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史坦尼斯勞·萊姆

鎖定
史坦尼斯勞·萊姆(Stanisław Lem)(1921年9月21日-2006年3月27日),波蘭科幻小説作家、哲學家。他一生創作了30多部長篇小説和眾多短篇佳作,被譯為52種語言,全球暢銷4000餘萬冊,代表作有《索拉里斯星》《未來學大會》《慘敗》等。 [5] 
萊姆以一己之力將波蘭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1996年被授予波蘭國家獎章“白鷹勳章”,波蘭第一顆人造衞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5] 
萊姆的《索拉里斯星》《未來學大會》多次被搬上大銀幕,他的作品啓發了《黑客帝國》中的“紅藍藥丸”概念,更影響了劉慈欣道格拉斯·亞當斯等一大批科幻作家。 [7] 
中文名
史坦尼斯勞·萊姆
外文名
Stanisław Lem
別    名
斯坦尼斯瓦夫·萊姆 [2] 
斯坦尼斯拉夫·萊姆
斯塔尼斯瓦夫·萊姆
國    籍
波蘭
出生地
利沃夫
出生日期
1921年9月21日
逝世日期
2006年3月27日 [1] 
職    業
波蘭科幻小説作家
代表作品
索拉里斯星
未來學大會
無敵號
其主之聲

史坦尼斯勞·萊姆人物生平

史坦尼斯勞·萊姆 史坦尼斯勞·萊姆
萊姆生於利沃夫,父親是喉科學家、前奧匈帝國軍隊醫生。他是猶太人,在羅馬天主教的環境下長大,但萊姆自認無神論者。萊姆早年攻讀醫學專業,曾在克拉科夫雅蓋沃大學醫學系深造,但醫學並未成為他終生的志業。 [2]  二戰時,萊姆假冒汽車技工,暗地裏參加反抗德國人的組織。戰後,波蘭東部歸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統治。他一家跟許多波蘭人一樣,搬到克拉科夫。萊姆在亞捷隆大學繼續學業,可是最後因為拒絕按李森科主義回答問題,考試不及格。這使得他不能成為軍醫。他選擇當研究助理,閒時寫小説。
1982年,波蘭頒佈戒嚴令,萊姆先後搬到西柏林、維也納。萊姆1988年回到家鄉,2006年逝世,享年84歲。
2021年是斯坦尼斯瓦夫·萊姆誕辰一百週年,波蘭政府將這一年定為“萊姆年”,以此紀念這位偉大的波蘭科幻作家。 [2] 

史坦尼斯勞·萊姆創作經歷

史坦尼斯勞·萊姆 史坦尼斯勞·萊姆
1946年,萊姆開始寫詩。在此之前,萊姆寫過幾本一角小説。在那一年,他寫了第一本科幻小説《火星來的人》(Człowiek z Marsa)。當時,波蘭政府規定出版作品必先經審查機構批准。
1948年他寫成半自傳式小説《Szpital Przemienienia》,直至1955年,萊姆加入了一段符合社會主義寫實主義的情節,方獲通過出版。1951年,審查機構將《太空人》(Astronauci)定性為少年科幻小説,萊姆被逼加入大量關於“共產主義的美好前景”的內容。不過這種種未令萊姆放棄成為全職作家。
1956年發生了波蘭十月,波蘭開始去斯大林化,人們有更大的言論自由。萊姆開始當全職作者,接着12年內,他寫了17本書,進入創作的第二階段,也是外界所公認的黃金時期。 [2]  其中一些書籍的譯本出現在東方集團國家內的書店。
1957年他發表首部非小説作品《對話》(Dialogi)。1964年他出版了Summa Technologiae,內容包括當時只在“紙上談兵”層面的技術如虛擬真實、納米科技等,如何影響人類的思想。之後他繼續發表小説和此類哲學文章,到了1980年代他開始集中後者。
1974年,幽默短篇小説集The Cyberiad出現英譯本。與外星人接觸這個主題出現在《索拉里斯星》(Solaris, 1961年)、Głos pana(1983年)、《慘敗》(Fiasko, 1987年)三部主説內。《索拉里斯星》曾多度搬上大銀幕。

史坦尼斯勞·萊姆作品風格

萊姆的作品多聚焦哲學主題,探討科技對人類的影響、智慧的本質、外星交流,以及人類認知的侷限等。早在70年前,他就預言了互聯網、搜索引擎、虛擬現實和3D打印的出現,直言人類將遭遇人工智能和信息爆炸的挑戰:“我感興趣的是整個人類的命運,而不是個體的命運。” [5] 
萊姆的小説,無論是長篇還是短篇,總有一個吸引人的情節。萊姆喜歡將他的小説主人公置於一個新奇的環境中,或是來回穿越的異時空,或是機器造反的世界,或是擠滿各種奇怪生物的星球。但是他鐘情於這些程式,並不是因為他相信這類敍述所描畫的場景,而是想用它們來建構和檢驗他自己的“文學模型”;他無意於描繪一個“真實的未來”,而只想勾勒出它的模型,然後藉此去表達他對整個世界和人類的看法。 [5] 
他常會描述極為詳細的技術細節,推演宇宙、生命和科技的演化;還會採用無比繁複的語句來處理一些特別場景,有時候一個單獨的句子就有上百個單詞。 [3] 
萊姆的小説中描繪了大量的外星生命——《索拉里斯星》中的藍色大洋、《無敵號》裏獨特的機械昆蟲、《伊甸》裏生活在絕望和恐懼中的外星人類等,但他描寫人類與外來生命的接觸,主要是想探討人類的本性,他得出的結論是:人類有很多弱點和侷限,但只有遭遇身份危機,我們才能明確認識到這些弱點和侷限。 [4] 

史坦尼斯勞·萊姆人物評價

萊姆有非常了不起的想象力,是真正獨一無二的。萊姆的作品對人和宇宙的關係有着更深刻的描述,與美國的科幻小説相比,在文學上也更為精緻,有着更為深遠的意境,也給人帶來更多的回味和思考。——劉慈欣 [3] 
萊姆總是能從核心處嘲弄我們的生活,他能把科技論文、民間故事、寓言、神話傳説等都烹調在一起,並用幽默而力透紙背的荒誕語言和荒誕情節,返照我們的世界。——吳巖 [4] 
他是當今活躍的作家中最智慧、最博學、最幽默的一位。——安東尼•伯吉斯 [3] 
無論是語言的駕馭、想象力還是塑造悲劇角色的手法,都非常優秀,無人能出其右。——庫爾特•馮內古特 [3] 
戰後最偉大的歐洲科幻作家當屬波蘭作家萊姆,這是一位決不妥協的歐洲作家,然而卻贏得了國際性的聲譽。——亞當·羅伯茨 [2]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