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同義詞

(法/以/德2019年那達夫·拉皮德執導電影)

鎖定
《同義詞》是由那達夫·拉皮德執導,湯姆·梅西爾、昆汀·多爾馬爾、露易絲·謝維洛特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2月13日在德國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首映。
該片講述了以色列男人約阿夫為逃離以色列暴戾而壓抑的環境來到巴黎,在兩個朋友的幫助下,從身無分文到定居生活的故事 [1] 
中文名
同義詞
外文名
Synonymes、Synonyms
其它譯名
字旅巴黎(港)、出走巴黎(港)
出品時間
2019年
製片地區
法國、以色列、德國
導    演
那達夫·拉皮德
編    劇
那達夫·拉皮德
製片人
Saïd Ben Saïd、Michel Merkt等
類    型
劇情
主    演
湯姆·梅西爾,昆汀·多爾馬爾,露易絲·謝維洛特
片    長
123分鐘
上映時間
2019年2月13日(柏林國際電影節)
對白語言
法語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7016254
主要獎項
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

同義詞劇情簡介

年輕的約阿夫為逃離以色列暴戾而壓抑的環境來到巴黎。他拒絕説希伯來語,開始用同義聯想的方法背法語字典,試圖在法國的語言文化中逃避過去的創傷,改變自己的身份。從第一天起,法國對他就是殘酷的,但也在機緣巧合下結識了想要成為作家的富二代埃米爾及其女友卡羅林。他們為約阿夫將法國的大門打開了一道縫。貧乏的物質生活之外,約阿夫時常與埃米爾見面,分享他過去的經歷,給缺乏生活經驗的法國小夥提供寫作素材。埃米爾則與他分享書籍、古典音樂,當然還有物質上的資源 [2] 

同義詞演職員表

同義詞演員表

同義詞職員表

出品人 Marianne Germain
製作人 薩義德·本·薩義德、Michel Merkt、Jonas Dornbach(聯合)、Osnat Handelsman-Keren(聯合)、Janine Jackowski(聯合)、Talia Kleinhendler(聯合)、瑪倫·阿德(聯合)、Olivier Père(聯合)、Kevin Chneiweiss(助理)、Sophie Roudaut(助理)
導演 那達夫·拉皮德
副導演(助理) Justinien Schricke
編劇 那達夫·拉皮德、Haïm Lapid
攝影 Shaï Goldman
剪輯 Era Lapid、François Gédigier、Neta Braun
選角導演 Stéphane Batut、Orit Zulay
藝術指導 Pascale Consigny
造型設計 Noa Yehonatan
服裝設計 Khadija Zeggaï
錄音 Franck Cartaut、Anne Gibourg、Marina Kertesz、Sandy Notarianni、Christophe Vingtrinier、Matthieu Tertois
展開
(參考資料 [3] 

同義詞角色介紹

  • 約阿夫
    演員 湯姆·梅西爾
    以色列青年士兵,為了逃離暴戾而壓抑的環境而來到巴黎,他的法語不好,只能依靠同義聯想的方法來背誦法語詞典,財物也在一夜之間不翼而飛,變得身無分文,諸多的問題,讓約阿夫的法國生活格外曲折。幸好一對年輕的法國情侶跟他成為了朋友,給了他食物和衣服。
  • 埃米爾
    演員 昆汀·多爾馬爾
    法國青年,富二代,父親是大資產階級實業家,衣食無憂,缺乏生活經驗,幻想成為作家。他時常與約阿夫見面,從約阿夫過去的經歷中獲取寫作素材,同時他也與約阿夫分享書籍、古典音樂以及物質上的資源。
  • 卡洛琳
    演員 露易絲·謝維洛特
    法國少女,音樂家,埃米爾的女友,貌美温柔,與男友一樣令人捉摸不透,兩人為約阿夫將法國的大門打開了一道縫,並決定幫助他成為法國人,而在與約阿夫的接觸中,她對約阿夫漸漸生出了不一樣的情愫。
(參考資料來源 [2]  . [4]  . [5]  . [6] 

同義詞獲獎記錄

時間屆次獎項獲獎方備註
2019年2月16日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同義詞》獲獎
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同義詞》獲獎 [7] 
2019年12月7日第32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剪輯Neta Braun
Era Lapid
François Gédigier
獲獎 [8] 
2020年1月27日第25屆法國電影盧米埃爾獎最佳新人男演員湯姆·梅西爾提名 [9] 

