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史國衡

鎖定
史國衡(1912年1月20日—1995年6月8日)原名史記凡,湖北省隨縣洛陽店人 [1]  ,中國社會學家。1935年入清華大學理學院,二年級選系時改人文法學院社會學系。
抗日戰爭爆發後,清華大學南遷,隨步行團抵昆明。沿途訪問了內地農村及少數民族地區。畢業後留校任國情普查研究所助教。1942年轉到雲南大學社會學系研究室。1945年用哈佛燕京社提供的研究員獎學金去哈佛大學學習。
1948年回國後,執教於清華大學,任社會學系副教授、教授。1952年社會學系停辦,調任校總務長。同年參加民主同盟。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任清華大學圖書館館長。1980年赴美國考察。以後曾任清華大學教授、圖書館館長、中國社會學會理事等職。史國衡着重勞工問題的研究,他認為,勞工問題的研究,不僅是學術上的需要,而且是關係到經濟建設的急務,並認為工業化是立國的唯一途徑。 [1] 
中文名
史國衡
出生地
湖北省隨縣洛陽店
出生日期
1912年
逝世日期
1995年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主要成就
中國社會學家

史國衡人物生平

1912年1月20日,出生於湖北省隨縣(現隨州市)。1920年代,在母傢俬塾接受蒙學教育。1929年,入湖北省立第九中學(武昌門內),開始接受新式教育。1930年,入湖北省立漢陽第十二中學學習。1932年至1935年,入湖北省立第一中學(高中部)學習。 [1] 
1935年,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翌年,轉入清華大學社會學系。1937年,隨清華大學南遷至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隨長沙臨時大學部分師生步行西遷昆明西南聯大。1938年2月,陳達、李景漢先生得閒參觀了箇舊錫礦,參觀結束後,陳達先生感慨,“箇舊礦工的生活,在餘20年來所見中外工人中,最是困苦不過”。陳達先生遂提議將箇舊錫業作為國情普查所第一個研究課題,並確定由史國衡先生與國情普查研究所教員蘇汝江共同負責雲南箇舊錫業調查研究工作。同年8月,調查研究工作正式啓動,史國衡先生深入箇舊錫礦區調查研究“砂丁”(礦場工人)的生活、勞動情況,獲得大批珍貴一手資料。1939年,史國衡先生以箇舊錫礦業調查資料為基礎,整理形成畢業論文《礦山與礦工:箇舊錫礦工人生活調查報告》,“成為中國第一個根據自己深入社會調研成果描述並向世界介紹箇舊砂丁生活的第一人”(劉緒貽)。畢業後,史國衡留校任助教,在國情普查研究所工作。期間,參加了陳達先生主持的雲南呈貢縣人口普查和農業普查。 [1] 
1940年,轉任雲南大學社會學系講師,加入費孝通先生主持的雲南大學社會學研究室(燕京大學—雲南大學社會學實地調查工作站)。同年8月25日至11月10日,在費孝通先生的具體指導下,史國衡先生進駐昆明郊區新創立的一個國營兵工廠,與工廠工人同吃同住,對全廠五百多工人中的三分之一做了訪談和記錄。1942年,史國衡先生對昆廠調查的資料進行整理,寫成《昆廠勞工》一書,並以油印本的形式面世。本書詳細描述了昆廠工人的來源和入廠目的、工作態度和效率、工資、消費和福利,深入分析了工人內部的社會關係,提出了“以廣義的工業教育來補救社會教育之不足”的主張。孫本文將《昆廠勞工》列為抗戰時期著名的社會調查著作之一。
1944年,費孝通先生訪問哈佛大學期間,將《昆廠勞工》譯為英文本,書名為 “中國進入機器時代”(China Enters the Machine Age)。該書由吳文藻教授作序,哈佛大學霍桑奇實驗室主任埃爾頓•梅嶽(Elton Mayo)教授為其寫了編者按語,同年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1945年,史國衡先生獲得哈佛—燕京學社(Harvard—Yeching Institute)研究員獎學金。同年10月,赴哈佛大學社會學系進修,參加埃爾頓•梅嶽教授領導的研究班和弗裏茨•朱利斯•羅特利斯伯格(Fritz J. Roethisberger)教授主持的講習班。1946年,商務印書館將《昆廠勞工》作為“社會學叢刊”之一種在國內出版。 [1] 
1948年7月,史國衡先生回國,在清華大學任副教授、教授。1951年—1952年,兼任中國科學院社會研究室副研究員。1951年5月—1952年10月,院系調整,全國取消社會學,轉行留在清華從事行政管理工作,任清華大學人事室主任。1952年11月,調任清華大學總務長。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4月,調任清華大學圖書館館長。1969年,被下放到江西鯉魚洲農場勞動。1971年返京,恢復在清華大學圖書館的領導工作。
1980年,受國家教委委託擔任團長,率“中國大學圖書館代表團”赴美國考察,並撰寫《訪問美國大學圖書館的幾點收穫和感想》。1983年6月離休。史國衡先生曾連續當選清華大學第八屆、九屆、十屆、十一屆工會主席直至離休,曾任過4屆校務委員會委員。
1995年6月8日,病逝於北京,享年84歲。 [1] 

史國衡人物著作

他所著的《昆廠勞工》一書研究的問題就是我們國家民族所遭遇的基本問題就是從農業經濟蜕變成工業經濟,究竟現代工業需要怎樣的勞工?我們有沒有這種人材?怎樣去養成這種人材等。
並用社會學的觀點研究了工人的生活,工人的家庭與工業背景,個人的嗜好、習慣、勤惰、生活費用,集體心理及對工人的管理。
對農民如何轉變成工人的研究,對我們今天如何培養現代化的工人,以適應工業現代化的需要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主要著作有《昆廠勞工》(1946)、《箇舊礦工》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