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舉宏

鎖定
吳舉宏,江蘇省首屆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江蘇省教研室生物教研員,江蘇教育學院兼職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培訓專家。在《生物學通報》、《生物學教學》、《當代教育科學》、《教學與管理》、《中小學管理》、《中學生物教學》等刊物中共發表論文150餘篇,在核心期刊中發表論文70餘篇。
中文名
吳舉宏
國    籍
中國
職    業
教師
性    別

吳舉宏人物經歷

2020年12月10日,被教育部提議擔任生物學教學指導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1] 

吳舉宏教學理念

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學模式,是急功近利的浮躁表現
長期以來,教育和教育研究的簡單思維將複雜多變的問題進行粗糙而膚淺的歸類解讀,人們總是想超越問題的條件、內容,希望得到普適性的教育方法。這種教育實踐研究的思維方法,恰恰違背了我們天天吟唱的辯證法。“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學模式,將教育之心靈藝術蜕變成教育之加工技術,教育成為流水線式、大批量的工廠化生產,這是對教育本質和宗旨的扭曲,也是急功近利的浮躁表現。學生往往在教學中被“設計”,把教學變成單純的技術操作過程。教育中學生被“中心”,那隻能説明學生不是中心;教育中教師被“研究”,那隻能説明教師不是研究者,至少不是研究的主動者。於是教育被社會“教育”,我們被動地服務於社會、尾隨時代,而不是主動地創造新時代。“教育無止境”,教育疆域天際無邊、創造無盡、可能無限、魅力無窮,絕對不是一兩個“支點”玩得轉的。不要把教學程序化,被一種模式、一種技術所操縱。墨守成規地照貓畫虎依葫蘆畫瓢,在教育研究和教師培訓中非常可怕。
推崇人與為人的教育
教育的複雜性和生動性,源於生命的鮮活、人性的飛揚智性的彰顯。教育是人與人之間的精神聯繫,因此教育從來都不能遠離人。正因為如此,人的多樣性、人的發展性,構成了教育的形形式式、千姿百態,更新如自然,遼闊如寰宇。人的複雜性、不確定性,堅強而有力地挑戰着我們的慣性思維,有助於我們全面審視教育中人與人、人與物的關係,以及教育研究中技與道的關係。那種僅僅憑藉集中單調的教學模式而行走教育人生的教師,更需要把人當人,構建互動與對話、生成與反思的學習活動,形成認識性實踐、社會性實踐和倫理性實踐相整合的教育過程,並使這一過程充滿挑戰與智慧,充滿盎然生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