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鎖定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是同濟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於1996年,前身為材料界學者黃藴元創立於1956年的建築工藝系,1958年更名為建築材料工程系,為中國最早成立的建築材料系科之一,1987年發展成為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根據2021年8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設有3個系,設有2個本科專業,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一級學科覆蓋),2個工程博士授權領域,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一級學科覆蓋),2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有教職員工130餘人,學生總數1000餘人。 [2] 
中文名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
簡    稱
同濟材料學院
創辦時間
1996年
創辦人
黃藴元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同濟大學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楊曉傑
院長:許維
本科專業
2個
碩士點
一級學科1個
二級學科3個(一級學科覆蓋)
工程授權領域2個
博士點
一級學科1個
二級學科3個(一級學科覆蓋)
工程授權領域2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1個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1個
院系設置
3個系
地    址
上海市曹安公路4800號
知名校友
黃躍金
郭文叁
張傳增
姚燕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辦學歷史

1916年,同濟大學材料學科的初期實驗場所-材料試驗館創立,這是當時中國國內唯一備有材料設備試驗館。
1920年,同濟醫工專門學校材料實驗室成立。
1930年,國立同濟大學工學院材料實驗室成立。
1949年9月,材料試驗列為工學院各系公共科目。
學院活動
學院活動(5張)
1952年8月,材料試驗館設立材料檢驗專修科,成為學校歷史上設置的第一個材料類專業。
1956年6月,材料界學者黃藴元創立建築工藝系。
1958年7月,更名為建築材料工程系,為中國最早成立的建築材料系科之一,下設建築塑料、製品、硅酸鹽、材料檢驗專修科4個教研室。8月,建材系成立預製構件廠,成為同濟大學材料領域校辦產業的發端。
1960年3月,以上海建材專科學校和同濟大學硅酸鹽、塑料、材料性能學三個專業為基礎建立上海建築材料工業學院(簡稱上海建材學院)。8月,原建材系構件、硅酸鹽、材料性能學、塑料4個專業劃歸上海建材學院。
1961年3月,上海建築材料工業學院計劃撤銷,原屬同濟大學建材系部分併入同濟大學。
1979年2月,建築材料及製品系更名為建築材料科學及工程系。8月,建築材料科學及工程系更名為建築材料工程系。
1987年2月,發展成為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1989年6月,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成為一級學科。
1990年,混凝土材料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設立為國家重點實驗室。
1996年7月,上海建築材料工業學院的材料工程系和上海市城市建設學院的建築材料教研室併入同濟大學材料系。10月,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正式成立,下設高分子材料系、無機材料系、建築材料系。
2002年,與上海寶鋼集團五鋼有限公司共建上海市金屬功能材料應用開發重點實驗室。
2003年7月,撤銷原有 “系、所、室”建制,建立研究所建制,設立水泥基材料研究所、無機非金屬材料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研究所、金屬基材料研究所、建築材料研究所、環境材料研究所、材料化學研究所等七個研究所。
2010年,學院整體搬遷至嘉定校區。
2015年,撤銷七個研究所,成立土木工程材料系、無機材料系、高分子材料系。 [1]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辦學條件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系專業

根據2021年8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設有土木工程材料、無機材料、高分子材料3個系,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2個本科專業。 [2]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根據2021年8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教職員工130餘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雙聘)1名、各類國家級高層次人才計劃15項、省部級人才計劃25名;正高級職稱51人,副高級職稱32人。 [2] 
雙聘院士:姚熹(中國科學院院士)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程鑫彬等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入選者:何國球、杜建忠、許維等
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黃佳、杜建忠等 [16]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學建設

根據2021年8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1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專業1個,國家精品課程1門,上海市重點建設課程1門,上海市一流本科課程1門。 [7]  建立有40家本科生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基地,10家研究生實習基地。 [9] 
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 [7] 
精品課程
類別
課程名稱
國家精品課程
材料研究方法
上海市重點建設課程
材料檢測技術 [6] 
上海市一流本科課程
材料檢測技術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科建設

根據2021年8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一級學科覆蓋),2個工程博士授權領域,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一級學科覆蓋),2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上海市重點學科,材料學科ESI國際學科排名全球前1‰,USNews世界大學材料科學專業排名前100位,2017年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成績為B+。 [2]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材料科學與工程 [7] 
  • 學位授予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材料科學與工程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
工程博士授權領域:材料與化工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材料科學與工程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
工程碩士授權領域:材料與化工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7] 
  • 重點學科
國家級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
上海市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 [2]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研究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平台

根據2021年8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設有先進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金屬功能材料開發應用重點實驗室以及上海市粉末冶金汽車材料工業技術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與設有南京同寧新材料研究院、同濟-科思創創新研究院、同濟-龍威膜材料聯合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車材料創新中心、同濟大學功能粘接與塗層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等共建科研平台。 [2]  [13]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成果

根據2021年8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近三年來,獲批十三五重點研發項目1項、課題6項、子課題13項、優青2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二等獎2項;年平均立項總經費約4000萬元,到款研究經費3400萬元;年均發表SCI和EI收錄論文320篇,其中SCI 230餘篇;材料領域年均發表一區論文40篇和國際合作一區論文3篇;2018年新立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項,上海市科技項目20項。 [10] 
科研獲獎(部分)
項目名稱
獲獎類別
大摻量工業廢渣混凝土高性能化活性激發與協同調製關鍵技術及應用
2014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連續配筋混凝土路面設計施工技術研究
2012年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準脆性水泥基材料控裂機理與高韌化製備理論及方法
2012年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科學技術一等獎
城市淤泥製備節能環保型建築材料關鍵技術及應用
2016年高校科研優秀成果技術發明二等獎 [11] 
綠色機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成套關鍵技術及應用
2020年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中國硅酸鹽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15]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建築材料學報》收錄的數據庫主要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8年版)、美國《工程索引》(EI Compendex)、美國《化學文摘》(CA)、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文摘( 中、英文版)、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CEPS中文電子期刊全文數據庫等。2008年,期刊獲得第二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2009年,期刊獲得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2010年,期刊獲得第三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 [4] 
  • 館藏資源
根據2021年8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圖書館館藏中英文獻近3000餘冊,連續完整收藏本學院本科、碩士、博士及專業碩士學位論文。 [5]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合作交流

根據2021年8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與眾多大學設有雙學位合作項目,可通過學校/學院校際交流項目及CSC項目,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德國達姆斯特工業大學、日本東北大學、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英國拉夫堡大學、比利時根特大學等高等學府,進行三個月至半年的交換生學習。專業有中英、中法、中西雙學位項目,學生通過這些項目直接到中國國外大學深造,獲得同濟大學和合作大學的雙學位。 [8]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文化傳統

  • 院徽
院徽 院徽
學院院徽主體圖案為學院英文簡稱“SMSE”變形圖案,圖案下方為學院中英文全稱。 [2] 
  • 文化活動
根據2021年8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舉辦“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知識競賽、“博思論壇—科技文獻的檢索與管理”講座、“上海台界杯”第四屆同濟大學土木工程材料知識競賽等活動。 [12]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黨委書記
楊曉傑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袁華
黨委副書記
王凌凌
院長
許維
副院長
邱軍、蔣正武、黃佳 [3]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知名校友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