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向旭

(上海市高教局原副局長)

鎖定
向旭(1920- ),原名向德昌,曾用名李德昌。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中埠鎮大寨村人,原上海市文化局黨委副書記,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1] 
中文名
向旭
別    名
李德昌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中埠鎮大寨村
出生日期
1920年12月27日
出生地
淄博市張店區中埠鎮
原    名
向德昌

向旭人物簡介

向旭,1920年12月27日出生, 原名向德昌,曾用名李德昌,淄博市張店區中埠鎮大寨村人。自幼好學,熱愛祖國。在小學讀書時,曾被譽為“勤讀生”。中學時,獲得“免費生”待遇。在校學習期間,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抗日救亡、抵制日貨及聲援東北抗日義勇軍、上海十九路軍抗日等活動。 [1] 

向旭人物生平

1937年—1938年
1937年“七·七”事變後,輟學回到家鄉。
1937年9月,參加回鄉學生中“民先”(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分子組織的抗日宣傳等活動。
1937年11月,赴長山中學參加有共產黨員姚仲明、趙明新舉辦的訓練班,學習游擊戰術,接受共產黨關於抗日戰爭與民主革命政治理論的啓蒙教育,後參加了姚仲明等組織發動的“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
1938年10月,在清河區領導的長山縣第九區行政委員會(前身為區抗日動員委員會)一區抗日政府工作。隨即參加了小學教師訓練班,負責組織小學教師抗日救國會,開展抗日宣傳教育活動。
1938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第九區小學教師抗日救國會黨團支部書記,並在小學教師和農村羣眾中積極發展黨員。在建立黨組織期間,兼任兩個村的黨支部書記。
1938年12月,中共長(山)桓(台)縣九區區委成立,任區委委員。
1939年春節後,兼任區行政委員會教育部部長。
1939年10月,到另一敵佔區開展工作。在部隊的支持和配合下,積極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喚起民眾抗日,建立農民抗日救國會等羣眾組織及秘密遊擊小組,改造鄉村偽政權,為抗日戰爭服務。
1939年11月,新區抗日動員委員會成立,任主任。
1939年12月,建立區委,任區委書記兼區武裝中隊政治指導員。
1940年—1945年
1940年1月,建立區政府,兼任區長。
1941年2月,任中共桓台縣委委員、宣傳部部長。同年6月,到山東分局高級黨校學習。
1942年4月,學習結束,到清河區黨委工作。6月,任中共墾利縣委委員、宣傳部部長。
1945年5月,任中共墾利縣委副書記。期間,經常下鄉村蹲點,深入羣眾,宣傳黨的政策。還堅持推行每日兩小時的幹部學習制度,組織縣、區幹部學習黨的政策和整風文件等,提高幹部的政治思想水平。他重視小學教師訓練,組織羣眾讀報組、識字班,開展“冬學”活動,推動了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1943年,他率領工作隊、武工隊進入敵佔區開闢新區工作,為擴大抗日根據地,擴展活動區域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1945年8月,在渤海區黨委的統一部署下,認真執行黨中央關於在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的“五四”指示,有計劃地在全縣開展了土地改革運動。
1947年—1963年
1947年5月,任中共利津縣委書記兼縣大隊政治委員。期間,在組織、領導好支前和土改的同時,狠抓了黃河的治理工作,親任治黃指揮部政委,搞好黃河兩岸大堤加高培厚工程。在汛期來臨期間,堅守在最危險的地段,克服國民黨飛機襲擾、陰雨連綿、搶險缺料等極為惡劣的條件,確保了黃河利津段伏、秋大汛未決口,保證瞭解放戰爭山東戰場大後方的安全。
1948年3月,調渤海區黨委工作。
1948年5月,任區黨委土改工作團二分團黨委委員。
1948年6月,到臨邑縣進行結束土改的試點工作。
1948年10月,任中共禹城縣委副書記。
1949年3月,任中共禹城縣委書記兼縣大隊政委。在此工作期間,他注意團結教育幹部,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政策,穩妥有序地全面推動各項工作。為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需要,先後兩次動員全縣大參軍,均超額完成了任務。面對新任務、新情況、新工作多的實際,他邊學習,邊工作,致力於恢復生產、發展經濟,實現了全縣經濟狀況的好轉。
1951年7月,任中共德州地委黨校校長、宣傳部副部長。
1952年6月,任山東工學院副教務長、黨組副書記、政治輔導處主任。
1953年11月,任山東工學院黨委副書記。
1958年10月,任中共濟南市委高等學校黨委常務副書記。
1959年11月,任中共濟南市委教育部部長。
1961年2月,任中共濟南市委農委書記。同年4月,任中共泰安地委書記處書記。
1963年4月,調中共中央華東局宣傳部工作。1964年10月,任中央宣傳部駐北京大學中文系“四清”試點工作組副組長。
1965年—1984年
1965年2月,任中共中央華東局宣傳部辦公室主任。“文革”期間,受到衝擊。
1970年6月,任上海電機廠駐廠調查組組長。
1971年5月,任上海電機廠黨委書記兼革委會主任。
1973年10月,任上海文化局黨委副書記。
1980年2月,任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1984年4月,離職休養。離休後,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工作作風,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他參加了上海市老幹部大學,每天刻苦練習書法,經常參加老幹部書畫活動,還十分關心革命老區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為老區經濟發展獻計獻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