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右補闕

鎖定
右補闕,官名。唐武則天垂拱元年(685)置二人,從七品上,掌供奉諷諫,隸中書省。天授二年(691)增為五人。其後除授頗為濫雜,有“補闕連年載”之譏。宋初沿置,七品,多不領本職,而出領中外其他職務。
中文名
右補闕
性    質
古代官名
朝    代
唐朝
品    級
從七品上

目錄

右補闕沿革

官名。唐武則天垂拱元年(685)置二人,天授二年(691)增為五人。其後除授頗為濫雜,有“補闕連年載”之譏。宋初沿置,多不領本職,而出領中外其他職務。太宗端拱元年(988)改右司諫。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復置,專任諫諍,不兼糾劾之職,隸諫議大夫。光宗紹熙二年(1191)復改右司諫。遼朝置,為南面官,隸中書省右諫院。金朝,隸諫院。明建文(1399—1402)改官制,六科及通政使寺下皆置,成祖即位,復洪武(1368—1398)舊制,遂廢。 [1] 

右補闕職責

掌供奉諷諫,隸中書省。

右補闕品級

唐武則天垂拱元年從七品上,宋初七品,金朝正七品。
參考資料
  • 1.    呂宗力主編.《中國曆代官制大辭典》修訂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1月:第2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