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史氏巖兔

鎖定
史氏巖兔(學名:Pronolagus rupestris):兔科、巖兔屬動物哺乳動物。頭尾長43-65釐米,體重1.3-2千克。上體和領口呈紅棕色。身體後部呈棕色和灰白色,毛髮較厚,底毛較薄,呈白色至黃褐色。
草食性動物,通常以發芽草、灌木和草本植物為食。原產於非洲,分佈於肯尼亞、納米比亞、南非、坦桑尼亞、贊比亞和津巴布韋的部分地區。
中文名
史氏巖兔
拉丁學名
Pronolagus rupestris
別    名
史密斯紅巖野兔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兔形目
兔科
巖兔屬
史氏巖兔
亞    種
4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A. Smith, 1834)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2] 

史氏巖兔形態特徵

史氏巖兔是巖兔屬中最小的成員,頭尾長43-65釐米,尾長5-11釐米,毛濃密,深色至紅棕色,尖端為黑色。體重1.3-2千克。上體和領口呈紅棕色。耳朵灰色,長6-10釐米,後足長7.5-10釐米。它的額頭呈褐色,臉頰呈淺黃色。臉的兩側灰色,頸項處的斑紋紅棕色。下體粉紅色至淺黃色,腹部中線有一些白色。後腿和臀部呈明亮的紅棕色。身體後部有温暖的呈棕色或灰白色的較厚的毛髮,以及白色至黃褐色、較薄的底毛。腳墊覆蓋着濃密、油膩的毛皮。手指和爪子短而寬,四肢呈赤褐色,額骨幾乎與鼻子相同。 [1] 
史氏巖兔

史氏巖兔棲息環境

出現在多岩石的斜坡和岩石露頭的頂部,在草、岩石和灌木混合的多石環境棲息。生活在有巨石、山坡、石板和岩石吱吱作響的峽谷中,這些都為躲蔽捕食者提供了掩護。 [1] 

史氏巖兔生活習性

史氏巖兔是夜行性物種,偶爾會在清晨或傍晚出現在沒有天敵的地方。大部分時間都很警覺,通常在被發現之前就躲起來。它們還可以表現出快速、驚人的動作,就像被狗追逐時所描繪的那樣。據觀察,史密斯紅巖在夜間逃跑時會發出一系列響亮、驚人的尖叫聲,可能是為了嚇跑捕食者或警告該物種的其他成員潛在威脅。儘管不受束縛或沒有疼痛,但它們也會發出尖鋭的聲音,這與大多數其他兔科動物不同。幼兔被抓在手裏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成兔在日出前受到驚擾會發出吠叫聲。 [1] 
該物種是葉食動物,通常以草(如發芽草)、灌木和草本植物為食。 [1] 

史氏巖兔分佈範圍

原產於非洲,分佈於肯尼亞(裂谷)、萊索托、馬拉維、津巴布韋東部、南非(北開普省、自由邦和西北部)、坦桑尼亞和贊比亞的部分地區。 [1]  [3] 
史氏巖兔分佈圖 史氏巖兔分佈圖 [3]

史氏巖兔繁殖方式

繁殖從9月到翌年2月。雌性用毛皮襯裏的植物殘骸築巢。巢寬約15釐米,長10釐米,深4-8釐米。妊娠期約一個月,每窩產1-2只幼仔,重40-50克。幼仔在出生時處於晚生狀態,三歲時離開巢穴,那時它們的體重約為180-200克。 [1] 

史氏巖兔亞種分化

史氏巖兔(4亞種)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Pronolagus rupestris curryi
(Thomas, 1902)
2
Pronolagus rupestris nyikae
(Thomas, 1902)
3
Pronolagus rupestris rupestris
(A. Smith, 1834)
4
Pronolagus rupestris vallicola
Kershaw, 1924
[2] 

史氏巖兔保護現狀

史氏巖兔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ver3.1——無危(LC)。 [2] 

史氏巖兔種羣現狀

自1996年以來,史密斯紅巖兔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評為“最不受關注”的物種。這是因為它在南非的部分地區很常見,範圍很大——超過20,000平方千米——而且僅在南非。成年個體數量超過10,000只。分佈廣泛,沒有關於其東非範圍狀況的數據。 [1] 
狩獵對該物種構成威脅,雖然不被認為是嚴重威脅,但由於在岩石露頭上建造房屋而導致棲息地破壞,它也受到不利影響。從1900年代到2000年,發生了超過20%的棲息地喪失,如果棲息地喪失以同樣的速度持續到2022年,預計2004年其在南非的物種數量下降將超過10%。它們生活在南非的省級公園、國家公園和野生動物保護區,也作為季節性遊戲物種受到省級自然保護機構的保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