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台灣往事

(鄭洞天執導電影)

鎖定
《台灣往事》是由鄭洞天執導,蔣雯麗馮漢元崔林等人主演的劇情電影。
該片以主人公林清文在中國台灣時期的成長經歷為主線,講述了動盪年代台灣人民蕩氣迴腸的親情、友情、愛情、故土情和民族情 [1] 
中文名
台灣往事
外文名
My Bittersweet Taiwan
類    型
劇情片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    演
鄭洞天
編    劇
張克輝
編    劇
黃丹
主    演
蔣雯麗
片    長
93 分鐘
對白語言
普通話
色    彩
彩色
在線播放平台
1905電影網

台灣往事劇情簡介

一百多年前,林家的祖先輾轉坎坷來到台灣島,從此在這裏定居。在20世紀初,林家兩輩從醫。祖父精通中醫,他的兒子林漢敏擅長西醫外科。漢敏平日裏在日本人八重開設的診所內上班。某晚,漢敏的妻子待產,主刀醫生八重卻醉卧斗室。手足無措的漢敏只得硬着頭皮為妻子剖腹。1928年4月9日,就在台灣被日本侵佔的第33個年頭,林家迎來了新的生命。而他們一家人,也註定在這紛亂時代中經歷無數的悲歡離合 [2] 

台灣往事演職員表

台灣往事演員表

角色 演員
母親 蔣雯麗
母親(老年) 鄭振瑤
青年林清文 崔林
童年林清文 章桓漁
少年林清文 李玄毅
中年林清文 洪惠君
中年武夫 小林龍夫
青年武夫 巖田三四郎
少年武夫 戰翔平
父親(林漢敏) 白凡
祖父 馮漢元
童年武夫 戰京平
少年阿仁 陳宇豪
青年阿仁 潘興強
中年阿黛 湯楊
童年阿黛 劉文慧
少年阿黛 劉琳
青年阿蘭 王雪菁
童年阿蘭 謝佳璐
青年阿忠 劉蔚森
少年阿忠 陳霖
陳天寶 魏東
桂嫂 劉翠紅
貞吉 山田晃三
秀子 新田理惠
八重 山田典史
岡田 高邑勉
貞吉太太 菅好江

台灣往事職員表

出品人 楊步亭、閻曉明、侯克明、周溥雄
製作人 馬寧
監製 趙海城、丁牧、李曉桐、王暉
原著 張克輝
導演 鄭洞天
副導演(助理) 任超、周波、細野研
編劇 黃丹
攝影 馬寧、李文勝
配樂 章紹同
剪輯 周梅平
道具 王成滿、馬龍麟
美術設計 劉南陽、關傑
燈光 李秀明
錄音 李偉
場記 任超
佈景師 廖嘉貴、何達裕
展開
(以上內容來源 [3] 

台灣往事角色介紹

  • 母親
    演員 蔣雯麗、鄭振瑤

    林清文的母親,深知環境的內在險惡,堅韌地擔負起責任,她顯露着特有的中國人的骨氣與行為分寸,在日本村長面前決不按日本人規則行事的果決。她撫育孩子的外在嚴格和內裏温厚,都表現出中國人獨特的堅韌與不屈服精神。

  • 林清文
    演員 崔林、章桓漁(童年)、李玄毅(少年)、洪惠君(中年)

    林清文的祖父是一箇中醫,兒時的他為了不讓村裏的女孩阿美受欺負,不惜跟日本警察的兒子松村武夫大打出手。戰爭後期,林清文和他的許多同學都被強徵為少年兵,整天挖戰壕,他因此也親眼目睹了戰爭的殘酷和血腥。後考上了廈門的華夏大學,離開了台灣,卻和母親從此相隔,一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才和母親見了最後一面。

  • 松村武夫
    演員 巖田三四郎(青年)、小林龍夫(中年)、戰翔平(少年)、戰京平(童年)

    日本警察之子,兒時和林清文打了一架,長大後在學校和林清文相遇,把林清文打了一頓,後來參加戰爭,身受重傷,臉上還留下一道深深的傷疤。但和林清文相逢時,林清文主動化解了二人的恩怨。後來,他幫助林清文重新見到了他的母親。

  • 祖父
    演員 馮漢元

    中醫,心中一直掛念着遠在河洛的故鄉。後來為了營救兒子,幾乎變賣了所有的家產,然而出獄後的兒子不久後便過世了。極度悲憤的他一夜之間瞎了眼睛。

(以上內容來源 [4-5] 

台灣往事幕後花絮

  • 影片中演員均要求使用閩南語,劇組還專門找了語言專家來指導演員的台詞 [6] 
  • 影片中林清文回家時因説了日語導致母親大發雷霆的戲,是蔣雯麗和導演一起設計的 [6] 

台灣往事獲獎記錄

時間
獎方
獎項
獲獎者
結果
2003年11月5日
第23屆金雞獎
最佳音樂
章紹同
獲獎 [7] 
2004年8月28日
第10屆華表獎
優秀導演
鄭洞天
獲獎 [8] 
優秀故事片
《台灣往事》
獲獎 [8] 
優秀女演員
蔣雯麗
獲獎 [8] 
第五屆夏衍電影文學獎
黃丹
獲獎 [9] 

台灣往事幕後製作

2000年,張克輝在台胞和電影人的鼓勵下,開始構思電影的劇本,為了讓劇本更加充實,張克輝採訪了大量的台胞,記錄了四大本。劇本寫完後,交到編劇黃丹手裏,影片的創作小組又繼續在全中國範圍內走訪上百名台胞。劇本整個創作歷時兩年,多次徵求台盟盟員和台胞的意見,不斷完善,十易其稿。影片主人公的原型就是張克輝,他起初給劇本命名為《台灣母親的背影》,後來定名為《台灣往事》 [10] 

台灣往事影片評價

《台灣往事》以林清文在台灣的成長經歷為主線,通過對祖父、父親、母親、阿蘭、阿忠、秀子、武夫等人物的思想、行為和命運的藝術表現,展現了一幅生動細膩的台灣鄉土生活長卷,演繹了動盪年代台灣人民蕩氣迴腸的親情、友情、愛情、故土情和民族情。反映了兩岸人民同根同源、骨肉不可分割的歷史和現實。影片在力求在表現歷史的同時,對感情也有細膩的刻畫。題材新穎,角度奇特,人物命運曲折,以抒情的筆墨表達了強烈而飽滿的情感 [9] (今日中國網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