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台灣穗花杉

鎖定
台灣穗花杉(學名:Amentotaxus formosana H. L. Li)是紅豆杉科穗花杉屬植物,小喬木,高達10米,胸徑30釐米;大枝稀疏,小枝斜展葉列成兩列,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通常微彎鐮狀。雄球花穗2-4穗,稀1穗或5穗,長約3釐米。種子倒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假種皮熟時深紅色,梗長1.5-2釐米。 [1] 
為中國特有樹種,分佈於台灣南部山區的海拔700-1300米地帶,散生於闊葉林內蔭濕地方或溝谷中。 [1] 
木材結構細緻。可作傢俱、農具、器具及工藝品等用材。又可作庭園樹。 [1]  對研究植物區系和紅豆杉科分類有一定的意義。 [2] 
中文名
台灣穗花杉
拉丁學名
Amentotaxus formosana H. L. Li
植物界
裸子植物門
松綱 [11] 
柏目
紅豆杉科
穗花杉屬
台灣穗花杉
命名者及年代
李惠林,1952 [4]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重點一級保護野生植物 [10] 

台灣穗花杉形態特徵

台灣穗花杉
台灣穗花杉(3張)
小喬木,高達10米,胸徑30釐米;大枝稀疏,小枝斜展,微圓或近方形。葉列成兩列,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通常微彎鐮狀,長5-8.5釐米,寬5-10毫米,上部漸窄,先端長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幾無柄,上面深綠色,中脈微隆起,下面中脈隆起,寬約1毫米,白色氣孔帶較綠色邊帶寬約1倍,寬約2毫米。
雄球花穗2-4穗,稀1穗或5穗,長約3釐米,雄球花幾無梗,雄蕊有5-8個花葯,花絲極短,長不及1毫米;雌球花近圓球形,有長梗,基部約有10枚苞片。種子倒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假種皮熟時深紅色,長2-2.5釐米,徑0.9-1.1釐米,頂端有小尖頭露出,基部宿存苞片具背脊,梗長1.5-2釐米。 [1]  [12] 

台灣穗花杉生長環境

台灣穗花杉
台灣穗花杉(5張)
生長於海拔700-1300米的地帶,散生於闊葉林內蔭濕地方或溝谷中。 [1]  生長區多為中亞熱帶和南亞熱帶的山地。氣候温涼潮濕、雨量充沛,年平均温12-19℃,年降水量約1300-2000毫米左右,相對濕度在85%以上;光照較弱,多散射光,立地的土壤為花崗岩、流紋岩、砂頁岩發育而成的黃壤、黃棕壤,pH值4.5-5.5,富含腐殖質。為陰性樹種,在羣落中個體稀少,屬偶見性樹種。常見的上層樹種有多青岡。 [2] 

台灣穗花杉分佈範圍

台灣穗花杉為中國特有樹種,分佈於台灣南部山區(姑子侖山、南大武山、大漢山、浸水營、茶茶牙賴山、草埔、裏龍山,在嶺線兩側呈帶狀不連續分佈)。 [5] 
台灣穗花杉 台灣穗花杉

台灣穗花杉繁殖方法

播種:發芽可能非常緩慢,通常需要至少2年以上時間。在秋季成熟時進行播種,18個月後可以發芽。儲存的種子可能需要2年或更長時間才能發芽。收穫的綠色成熟的種子(當完全發育但在植物上乾燥之前)立即播種。被鳥類在吃完後排出的種子往往發芽良好,因此在播種前將種子劃傷有利於縮短髮芽時間。出苗後將幼苗放入單個盆中,生長12個月後可以出圃栽植。 [6] 
扦插:切半成熟的頂生芽的插條,長5-8釐米,在陰涼的環境內扦插。在8周內可以生根。 [6] 

台灣穗花杉主要價值

對研究植物區系和紅豆杉科分類有一定的意義。樹形秀麗,為優美的庭園觀賞樹種。可入藥,有清積導滯,驅蟲功效。用於食滯胃腸,脘腹不舒,吐酸噯腐,舌苔厚膩等食積症。木材結構細緻,可作傢俱、器具及工藝品等用材。 [2] 

台灣穗花杉保護狀況

保護級別:台灣穗花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 ver 3.1——瀕危(VU) [7]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第一批)1999年8月4日——Ⅰ級。 [10] 
物種現狀:台灣穗花杉逐漸往山上遷移 ,數量日趨減少,如不加保護和繁育,將瀕臨來絕。 [8] 
致危因素:生境改變,林中光照不宜。 [9]  種羣很小,並且受到棲息地喪失,以及遺傳多樣性水平極低的羣體的威脅。 [4] 
保護措施:在中國台灣生長區已建有多個保護區,可通過播種、扦插進行人工繁殖,促進天然更新。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