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君子有三畏

鎖定
君子有三畏出自《論語·季氏》,所謂畏就是敬畏,人生無所畏,實在很危險。天命是上天的安排,以現代的觀點來看即為萬事萬物均需遵循的自然規律,也可以稱之為命運。大人與聖人屬於現實世界,大人是有德之人,聖人是指已經覺悟了,已經見到本性的人,恢復了性德,證達了天命。
中文名
君子有三畏
出    處
論語·季氏

目錄

君子有三畏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論語·季氏》

君子有三畏解釋

“天命”,等於宗教中的上帝,中國古代沒有宗教的形態,而有宗教哲學。簡單來説,天命就是上天的意志,自然的安排。
“大人”,《周易·系傳》記載,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因此,此處的大人應該指有大德行的人。
"聖人",《周易·系傳》記載,“一陰一陽之謂道。……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由此可知,聖人與道的區別僅在於聖人有憂患意識,因而聖人就是有大智慧、有大德行、有大成就的人。
“狎”,輕慢。

君子有三畏翻譯

孔子説:“君子應該有三點敬畏:敬畏上天的意志(自然規律),敬畏德行高尚的人,敬畏聖人的言論。小人不知道上天的意志,因而他不懼畏。他輕慢德高的人,蔑視聖人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