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史小軍

(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

鎖定
史小軍,陝西岐山人。文學博士,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出版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1996年7月從陝西師範大學博士畢業後即到暨南大學中文系任教,導師為著名古典文學研究專家霍松林教授。曾任古代文學教研室主任、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副所長、暨南大學出版社總編輯、圖書館館長等職。社會兼職有中國明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金瓶梅》研究會副會長。 [1] 
中文名
史小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陝西岐山
出生日期
1966年
畢業院校
陝西師範大學
職    業
教師
學    位
博士
職    稱
教授
工作單位
暨南大學文學院

史小軍研究方向

研究領域涉及中國古代文學、明清小説與傳統文化、編輯出版與圖書管理等幾方面。曾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多被《新華文摘》《文摘報》《中華讀書報》《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人大複印報刊資料)轉摘或全文複印。
出版《明代文人心態史》《金瓶梅版本知見錄》 [2]  等著作3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規劃項目及省部級項目4項,策劃或主編《嶺南文化書系》《少兒國學讀本》《人文學叢書》《暨南中文新知叢書》《中國古籍珍本叢刊·暨南大學圖書館卷》(38卷)《暨南大學圖書館藏珍貴古籍圖錄》《第十二屆國際〈金瓶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等書籍百餘種。
有關明清詩文流派特別是明代七子派的研究在學界具有一定的影響。相關研究成果先後被季羨林先生擔任名譽主編的《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系列叢書之《明代文學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陳平原先生主編的《20世紀中國學術文存》系列叢書之《晚明文學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傅璇琮先生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學通論》系列叢書之《明代卷》(遼寧人民出版社,2005)、左東嶺先生主編的《中國詩歌研究史》系列叢書之《明代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予以介紹和肯定。

史小軍開設課程

多年來擔任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史·元明清文學》主講教師,開設《明清小説與傳統文化》《金瓶梅詞話導讀》本科生選修課。講授《中國古代散文史》《明清詩文流派研究》《明清詩學》《明清詩文專題》《出版史研究》等研究生課程,已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60餘名。在教學科研之餘也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嶺南文化和華僑歷史文化的普及工作,曾舉辦相關講座或報告50餘場,倡導成立“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 [3-4]  ,受到海內外媒體廣泛關注。

史小軍主要論文

詩文研究
1.論明代前七子之儒士化,《文學評論》2006第3期。
2.論明代前七子的關學品性,《文藝研究》2005年第6期。
3.論王世貞對宋明理學的批評與反思,《東南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4.試論明代中期士人的標榜習氣及其影響——對儒林與文苑的雙向考察,《學術研究》2003年第4期。
5.復古思潮與文體意識——唐代古文運動與明代七子派文學復古運動的文體學省察,《人文雜誌》2002年第3期。
6.論復古者的文體意識及其影響,《學術研究》2001年第4期。
7.明代七子派文學復古運動與儒學復興,《人文雜誌》2001年第3期。
8.文學復古與儒學復興──中國文學復古現象論略,《人文雜誌》1999年第2期。
9.試論明代七子派的詩歌格調理論,《陝西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
10.論“末五子”對“前後七子”格調理論的發展與突破,《學術研究》1998年第11期。
11.明代七子派與中國文藝復興,《人文雜誌》1994第6期。
12.明代七子派復古運動新探,《陝西師大學報》1993年第4期。
13.神韻論視閾下的明代七子派——以朱彝尊《靜志居詩話》為中心,《廣西社會科學》2013年第2期。
14.試論李夢陽評點《石淙詩稿》的詩學價值,《暨南學報》2008年第5期。
15.祝枝山論李、杜,《人文雜誌》2006第2期。
16.“偏狹”:明代七子派文學復古運動的致命傷,《陝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報》2001年第2期。
17.20世紀以來文學批評史對明代七子派的接受述評,《昆明學院學報》2019年第2期。
18.20世紀以來《中國文學史》中的明代七子派研究述評,《昆明學院學報》2015年第2期。
19.《四庫全書總目》別集類對朱彝尊學術成果的借鑑——以明代詩文集的考訂問題為例,《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年第10期。
20.從《目錄學發微》看鄭樵對餘嘉錫目錄學思想的影響,《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2年第12期。
21.《四庫全書總目》對台閣體的文學批評特色,《南昌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
22.論中晚明士商關係的轉變及士對商的人文關懷,《湖南商學院學報》2007第2期。
23.古代書信體文論發展階段初探,《學術論壇》2005年第7期。
小説研究
1.論《金瓶梅詞話》對《西廂記》的襲用——以第八十二、八十三兩回為例,《文藝研究》2006年第6期。
2.《金瓶梅詞話》的敍述風格變異及作者問題——以潘金蓮與陳經濟的偷情故事為例,《文藝研究》2008第7期。
3.論《金瓶梅詞話》的藥物敍事,《學術研究》2021年第3期。
4.《金瓶梅》與《紅樓夢》窺聽敍事比較論,《暨南學報》2019年第11期。
5.“祭七”源流考探,《文化遺產》2019年第2期。
6.論《金瓶梅》中的命案,《暨南學報》2018年第8期。
7.《金瓶梅》三大版本環境意象詩詞比較,《明清小説研究》2017年第2期。
8.第十二屆國際《金瓶梅》學術研討會綜述,《暨南學報》2017年第1期。
9.《聊齋志異》中的死而復生現象解析,《蒲松齡研究》2013年第3期。
10.論金瓶梅中的偷窺與竊聽,《2012台灣金瓶梅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里仁書局2013年。
11.論《金瓶梅》偷情故事的時空敍事,《第十屆(蘭陵)國際金瓶梅學術討論會專輯》,載《金瓶梅研究》(第1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7月。
12.論潘金蓮形象的悲劇意藴,《第七屆全國金瓶梅學術討論會文集》,載《金瓶梅文化研究》(第5輯),羣言出版社2007年5月。
13.《金瓶梅》姓“金”不姓“黃”,《廣州日報》2007年4月30日B10版。
14.西門慶、潘金蓮形象的悲劇性解讀,《中國文化報》2007年4月24日第6版。
教學研究及圖書出版與管理
1.唐詩的魅力,《中學語文教學》2019年第7期。
2.學語文,識文體,《中學語文教學》2016年第6期。
3.《古代文學史》教學中的“自主性學習”理念探索,《暨南大學文學院本科教學論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4.論高校古代文學史教學中的現代性意識,《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5.立足僑字特色,踐行僑校使命,《南方日報》2018年11月10日第2版。
6.高校圖書館服務於學科建設的創新實踐與思考——以暨南大學圖書館為例,《圖書館界》2018年第1期。
7.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轉型思考與實踐—以暨南大學圖書館為例,《河南圖書館學刊》2017年第11期。
8.書香飄暨南聲教訖四海,《e線圖情》2017年2月1日。
9.數據庫供應商應合理定價,控制漲幅,《圖書館報》2016年5月27日A15版。
10.新技術的發展與資源建設、服務提升密不可分,《圖書館報》2015年12月11日A10版。
11.人文社科類圖書的大眾化閲讀策略,《中國社會科學報·人文嶺南》(第9期)2015年1月4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