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吉林大學新型電池物理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鎖定
吉林大學新型電池物理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每年邀請二十餘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進行學術交流、舉辦學術講座,鼓勵固定人員出訪交流,促進科研領域合作。同時,實驗室注重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實驗室教師積極承擔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工作,為國內新型電池領域陸續輸送大量專業人才。
中文名
吉林大學新型電池物理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主管部門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新型電池物理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方向

一是新型能源材料的物理基礎,二是高性能二次電池關鍵材料與系統,三是燃料電池新材料與新體系,四是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

吉林大學新型電池物理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發展歷史

發展清潔和可再生能源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已被列為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重點和優先發展的方向。在新能源領域,新型電池(包括二次電池、燃料電池等化學電源、以及太陽能電池等物理電源),作為高效潔淨的能源存儲和轉換裝置,具有重要的地位。新型電池物理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2年6月批准建立,並於2014年6月通過驗收並正式開放運行,實驗室瞄準國際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充分發揮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多學科交叉的重要作用,針對當前二次電池、燃料電池以及太陽能電池科學中的重大基礎和技術問題開展研究,積極為解決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新能源開發與利用問題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吉林大學新型電池物理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研條件

吉林大學新型電池物理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瞄準國際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充分發揮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多學科交叉的重要作用,針對當前二次電池、燃料電池以及太陽能電池科學中的重大基礎和技術問題開展研究,積極為解決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新能源開發與利用問題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吉林大學新型電池物理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研成就

吉林大學新型電池物理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配備有完善的材料製備與表徵儀器,其中50萬以上大型儀器13台,儀器設備資產總額超過3800萬元,支撐着實驗室主要理論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實驗室先後多項承擔973計劃、863計劃,國防科工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部級科研項目,並且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發表了大量具備影響力的學術論文。

吉林大學新型電池物理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人才培養

吉林大學新型電池物理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了優秀的研究團隊,現有固定人員42人,其中研究人員40人,另有流動研究人員5人。研究隊伍中人才及團隊包括: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專家1人,中組部“”領軍人才1人,教育部1人,中科院“”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4人,吉林省“長白山”學者6人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