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劍傑

鎖定
吳劍傑(1939年9月-2021年7月29日),男,湖北武漢人。1965年武漢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史專業研究生畢業。歷史學家,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兼任辛亥革命史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
2021年7月29日,吳劍傑逝世。 [1-2] 
中文名
吳劍傑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39年9月
逝世日期
2021年7月29日
畢業院校
武漢大學
職    業
教師
出生地
湖北武漢
代表作品
《孫中山及其思想》《中國近代思潮及其演進》《辛亥革命在湖北》

吳劍傑人物生平

1968-1974年,吳劍傑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後回母校武漢大學歷史系工作,曾任武漢大學歷史系副主任、武漢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等職,兼任辛亥革命史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客座研究員等職。
2021年7月29日,著名歷史學家、武漢大學教授吳劍傑逝世。 [1-2] 

吳劍傑個人作品

著有《中國近代思潮及其演進》(武漢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孫中山及其思想》(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及《辛亥革命在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等多種;撰有《孫中山的三大政策與新三民主義的內在聯繫》(《武漢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孫中山散論》(《辛亥革命研究動態》1996年第4期)、《從大亞洲主義走向世界大同主義——略論孫中山的國際主義思想》(《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3期)、《孫中山的公僕意識與廉政風範》(台灣第三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版)及《同盟會的內部矛盾及其分化》(《武漢大學學報》1978年第4期)、《論辛亥前同盟會內部兩種不同的起義戰略》(《辛亥革命與20世紀的中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等論文數十篇。

吳劍傑主要學術論點

孫中山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急劇動盪的中國社會和風雲變幻的世界潮流所造成的東方巨人。在中國歷史上,能像他那樣以自己的政治實踐和思想學説影響當時和流芳後世的屈指可數。孫中山是辛亥革命“獨一無二”的領袖,因為包括黃興在內的任何人都沒有為這場革命提供理論思想的指導,都不能代替孫中山對革命進程中的重大問題做出決策,也都不曾像孫中山那樣在當時的革命者和人民羣眾中享有最崇高的威望,所謂“雙領袖”論不能成立。孫中山的歷史地位是歷史形成的,時勢造成的,他代表的是一個時代,一個羣體,一個階級,因而也不能擺脱他的時代和階級帶給他的種種侷限。孫中山人格高尚,自信與執著,有着“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和“與時俱進”、引導潮流的偉人氣概;但也有自己性格的弱點,如因過於自信、近乎自負與偏執,曾經妨礙了他對失敗教訓的科學總結,也一度導致他與親密戰友和同志的疏離。孫中山提出了以三民主義為核心的思想理論體系,但博大有餘,深邃不足,對論點的闡述,往往是感性事物的例舉和比附多於縝密的理性論證和邏輯推理。孫中山晚年以其鮮明的反帝立場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主張,完成了由舊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的偉大轉變,實際上也就為新民主主義革命開闢了道路。
資料來源:孫中山基金會網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