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吞口

鎖定
吞口是雲、貴、川、湘等省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掛在門楣上,用於驅邪的木雕,大多以獸頭為主,也有人獸結合的,還有掛葫蘆或木瓢的。
中文名
吞口
分    佈
雲、貴、川、湘等省一些少數民族
擺放位置
掛在門楣上
作    用
用於驅邪的木雕
產品簡介
吞口  彝族 吞口 彝族
一、吞口,是民間藝壇面具的變異,起源於圖騰崇拜和原始巫教,是古代圖騰文化巫文化相結合,經歷漫長的歲月後嬗變而成的一種民間文化的產物。它是繪有猙獰怪獸的器物。怪獸繪太極八卦圖,豹眼怒視,齜牙咧嘴,犬齒突出,血口洞開,好似能吞掉一切災禍和妖魔鬼怪,保佑風調雨順,避邪救災免疫。怪獸形象或燒製成瓦當用作屋檐口,或雕刻於石柱立在道旁,或彩繪於木瓢背面懸掛於門楣之上。市內某些地方,也有請巫師(或稱道士)手繪於紙的吞口(口中橫含短劍),掛在門楣上邊的。
二、吞口 ,人體部位名。即肩解的俗稱。《醫宗金鑑·正骨心法要旨》:“其臼含納臑骨上端。其處名肩解……俗名吞口。”
三、刀劍柄、刃相連的部分,有的會裝飾成異獸吞吐刀刃的樣子,稱為吞口。一般用睚眥裝飾。
四、吞口不是面具,因為其不能戴於臉上,它的開光儀式儺舞屬於不同的性質。
吞口,又名劍獅 吞口,又名劍獅
五、吞口不是泰山石敢當,雖然西南諸省有舌頭上書寫“泰山石敢當”的吞口,只是因為二者在功能上相似,但是並不構成從屬關係。從考古資料可以論證吞口的歷史遠遠早於石敢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