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司元愷

鎖定
司元愷(1898—1953),河北青縣人。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42年5月任新編第四十師師長。1944年7月任第四十軍第三十九師師長。1945年8月所部被八路軍殲滅,後任重建的整編第四十軍整編第三十九旅旅長。1948年9月22日授少將銜,後任第一一五軍軍長。1949年1月10日在淮海戰役中被中國人民解放軍俘虜。 [1] 
中文名
司元愷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98年11月23日 [2] 
逝世日期
1953年
怡唐 [2] 

目錄

司元愷人物生平

司元愷兄弟五人,排行第四。九歲時,就讀村中小學。17歲高小畢業後因無力升學,即在家協助父親耕作。1918年,在徵得父親同意後,先投軍入北洋陸軍直隸第一混成旅(旅長王承斌)任正兵。1921年,考入保定直隸講武堂(1920年直皖戰爭後,曹錕劃保定軍校部分校舍,將原漕河直隸軍官教育團遷此,易名直隸講武堂)第一期。
1923年7月講武堂畢業後,派任北洋陸軍第二十三師(該師於1920年12月由直隸第一混成旅擴編而成,師長王承斌)步兵第四十五旅(旅長王維城)第九十團(團長閻治棠)少尉排長,後投效第十五混成旅(旅長孫嶽),歷任補充團(團長龐炳勳)、國民三軍(軍長孫嶽)暫編第二混成旅(旅長龐炳勳)、北洋陸軍第十二混成旅(旅長龐炳勳)、河南保衞軍第十一師(師長龐炳勳)、國民革命軍暫編第五軍(軍長龐炳勳)下級軍官。
1927年6月升任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馮玉祥)第二十軍(軍長龐炳勳)第五十九師(師長馬法五)營長。
1929年1月所部縮編為暫編第十四師(師長龐炳勳)第四十二旅(旅長馬法五),仍任少校營長。
1930年3月暫十四師擴編為護黨救國軍第六軍(兼軍長龐炳勳),改任第十二師(師長馬法五)炮兵營少校營長。
1931年1月所部接受國民政府改編,任東北邊防軍第一師(師長龐炳勳)第一旅(旅長餘遠彰)少校營長。6月所部改稱第三十九師(師長龐炳勳)第一一五旅(旅長劉世榮),任第二三〇團(團長朱家麟)第二營少校營長。
1935年7月1日敍任陸軍步兵少校。
1936年3月升任第二三〇團中校團附。
1938年11月升任第三十九師(兼師長馬法五)第一一五旅(旅長李振清)第二二九團上校團長。
1940年1月升任第一一五旅上校副旅長。
1941年10月29日晉任陸軍步兵中校。
1942年6月調升獨立第四十六旅(轄兩團)少將旅長。
1943年6月獨四十六旅併入新編第四十師(師長崔玉海),升任少將副師長。8月19日晉任陸軍步兵上校。10月6日獲頒五等雲麾勳章。12月升任第二十四集團軍(總司令龐炳勳)副官處少將處長。
1944年7月調任第三十九師(轄三團)少將師長。
1945年10月10日獲頒忠勤勳章
1946年4月第三十九師整編為第三十九旅(轄兩團),改任少將旅長。5月5日獲頒勝利勳章。
1947年11月19日晉頒四等雲麾勳章。
1948年1月1日獲頒四等寶鼎勳章。9月7日整編第三十九旅改稱第三十九師(轄三團),改任少將師長。同月22日晉任陸軍少將。12月升任第一一五軍(轄第三十九師、第一八〇師)軍長。
1949年1月1日晉頒三等雲麾勳章。10日,淮海戰役戰敗,於河南永城被人民解放軍俘虜,先送至山東益都華東解放軍官教導團高級組學習改造;4月,該團移至山東歷城繼續學習改造;不久,又移至蘇州華東解放軍官訓練團第三團學習改造:7月11日,獲國民政府晉頒三等寶鼎勳章予其家人。
1953年,轉押河南安陽公審,公審期間突犯高血壓病逝,時年55歲。 [2] 
參考資料
  • 1.    劉國銘主編,中國國民黨百年人物全書 上,團結出版社,2005.12,第413頁
  • 2.    呂東來編著,台兒莊大戰之黃埔師生錄 上,團結出版社,2015.01,第262-2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