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台灣鵝掌柴

鎖定
台灣鵝掌柴(Heptapleurum taiwanianum (Nakai) G. M. Plunkett & Lowry),五加科鵝掌柴屬,小喬木,枝粗壯,無毛,葉痕明顯;髓白色,薄片狀。葉有小葉5-9(常為7-9);葉柄長9-25釐米,無毛,基部擴大抱莖;小葉片倒披針形、卵狀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0-15釐米,寬2.5-5釐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上面有光澤,下面灰白色,兩面均無毛,邊緣全緣,側脈5-7對;小葉柄長1.5-3釐米。圓錐花序頂生,長20-30釐米,下部的分枝較短,有小分枝成為復總狀花序,上部的為總狀花序,幼時有星狀毛,但後來變無毛;苞片卵形,長4-6毫米;萼筒倒卵狀陀螺形,有星狀細毛,長2毫米;萼齒6,不明顯。
中文名
台灣鵝掌柴
拉丁學名
Heptapleurum taiwanianum (Nakai) G. M. Plunkett & Lowry [2] 
別    名
高山鴨腳木
台灣鴨腳木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傘形目
五加科
鵝掌柴屬
台灣鵝掌柴
分佈區域
產台灣。生於海拔2000-2850米的高山上。

台灣鵝掌柴形態特徵

台灣鵝掌柴 台灣鵝掌柴
小喬木,枝粗壯,無毛,葉痕明顯;髓白色,薄片狀。葉有小葉5-9(常為7-9);葉柄長9-25釐米,無毛,基部擴大抱莖;小葉片倒披針形、卵狀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0-15釐米,寬2.5-5釐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上面有光澤,下面灰白色,兩面均無毛,邊緣全緣,側脈5-7對;小葉柄長1.5-3釐米。
圓錐花序頂生,長20-30釐米,下部的分枝較短,有小分枝成為復總狀花序,上部的為總狀花序,幼時有星狀毛,但後來變無毛;苞片卵形,長4-6毫米;萼筒倒卵狀陀螺形,有星狀細毛,長2毫米;萼齒6,不明顯 [1]  ;花瓣6,長三角形,長2-2.5毫米,外面稍有短柔毛,裏面有隆起的中脈,頂端長尖;雄蕊6,較花瓣稍長,花葯圓形,藥隔腺狀;子房6室;花柱合生成柱狀,長0.5-0.8毫米,柱頭有不明顯6小裂。果實球形,長5-7毫米,宿存花柱長2毫米。

台灣鵝掌柴生長環境

台灣鵝掌柴 台灣鵝掌柴
生長於海拔2000-2850米的西南高山上。
生長在亞洲一段的西南高山地區。

台灣鵝掌柴分佈範圍

台灣鵝掌柴
台灣鵝掌柴(7張)
原產於新西蘭訂。澳大利亞及我國的台灣等地訂。生於海拔2000-2850米的高山上。模式標本採自台灣阿里山。

台灣鵝掌柴主要價值

台灣鵝掌柴 台灣鵝掌柴
山野觀賞草花。

台灣鵝掌柴物種考證

本種和產於印度及斯里蘭卡的Schefflera racemosa (Wight)Harms相近,根據記載,不同在於本種小葉通常8片,花序主軸較長,基部的分枝較短,花通常6數。本種與產於雲南的紅河鵝掌柴Schefflera hoi (Dunn) Vig.極相似,從Y. Kudo & S. Sazuki在原模式標本產地(阿里山)採來的標本(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研究所標本室81615號),葉有小葉6-8,小葉片狹長圓形或倒披針形,果實球形,宿存的花柱長約2毫米等特徵,與紅河鵝掌柴的枝葉及果實的特徵相似,其花序(根據李惠林記載)每苞腋聚生花2-6朵,也與紅河鵝掌柴的花序一樣,所不同者僅在於本種花6數而已。因此,我們認為本種與紅河鵝掌柴可能是同一種植物,由於見到的台灣標本不多,留待進一步考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