同義詞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劇照
劇照(6張)
該片靈感來源於導演那達夫·拉皮德本人在2000年左右從以色列搬到巴黎生活的個人經歷 [6]  。他在以色列國防軍服役結束後,到特拉維夫讀哲學,當上了體育記者,並像父親一樣開始寫作。拉皮德去法國的理由與片中人物幾乎一樣,用他自己的話來説,就是要逃避“以色列式的命運”。他説走就走,準備時間只有十幾天,落地後沒有任何居留許可,靠打零工為生,非法身份不能籤勞動合同,也就沒有法律保護 [2] 
選角方面
導演那達夫·拉皮德在選角時沒有走捷徑去找法希雙語的演員來裝口音,而是把劇本翻譯成希伯來語,在以色列找不會法語但願意學的人。當時還在讀戲劇學校的湯姆·梅西爾就是這樣被他發現的。梅西爾的父親是來自法國西南部的猶太人,但父母在他很小時就分開,由生長在以色列的母親帶大,他幾乎只會説希伯來語,卻同樣嚮往法國文化。
拉皮德甚至沒有讓梅西爾到法國親戚家去學法語,而是在以色列上了兩個月課,然後就靠讀法文書和影視資源自學。為了符合片中人物的心理狀態,梅西爾整整一年每天把自己關在房間幾個小時,看文化頻道ARTE、聽France Culture和France Inter廣播,更把法國電影從谷克多到新浪潮看了個遍 [2] 

同義詞製作發行

主創公司
製作公司1、arte France Cinéma(法國)
2、Filmförderungsanstalt(FFA)(德國)
3、Centre National de la Cinématographie(CNC)(法國)
4、Arte
5、SBS Films(法國)
6、Pie Films
7、Komplizen Film
8、WDR / Arte
9、L'Aide aux Cinémas du Monde
10、Institut Français
發行公司1、SBS Distribution(法國)
2、Kino Lorber(美國)
3、Films4You(葡萄牙)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德國2019年2月13日(柏林電影節)以色列2019年2月28日
中國香港2019年3月20日(香港電影節)法國2019年3月27日
土耳其2019年4月5日(伊斯坦堡電影節)波蘭2019年4月5日(春季電影節)
俄羅斯2019年4月25日葡萄牙2019年5月12日(IndieLisboa)
葡萄牙2019年5月16日秘魯2019年5月29日(東方電影節)
澳大利亞2019年6月10日(悉尼電影節)芬蘭2019年6月12日(午夜太陽電影節)
法國2019年6月14日(卡布爾影展)馬耳他2019年6月17日(瓦萊塔電影節)
英國2019年6月27日(愛丁堡國際電影節)中國台灣2019年7月7日(台北電影節)
波蘭2019年7月13日(跨大西洋電影節)烏克蘭2019年7月14日(敖德薩電影節)
中國台灣2019年7月26日德國2019年9月5日
加拿大2019年9月9日(多倫多電影節)美國2019年9月29日(紐約電影節)
波蘭2019年10月11日美國2019年10月25日 [10] 

同義詞影片評價

《同義詞》這部情緒乖張、人物異化的影片由於不平衡的敍事節奏和荒誕的對話破壞了常規的觀賞體驗,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無法讓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實驗性。導演那達夫·拉皮德在片中通過語言來闡述自己對移民問題的理解。影片的對話具有荒誕派戲劇的遺風——疏離的互動,面無表情的唸白以及沒有意義的詞語堆積,這些安排都消減了敍事的連貫性與平衡。扮演男主角的湯姆·梅西爾為了影片現學了並不流利的法語和英語,儘管他的表演幾乎面癱,但這種不自然與他完美的身體恰好契合了《同義詞》一片的訴求與風格。影片運用了一些並不常規的手法去描繪移民問題,使得影片尤為獨特。但猶太人、法國人和其他一些角色,在對應自己的價值象徵時,表現得太過明顯。影片的意圖明目張膽,甚至可以説,略顯粗糙。相較於視聽語言上的與眾不同,這一點就有些弱了 [4]  (新浪娛樂評)
《同義詞》帶有明顯的那達夫·拉皮德的夫子自況,他在片中融入了大量的,他在法國拍片的經歷與體會。整部影片黑色幽默的氛圍很重,探討了移民和移民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問題。應該説《同義詞》的賣相很好,很討好觀眾的喜愛。但影片成色究根結底還是一般。很像是一部為了參加電影節而製作的影片。與戛納獲獎片《廣場》比較,《同義詞》還是顯得略微單薄了一些。當然,那達夫·拉皮德在影片中所展現出來的藝術個性和堅強的獨立性,也令人激賞。那種混不吝的要表達自我的做法,已經在現今這個政治正確為主導的社會里,消失許久 [5]  (1905電影網評)
《同義詞》從特立獨行的角度展現了巴黎生活,是一部需要按捺住心情堅持看下去的電影,特別是後半部分缺乏明顯的緊張感 [6] 《好萊塢報道者》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