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合歡吉丁蟲

鎖定
合歡吉丁蟲屬鞘翅目吉丁蟲科,鞘翅目,吉丁蟲科。成蟲體長3.5~4mm,銅綠色,稍帶光澤,幼蟲老熟時體長5~6 mm,頭很小,黑褐色,胸部較寬,腹部較細,無足。幼蟲蛀食樹皮和木質部邊材部分,破壞樹木輸導功能,嚴重時造成樹木死亡。
中文學名
合歡吉丁蟲
拉丁學名
Acacia tree borer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鞘翅目
吉丁蟲科

合歡吉丁蟲分佈與危害

合歡吉丁蟲 [1]  是合歡樹的主要蛀幹害蟲之一,其幼蟲蛀食樹皮和木質部邊材部分,破壞樹木輸導組織,嚴重時造成樹木枯死。

合歡吉丁蟲形態特徵

成蟲:雌蟲體長3.9~5.1mm,雄蟲體長3.8~4.5mm,寬1.6~1.8mm,紫銅色,稍帶金屬光澤,鞘翅無色斑。頭部銅綠色,具藍色金屬光澤,有均勻小突起,顏面密生淡黃白色細毛。複眼腎形、深褐色、明顯突出,下緣稍尖。觸角黑色,鋸齒狀,11節,比頭胸部略短。前胸背部密佈小紋突,後緣呈“^-^”狀,小盾片鑽石狀。鞘翅密佈小突點,末端略鈍圓。雄蟲腹部末端略尖,雌蟲腹部末端稍鈍圓。
合歡吉丁蟲 合歡吉丁蟲
:橢圓形,黃白色,長1.3~1.5mm,略扁。
幼蟲:老熟時體長8~11mm,扁平,由乳白色漸變成黃白色,無足。頭小,黑褐色;前胸膨大,背板中央有一褐色縱凹紋;腹部細長,分節明顯。
蛹:裸蛹,長4.2~5.5mm,寬約1.6~1.9mm,初乳白色,後變成紫銅綠色,略有金屬光澤

合歡吉丁蟲發生規律

北京一年一代,以幼蟲在被害樹幹內過冬。次年5月下旬幼蟲老熟在隧道內化蛹。6月上旬(合歡樹花蕾期)成蟲開始羽化外出,常在樹皮上爬動,在樹冠上咬食樹葉,補充營養。多在乾和枝上產卵,每處產卵1粒,幼蟲孵化潛入樹皮為害,至9、10月被害處流出黑褐色膠,一直為害到11月幼蟲開始過冬。

合歡吉丁蟲防治方法

1、加強檢疫,防止吉丁蟲隨着綠化苗木傳播蔓延。
2、對樹木,尤其是新栽苗木,應加強養護管理,不斷補充水分,使之生長旺盛,保持樹幹光滑,而杜絕成蟲產卵。或雖已產卵.也可抑制其孵化。
3、在成蟲羽化前,及時清除枯枝、死樹或被害枝條,以減少蟲源和蔓延;於5月成蟲羽化前進行樹幹塗白,防止產卵。
4、人工捕成蟲,在早晨露水未乾前震動樹幹,震落後將其踩死或用網捕處死。在發現樹皮翹起,一剝即落並有蟲糞時,立即掏去蟲糞,捕捉幼蟲,如幼蟲已鑽入木質部,可順隧道鈎除幼蟲,或用小刀戳死。
5、於成蟲羽化期往樹冠上和幹、枝上噴1500至2000倍的20%菊殺乳油等殺成蟲。對被危害樹木,應刮除樹木流膠,可用50%甲胺磷乳油10倍液、久效磷乳油3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30倍液,用刷子將藥劑均勻塗抹在樹幹上,以樹幹充分濕潤、藥劑不往下流為度。藥後用40釐米寬的塑料薄膜從下往上繞樹幹密封,在塗藥包紮後第15日拆除塑料薄膜。
6、於幼蟲初在樹皮內為害時,往被害處(如已流膠應刮除)塗煤油溴氰菊酯混合液(1:1混合),殺樹皮內的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