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合眾會堂

鎖定
合眾會堂,初創於1864年,坐落在法租界一號路,即現在的大沽路,和天津歷史上有名的啓新洋灰公司毗鄰。
中文名
合眾會堂
地理位置
法租界一號路
建立時間
1864年
現    狀
消失

合眾會堂基督教合眾會堂

合眾會堂 合眾會堂
合眾會堂的建立,是為了滿足那些最早來津的外國僑民進行宗教活動的需求。
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英法聯軍佔據了三岔河口。與軍隊同期到達的還有商人和傳教士,其中有基督教英國聖道堂的傳教士殷森德和斯坦孟以及美國公理會傳教士柏亨利等。這些英法士兵、僑民和傳教士分屬不同的基督教派系,他們試圖將香火極盛的天后宮作為祈禱的地方。天后宮本是中國商旅傳統的祈天求福的處所,這些基督徒在遭到了中國商民的排斥之後,便轉移到英租界紫竹林的一個小廟進行活動,英國士兵稱這座小廟為“炭十字廟”。這些基督徒苦於沒有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便集體捐資500英鎊,建立了一處基督教各派系聯合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地點在大沽路。
重建於1897年的基督教合眾會堂,地點在戈登路(即今湖北路),1976年地震中震損嚴重,後被拆除。
本來,基督教同天主教的組織不同,各派系之間獨立性很強,合眾會堂的建立與早期的時代背景分不開。
1866年,在天津居住的外國僑民有112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基督教各派系的教徒,他們有英美駐津的官員,也有經營貿易的富商,這些人的文化品位和身份都比較高,而且他們大都居住在當時天津最繁華的商業中心宮北一帶。1870年天津教案後,他們才搬入租界地。
合眾會堂的教徒身份高,文化品位高,這一點從始至終都未改變。19世紀末,隨着洋務運動的發展和中外官方交往的增多,一些從事服務性行業的外僑如醫生、律師,以及從事軍事、兵器、工程等方面的專家也來到天津,合眾會堂成為他們經常出入的場所。

合眾會堂合眾會堂側景

在天津的外僑人數逐漸增加,1897年,在今湖北路與保定道交口的地方重建合眾會堂,擴大了規模。後來,一些在外國洋行做事的華人基督徒也來合眾教堂進行宗教活動。

合眾會堂消失

天津解放初期,由中國傳道人吳承田主持的基督教小白樓教堂併入合眾會堂,稱為湖北路教會,由吳承田主持教務。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教堂震損嚴重,後被拆除,歷史上的“合眾會堂”、“湖北路教會”的物質形態最終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