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台頭寺步月得人字

鎖定
《台頭寺步月得人字》是北宋詩人蘇軾在任徐州知州時,夜間踱步於台頭寺,有感寫下的一首迴夢的七言律詩
作品名稱
《台頭寺步月得人字》
作    者
蘇軾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台頭寺步月得人字作品原文

台頭寺步月得人字
風吹河漢掃微雲,步屟中庭月趁人。
浥浥爐香初泛夜,離離花影欲搖春。
遙知金闕同清景,想見氈車碾暗塵。
回首舊遊真是夢,一簪華髮岸綸巾。 [1] 

台頭寺步月得人字註釋譯文

步屟:行走;漫步。
浥浥:形容香氣濃郁。
爐香:燻爐裏的香氣。
遙知:謂在遠處知曉情況。
想見:推想而知。
氈車:以毛氈為篷的車子。
暗塵:積累的塵埃。
回首:回想,回憶。
舊遊:昔日遊覽的地方。
華髮:花白頭髮。
綸巾:冠名。古代用青色絲帶做的頭巾。一説配有青色絲帶的頭巾。相傳諸葛亮 在軍中服用,故又稱諸葛巾。 [2] 

台頭寺步月得人字創作背景

本詩作于徐州期間(熙寧十年(1077)四月至元豐二年(1079)三月),具體時間不詳。蘇軾貴為一州之首,所以那時洋溢在蘇軾心中的是那滿腔的治世豪情。説的就是要追回他青春時的雄圖壯志。

台頭寺步月得人字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漢族,眉州人。北宋詩人、詞人,宋代文學家,是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其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現存詩3900餘首。代表作品有《水調歌頭·中秋》《赤壁賦》《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記承天寺夜遊》等。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