畏縮的陰沉眼神、那細瘦尖長的手指與長指甲、那猥瑣又具有侵略性的體型姿態,更讓見到他的人都忍不住打起寒顫來。
當晚,攝影師莫名其妙的就病倒了……….
第二天,勉強地又拍了一場古堡內簽約的戲後,攝影師詭異的幾乎喪命。穆瑙憂心又氣憤地回到柏林另覓攝影師。而留在捷克繼續搭景的工作人員發現,一股詭異的氣氛慢慢的籠罩著他們,一連串的怪事也莫名其妙地發生。
穆瑙帶回了另一名攝影師,劇組飛快地趕著已被耽誤的進度,隨著吸血鬼躲在船艙的棺材裏飄洋過海的劇情,穆瑙與工作人員,以及神秘的麥斯許瑞克搭乘飛機來到了一個海上小島,和女主角葛莉塔會合,準備拍攝最後的一場戲。
而那場戲,也正是穆瑙所允諾給予麥斯許瑞克,演出這部影片的酬勞-------不朽的生命,與美麗女主角葛莉塔的脖子...
在這部偉大的經典中,從這一刻起,就將從幻影走向真實…….

吸血殭屍幕後製作

茂瑙用相當寫實的手法來處理本片,不但拋棄了《卡里加里博士》的表現主義映象,甚至用真實的街景取代了攝影棚的佈景,但茂瑙在營造陰森氣氛時,仍然冷峻得令人不寒而慄。山上古堡在濃霧中若隱若現,殭屍在顛簸的船上緩緩掠過甲板,等等。許多自然環境的氣氛在茂瑙的處理下都罩上一種詭秘的色彩。茂瑙在本片中實驗性地使用了深焦攝影,在影像構成上展現了無窮的潛力。本片被認為是最富有詩意的恐怖片,論視覺想像力它超過所有後來的卓古拉片。與之相比,1931年的《卓古拉》(又譯《吸血鬼》)(Dracula)如同是迪斯尼改編版。男主角的非人化造型(尖耳朵、長指甲、骷髏似的臉)已成經典。由於未能跟原作者遺孀達成協議,片中沒有使用卓古拉的名字。影片暗示了一種對中產階級以及他們信奉的科學理性的威脅。2000年的《吸血鬼的陰影》(Shadow of the Vampire)系關於本片拍攝幕後故事的假設。1979年的德國重拍版由赫佐格導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