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同宿聯句

鎖定
《同宿聯句》,是由唐代著名詩人、文學家韓愈孟郊共同創作的五言古詩的聯句的集合,凡一十七韻,三十四句,其中韓愈獨作八韻,一十六句,孟郊獨作九韻,一十八句。公元八百零三年(唐德宗貞元十九年),韓愈被貶為陽山縣令,至公元八零六(唐憲宗元和元年),韓愈移職江陵法曹,不日又返回長安任國子博士,是年夏秋之際(《昌黎先生詩文年譜》:“詩有‘槐密鶩長蔭’句,乃是年夏秋間作。”),韓愈與孟郊同宿一處,相為聯句而成此詩。古人嘗此詩評曰:“造句多峭。以篇短,更覺意緊切。”(朱彝尊語)。後收入《全唐詩》、《韓愈集》。
作品名稱
《同宿聯句》
作    者
韓愈
作    者
孟郊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五言古詩

同宿聯句詩詞原文

同宿聯句(01)
體裁:五言古詩
作者:韓愈、孟郊
自從別君來,遠出遭巧譖(02)。(韓愈)
斑斑落春淚,浩浩浮秋浸(03)。
毛奇覩象犀(04),羽怪見鵩鴆(05)。(韓愈)
朝行多危棧(06),夜卧饒驚枕(07)。(孟郊)
生榮今分逾(08),死棄昔情任(09)。(韓愈)
鵷行參綺陌(10),雞唱聞清禁(11)。(孟郊)
山晴指高標(12),槐密鶩長蔭(13)。(韓愈)
直辭一以薦(14),巧舌千皆<舌今>(15)。(孟郊)
匡鼎惟説《詩》(16),桓譚不讀讖(17)。(韓愈)
逸韻何嘈嗷(18)?高名俟沽賃(19)。(孟郊)
紛葩歡屢填(20),曠朗憂早滲(21)。(韓愈)
為君開酒腸,顛倒舞相飲。(孟郊)
曦光霽曙物(22),景曜鑠宵祲(23)。(韓愈)
儒門雖大啓,奸首不敢闖(24)。
義泉雖至近,盜索不敢沁(25)。
清琴試一揮,白鶴叫相喑(26)。
欲知心同樂,雙繭抽作紝(27)。(孟郊)

