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同濟大學水利工程系

鎖定
同濟大學水利工程系依託同濟大學土木工程的優勢學科,該學科始於1930年設立的土木工程系水利組,秉承學科九十餘年積澱,構築了強大的學科底藴,湧現了劉宅仁教授、鄭肇經教授、嚴義順教授等一批著名專家學者。近年來水利工程學科以土木工程專業為支撐,以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依託,面向國家發展戰略,緊密結合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以城市為主題,以海洋為新的增長點,綜合同濟大學多學科(土木、海洋、環境、交通、建築規劃、電信等)優勢,形成以城市水務、海洋防災、海岸帶生態修復、智能化港航工程、港工海工結構工程全壽命防災減災等方向集羣的專業特色,構建立足濱海、走向海洋的總體發展格局。 [5] 
中文名
同濟大學水利工程系
外文名
Hydraulic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Tongji University
簡    稱
水利系
辦學性質
工科
主管部門
土木工程學院
現任領導
鍾桂輝、代朝猛 [4] 
知名教師
鄭永來
劉曙光、匡翠萍、周念清、李遇春、李南生
類    型
211、985
所屬地區
中國上海

同濟大學水利工程系院系概況

同濟大學水利工程學科自1930年設立的土木工程系水利組,時至今日曆經九十餘年,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與世界一流大學、研究機構和國際組織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國際合作,正在成為同濟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新生力量,努力成為兼具時代使命、全球視野、本土特色的國際化、創新型、前瞻性、研究型的一流學科。 [5] 

同濟大學水利工程系專業設置

水利系的學科佈局覆蓋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的主要二級學科(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水工結構工程、水文學及水資源)。 [2] 

同濟大學水利工程系師資力量

水利工程系現有教職員工21人,學術隊伍結構合理,擁有正高級職稱9人,副高職稱8人,講師2人,教輔人員2人,行政人員1人,90%以上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和海外留學經歷。另外,水利工程學科依託現有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長江水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地震工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土木工程防災減災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同濟-逢甲水利發展聯合研究中心、工程可靠性與隨機力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科技部地震工程聯合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研究平台、全球智慧基礎設施研究中心等國際級研究平台,擁有先進的儀器設備,實現資源共享,為科學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服務平台。 [5] 

同濟大學水利工程系科研概況

2000年以來,承擔或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軍隊及省部級各類科技攻關項目等近60項,並開展較廣泛的國際合作。
參與了南水北調工程、長江口整治工程、黃驊港、欽州港、曹妃甸、青藏鐵路、北戴河養灘、華能電廠、大渡河雙江口水電站、秦山三期(重水堆)核電工程和上海世博園等重點工程的關鍵技術科研攻關工作,多項研究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 [1] 

同濟大學水利工程系發展方向

重點聚焦流域及城市水安全、河口海岸治理、港口工程、海洋工程等領域和方向。集中開展流域及城市水安全,流域及城市防洪工程;海岸帶災害及海岸工程,河口海岸水環境治理;港工、海工結構工程全壽命防災減災,以及智能監測等。 [5] 

同濟大學水利工程系機構設置

同濟大學水利工程系黨政機構

黨政機構
主要成員
系主任室
副系主任(主持工作):
代朝猛 研究員
副系主任:張洪 副教授
系黨支部
書記:鍾桂輝 教授級高工
系辦公室
主任:丁曉玲
教學:雷天怡 教學幹事 [3] 

同濟大學水利工程系教研機構

港海工程研究所
所 長:劉曙光
副所長:匡翠萍
成員:鄭永來、匡翠萍、謝立全、付小莉、鍾桂輝、婁廈、程素斌、周正正
水工結構研究室
主任:李遇春
成員:張洪、馮殿壘、沈超、李質
水文水資源研究室
主任:周念清
成員:代朝猛、江思珉、 蔡奕、王喜華
港口水利綜合實驗室
主任:鍾桂輝
成員:沈超 [4] 

同濟大學水利工程系學科設置

專業名稱
主要人員
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
劉曙光、鄭永來、匡翠萍、謝立全、付小莉、鍾桂輝、婁廈、程素斌、周正正
水工結構工程
李遇春、鄭永來、謝立全、張洪、馮殿壘、李質
水文學與水資源
周念清、代朝猛、匡翠萍、王聿、江思珉、蔡奕、李質、王喜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