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吉林省京劇院

鎖定
吉林省京劇院創建於1958年,是吉林省唯一的京劇藝術表演團體。劇院以落實、貫徹黨的各項文藝方針、政策,繼承、創新和發展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振興京劇藝術為宗旨,積極面向社會開展演出,大力拓展國外演出市場。對促進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中文名
吉林省京劇院
主管單位
吉林省文化廳
社團地址
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安達街410號
創建時間
1958年
宗    旨
振興京劇藝術
編    制
190人

吉林省京劇院發展歷史

1958年8月,應吉林省文化局請求,北京市政府、市文化局為支援吉林省文化建設,將北京和平京劇團以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四小名旦”之一毛世來先生為團長的一批藝術人才調配到長春,同年10月16日,經吉林省編委批准,正式成立吉林省京劇團。對應的行政級別縣團級 [1] 
1960年初,經吉林省委、省政府批准,擴大編制,改革機構,將團變院。1964年9月10日,又由院變團。“文革”初期,砸亂體制,劇團解體。1969年,省與長春市個京劇兩團合併,組成吉林省革委會政治部京劇隊。1972年重新啓用吉林省京劇團對外名稱。1998年11月12日,經吉林省機構編制委員會批覆,恢復吉林省京劇院 [2]  。對應的行政縣團級別不變。現院長為著名高派傳人倪茂才。

吉林省京劇院組織體系

編制
現編制190人;現實有人數172人,其中工人8人。
職稱結構
正高級職稱6人,副高級職稱12人,中級職稱59人,初級職稱18人,未聘人員69人。
年齡結構
35歲以下91人,36歲—45歲32人,46歲—54歲30人,55歲以上11人。
學歷結構
大學本科11人,大學專科8人,中專115人,高中10人,初中以下20人。
內設機構
黨委、黨委辦公室(含人事、工會、勞資)、業務科、行政科、藝委會、京劇團(老團)、青年京劇團、樂隊、舞美隊、第三產業辦公室。
經費開支渠道及年收支
吉林省京劇院
吉林省京劇院(15張)
人員工資財政撥款60%,20%創收,其它支出自己創收解決。近二年年平均支出350萬元,創收100萬元。(省財政差額撥款事業單位)
資產情況
現擁有固定資產389萬元,流動資產296萬元。
主要演員
倪茂才張紫玉楊雪斌、王海洋、張蕾蕾、劉治強、欒天亮等。

吉林省京劇院建設成就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省直藝術表演團的深化改革,逐步實施了院長負責制,改革了用人機制,分配製度。自1986年以來,先後從全國各地引進招聘各類人才40餘人,以院代校自培後繼人才60作人,已嶄露頭角,實現了羣賢齊聚,流派紛呈的人才局面。在分配製度上,逐步按貢獻大小拉開了檔次。搭起了演出經紀人、法律、金融等新的運行機制框架。
近十幾年來,劇院一年推出一台新戲,影響在不斷擴大。一出大型神話京劇《火焰山》,搬上銀幕榮獲1983年度全國第一部優秀戲曲影片獎,影片發行28個國家,飲譽海內外。該劇進京參加徽班晉京200週年觀摩演出,被專家們譽為“精品”。大型現代戲《高高的煉塔》,參加全國現代戲觀摩演出,轟動了江南名城揚州,成為新時期以來表現工業題材的京劇現代戲裏程碑式的力作,榮膺文化部“文華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新編歷史故事劇《弦高獻牛》,在京劇舞台上塑造了第一個古代愛國商人的形象,填補了麒派藝術近40年來新創劇目的空白。2000年三次晉京競榜,一舉爭奪了第18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和全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大賽2金3銀。
1990年起,受國家指派先後10次赴印度以色列日本韓國、東歐克羅地亞白俄羅斯、匈牙利、立陶宛等國家進行藝術交流和商業性演出。尤其是1999年至2001年,連續三年同日本松竹株式會社聯袂排演出日本超級歌舞伎《新·三國志》,影響之大,享有盛譽。經濟效益上實現了年創百萬的佳績。
吉林省京劇院走出了亞州,走向了歐洲,成為全國戲劇界關注的松遼平原的一支振興京劇的勁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