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季蟠

鎖定
吳季蟠(1898-1933),字炳章,四川省南充縣(今南充市嘉陵區)大通鄉人。1916年就讀於南充中學。1919年秋,在北京法文專修館學習法文,1920年6月,赴法國勤工儉學。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10月回到南充,在吳家大院成立了南充第一個黨組織——中共川北支部,任支部負責人。1926年3月幫助成立了國民黨南充縣黨部(左派),被選為常委。6月協助吳玉章做南充川軍五師中、下層的易幟工作。6月29日組織成立南充縣總工會,發動和領導南充工人罷工運動。12月3日參加順瀘起義。隨後,協助劉伯承開展順慶保衞戰,任第二路軍政治部主任。12月15日,在敵軍四面進攻下,隨起義部隊突圍撤至開江,後轉移到湖北當陽、荊門、遠安等地。期間,支持鄂西黨組織在當陽發動的瓦倉起義。1928年春,起義軍被國民黨第三十軍突襲打散,回到南充,繼續從事革命活動。1933年4月被楊森部隊逮捕,5月4日犧牲於南充小西門外。 [1] 
中文名
吳季蟠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四川南充
出生日期
1898年
逝世日期
1933年5月4日
炳章

吳季蟠人物簡介

吳季蟠(1898—1933),字炳章,四川省南充縣大通鄉(今南充市嘉陵區大通鎮)龍潭溝人,川北第一個黨的地方組織中國共產黨川北支部負責人,被稱為“川北革命播火人”。 [2-3] 

吳季蟠人物生平

吳季蟠早年經歷

1916年,吳季蟠考入南充縣立中學,受張瀾先生民主思想的薰陶,同時在“五四”運動影響下,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教育。 [2-3] 
1919年,吳季蟠響應吳玉章去法國勤工儉學的號召,到北京法文專修館補習外文。1920年6月,前往法國勤工儉學,9月進入巴黎電影學校,後在華法教育會幫助下,到巴黎附近的克魯梭斯乃德公司聯合工廠軋鋼車間做小工。與他一起做工的同學有趙世炎李立三鄧希賢(鄧小平)、林修傑等。這段時間,吳季蟠除緊張學習、艱苦勞動外,還抽大量時間閲讀馬列著作,參加社會調查和留學生組織的反飢餓、求生存等活動。中共旅歐支部根據他的要求和表現,接收他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2-3] 

吳季蟠參加革命

1925年6月,吳季蟠返回祖國,同黃知風(中共黨員,營山縣人)、曉軸軒(勤工儉學學生,南充縣人)先後在上海受到黨組織的代表沈雁冰接見,8月在重慶受到中共重慶地委書記楊闇公接見,受派遣回南充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建立發展黨組織。吳季蟠利用茶館、街頭等地宣傳革命理論,並在南充小西街孫家院子(後在水府寺)放映從法國帶回的幻燈片,吸引很多工人、市民、軍人、學生前來觀看,宣傳“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的革命道路。 [2-3] 
1925年10月,經吳季蟠等人積極籌備,南充第一個中共黨組織——中共川北支部在南充城內正式成立,接受中共重慶地委領導,吳季蟠、黃知風為支部負責人。 [2-3] 
1925年底,吳季蟠在南充縣城先後辦起文化書店和大同電料公司,更加廣泛地接觸青年學生、知識分子、工人、農民。駐南充川軍第五師師長何光烈慕其名,為裝璜門面,邀請他為該師諮議。吳季蟠利用這個合法身份,到部隊官兵中活動,趁此秘密組織了馬克思主義讀書會,辦起了工人夜校。 [2-3] 
1926年3月,南充縣城模範街成立國民黨南充縣黨部(左派),吳季蟠被推為常委負責全面工作。吳季蟠以掌握的《民治報》積極宣傳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大造國共合作輿論,南充反帝、反封建、反軍閥的羣眾運動出現了新局面。 [2-3] 
1926年6月29日,南充縣工會在水府寺成立。1926年7月,吳季蟠和南充縣工會負責人李介組織了六合絲廠工人大罷工,取得重大勝利。接着吳季蟠又領導南充縣東西兩區和11個鄉成立了農會,農民紛紛參加農會和自衞軍。 [2-3] 
9月,吳季蟠按中共重慶地委和國民黨臨時四川省執委關於順瀘起義的部署,積極蒐集南充駐軍人員、裝備、思想動態和作戰能力等情況報送地委,同時,抓緊做軍閥何光烈部中思想傾向國民革命的第九、十兩個旅旅長秦漢三、杜伯乾的工作,使兩人思想覺悟不斷提高,參加了國民黨(後秦漢三參加了共產黨)。又通過他兩人在部隊中聯絡一批團、營、連、排軍官。 [2-3] 
12月3日,震驚全國的瀘順起義第一槍打響後,吳季蟠當晚就通宵達旦奔跑在大街小巷,作起義軍的政治鼓動工作。次日,他又負責組織成立國民革命南充縣政府,慰問救濟在戰鬥中遭受火災的市民。同時,他將縣城小學教師組成宣傳隊上街宣傳,揭露何光烈的反革命罪行,宣傳國民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革命歌曲,為瀘順起義大造革命輿論。 [2-3] 
12月10日,起義軍在南充果山公園召開誓師大會,正式成立國民革命軍四川各路總指揮部,劉伯承總指揮宣佈任命吳季蟠任第二路軍政治部主任。他就職後,立即投入緊張繁忙的政治思想和組織工作中,親自寫標語,作動員,鼓舞士氣,安定民心,動員工人、學生組織支前服務隊,並調遣東西兩區農民自衞隊支持順慶保衞戰。 [2-3] 
12月16日,由於瀘州起義部隊未到順慶匯合,雙方兵力差距懸殊,總指揮決定起義軍轉移,吳季蟠隨軍到達開江。 [2-3] 
1927年,瀘順起義軍從開江轉戰至湖北當陽、荊門、遠安。不久,他參加了鄂西共產黨組織的瓦倉起義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秦漢三部遭到國民黨第13軍襲擊包圍,吳季蟠隨部隊突圍轉移,之後隱蔽於當地。 [2-3] 
1928年春,吳季蟠輾回到南充。當時南充中共地下組織遭受破壞尚未恢復,他就利用國民黨成立整理黨務指導委員會的機會,打進其核心組織中,以此為掩護,組織一批工人炸了南充軍閥羅澤州的子彈廠。事後不久,吳季蟠受到國民黨右派攻擊,羅澤州亦企圖對他下毒手。他聞訊後,於1929年離開南充去三台,經友人介紹到潼川高中任教,結識同校教師汪一能(汪好,中共三台中心縣委成員),共同開展革命活動。他的革命行動,又被國民黨29軍田頌堯部察覺,十分危險,便於1931年返回南充縣大通鄉,從事破除迷信、打菩薩活動,並宣傳自編的反帝反封建的順口溜。 [2-3] 

吳季蟠不幸犧牲

1933年,吳季蟠被人密告,軍閥楊森向駐南充第二混成旅旅長楊漢域和南充縣長易維精下令,於4月24日在南充縣城黌牆街逮捕了吳季蟠。 [2-3] 
吳季蟠被捕後,其同窗好友前往勸他“檢舉同黨,以求生存”。吳季蟠對勸降者嗤之以鼻,不為所動,視死如歸。楊森對吳季蟠恨之入骨,不進行任何審問,以“共黨首要”煽動暴動罪,下令於5月4日在南充小西門將其殺害。 [2-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