同宿聯句註釋譯文

(01)韓醇雲:“此詩召為國子博士後與東野同宿而作,故敍南遷召還始末甚詳。”方成珪《昌黎先生詩文年譜》:“詩有‘槐密鶩長蔭’句,乃是年夏秋間作。”
(02)孫汝聽雲:“遠出,謂得罪謫陽山令。”
(03)孫汝聽雲:“斑斑,淚落貌。謂感春而墮淚也。秋浸,秋潦。《莊子》:‘大浸稽天而不溺。’” 文讜雲:“謂道出湖湘。”方世舉雲:“公徙江陵,過洞庭湘水,時當秋也。”按:韓愈貞元十九年十二月謫陽山令,二十年春過湘中。永貞元年自陽山徙掾江陵,十月過洞庭湖,故云。錢仲聯雲:“王勃詩:‘春淚倍成行。’”朱彝尊雲:“奇。”
(04)孫汝聽雲:“毛蟲之奇則覩象犀。”文讜雲:“《爾雅》:‘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郭璞注云:‘犀牛角,象牙骨。’”
(05)孫汝聽雲:“羽族之怪者,則見鵩鴆。”文讜雲:“漢賈誼為長沙王傅,有鵩鳥飛入誼舍,止於坐隅,鵩似鴞,不祥之鳥也。誼自傷以為壽不得長,為賦以自廣。晉灼曰:‘《異物志》雲:有鳥似雞,體有文色,土俗因名之鵩。不能遠飛,行不出域也。’鴆,《廣志》雲:‘其鳥大如鴞,紫綠色,有毒,頸長七、八寸,食蝮蛇,雄名運日,雌名陰皆,以其毛歷飲食,則殺人。’”祝充雲:“《楚辭》:‘吾令鴆為媒。’注:‘運日也,羽可殺人。’”朱彝尊雲:“象犀鵩鴆,對妙。”
(06)朱熹雲:“‘棧’,方作‘桅’。本又作‘軛’。今按:上言‘朝行’,即‘桅’無理,當作‘棧’。”孫汝聽雲:“危棧,閣道。”
(07)孫汝聽雲:“驚枕,怪惡夜鳴也。”
(08)孫汝聽雲:“生榮,謂生還而榮已逾分矣。”何焯雲:“先轉下。”
(09) 孫汝聽雲:“往者棄之於死,情未嘗不安。任,謂安也。”方世舉雲:“《詩·陟岵》:‘上慎旃哉!由來無死。’又:‘上慎旃哉!由來無棄。’”何焯雲:“次結上。”朱彝尊雲:“倒應,轉有味。”
(10)孫汝聽雲:“鵷鷺之行,謂周行也。參,間廁也。綺陌,言阡陌相錯如綺繡然。阡陌,道塗也。南北曰阡,東西曰陌。”文讜雲:“鵷,鳳屬,引以自喻,取其威儀。綺陌,謂朝列之所,謂其入為國子博士也。” 方世舉雲:“北齊《燕射歌辭》:‘懷黃綰白,鵷鷺成行。’”蔣抱玄雲:“《三輔故事》:‘長安有八街九陌。’梁簡文帝詩:‘三條綺陌平。’”
(11)孫汝聽雲:“雞唱,雞人之唱。《周禮·雞人》:‘大祭祀夜呼旦以 百官。’清禁,謂省中也。”
(12)孫汝聽雲:“高標,絕頂。”蔣抱玄雲:“《蜀都賦》:‘陽烏回翼乎高標。’”
(13)文讜雲:“京城十二衢夾道皆植槐柳。鶩,馳也。”
(14)魏懷忠雲:“薦,進也。”
(15)祝充雲:“《廣韻》:‘<舌今>,牛舌下病也。’”孫汝聽雲:“<舌今>,閉口也。”
(16)方世舉雲:“《漢書·匡衡傳》:‘諸儒語曰:無説《詩》,匡鼎來。匡説《詩》,解人頤。’張晏曰:‘匡衡少時字鼎,長乃易字稚圭。世所傳衡《與貢禹書》,上言衡敬報,下言匡鼎白,知是字也。’”
(17)方世舉雲:“《後漢書·桓譚傳》:‘帝方信讖,多以決定嫌疑。譚上疏諫。其後有詔會議靈台所處,帝謂譚曰:吾欲讖決之,何如?譚默然良久,曰:臣不讀讖。’”
(18)孫汝聽雲:“韻,聲韻。嘈嗷,大聲貌。”方世舉雲:“中山王勝《文木對》:‘嘈嗷鳴啼。’”
(19)孫汝聽雲:“《論語》:‘有美玉於斯,求善價而沽諸?’”方世舉雲:“《淮南·俶真訓》:‘緣飾《詩》《書》,可買名譽於天下。’《廣雅·釋詁》:‘賃,借也。’”朱彝尊雲:“俟沽從待賈來,賃字下得尤妙。”
(20)孫汝聽雲:“紛葩,紛紜也。”按:《文選》馬融《長笛賦》雲:“紛葩爛漫,誠可喜也。”李善注云:“紛葩,盛多貌。”
(21)朱熹雲:“‘朗’,或作‘亮’。方雲:‘張協《七命》:野曠朗而無塵。潘岳《寡婦賦》:愬空宇兮曠朗。’” 孫汝聽雲:“曠亮,開豁也。早滲,言忘其憂,如物滲漏也。”文讜雲:“滲,《説文》曰:‘下漉也。’猶雲以寫我憂。”方世舉雲:“《廣雅·釋詁》:‘滲,盡也。’”
(22)孫汝聽雲:“曦光,日光。曙,朝時也。”
(23)孫汝聽雲:“曜,光。鑠,銷也。”文讜雲:“祲,妖氣也。”方世舉雲:“《周禮·春官·眡祲》:‘掌十輝之法,以觀妖祥。一曰祲。’鄭注:‘祲謂陰陽氣相侵漸以成災也。’《釋名》:‘祲,侵也,赤黑之氣相侵也。’”錢仲聯雲:“張衡《西京賦》:‘流景曜之韋華曄。’李善注:‘景,光景也。’”
(24)韓醇雲:“闖,馬出門貌。”文讜雲:“闖,從門窺頭也。”
(25)文讜雲:“《唐文粹》雲:‘河間公穿井於京城垣之次陽門通莊之右偏,名曰義泉。邵真為之記,時大曆六年三月一日也。’《説苑》曰:‘水名盜泉,仲尼不飲。’”孫汝聽雲:“不敢汲也。”錢仲聯雲:“《舊唐書·地理志》:‘置夷州於黔州都上縣,天寶六年,改義泉郡。’按:詩但虛用。《説文》:‘索,草有莖葉可作繩索。’按:此指汲綆也。”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沁假借為浸。”程學恂雲:“必心知如此,氣感如此,乃可言同音之樂。東野詩中所謂‘乃可論膠漆’,不虛也。”
(26)朱熹雲:“‘喑’,或作‘音’,本或作‘相叫吟’。吟去聲讀。趙德麟本同。”文讜雲:“《韓子》:‘師涓(曠)為晉平公援琴而鼓,一奏有玄鶴二八來,集於郭門,再奏而列,三奏延頸而鳴,舒翼而舞。’曹植《鶴賦》曰:‘聆雅琴之清均,記六翮之未流。’司馬《長門賦》雲:“白鶴噭而哀號。’喑,應聲也。”孫汝聽雲:“揮,彈也。喑,鳴相應也。”
(27)祝充雲:“紝,織也。”文讜雲:“言無窮也。”孫汝聽雲:“言二人同心相樂,如雙繭作紝絲也。”方世舉雲:《釋名》:‘?,抽也。抽引絲端出細緒也。’《記·內則》‘織紝組訓。’”錢仲聯雲:“《説文》:‘紝,機縷也。從系,壬聲。’”朱彝尊雲:“新。”

同宿聯句詩詞鑑賞

朱彝尊曰:“造句多峭。以篇短,更覺意緊切。”

同宿聯句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號昌黎,故世稱韓昌黎,諡號文公,故世稱韓文公,唐朝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另有祖籍鄧州一説,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郡望」一詞,是「郡」與「望」的合稱。「郡」是行政區劃,「望」是名門望族,「郡望」連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國範圍內的名門大族。而韓愈世居昌黎,故又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倡導者,故與其並稱為「韓柳」,且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載道」和「文道結合」的主張,反對六朝以來駢偶之風。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説》等等。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