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吃子孫餑餑

鎖定
吃子孫餑餑,關東地區的婚禮習俗。
中文名
吃子孫餑餑
地    區
關東地區
滿漢皆有,流行東北等地。子孫餑餑形如餃子,略小於餃子,由女方準備,20個左右,例用雙數,裝入盒內,並備碗筷,稱“子孫碗”、“子孫筷子”,隨嫁妝送至男家。婚禮日,新婚夫婦行合巹禮畢,由女司儀將子孫餑餑煮後(但不十分熟)分別喂新郎、新娘食,例不吃盡。由一小童在窗外向屋內高聲連問“生不生?”新郎須答曰“生”。亦有包小“合子”,新郎、新娘各食其一,以寓夫妻合美,多生子女之意。此俗今已不多見。 [1] 
參考資料
  • 1.    李治亭主編.關東文化大辭典[M].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08:第34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