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革

鎖定
古革(1074-1154),字仲通,又字逢時,號雲泉。宋朝梅州程鄉縣(今梅州市梅江區馬石下)人,其曾祖父古成之是宋代端拱二年進士,祖父古宗悦是宋代皇祐五年進士。古革、古堇、古鞏兄弟三人。宋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昆仲三人同赴京都應試,三人同列金榜,同登丁丑進士。古氏“四代五進士,兄弟同登科”,而名揚天下。 [1]  [3]  [5] 
古革登進士第後,被朝廷派往海南擔任瓊州府學教授,為“瓊北教育的拓荒者”;此後相繼任新昌知縣及興慶知府,在宋徽宗將興慶更名為肇慶後,成為肇慶府歷史上第一任知府。因政績突出,又被朝廷擢升為潮州知府,任上勤政愛民,被當地人譽為“潮州公”,去任時受到潮州百姓的深深挽留。古革在清順治年間獲奉祀於程鄉縣鄉賢祠,康熙年間又被潮州府祀於鄉賢祠。 [5] 
古革事蹟見於《程鄉縣誌·鄉賢傳》、 《潮州府志》、《歷代過瓊公傳》、《宋元學案補遺別附》等史籍。入程鄉縣鄉賢祠,崇祀潮州府名宦。 [3] 
全    名
古革
仲通
雲泉
所處時代
宋朝
出生地
宋朝梅州程鄉縣
出生日期
1074年
逝世日期
1154年

古革人物生平

古革,字仲通,祖籍江西省,後遷廣東梅州(今廣東省梅州市)。嶺南文風首創者古成之的曾孫。北宋紹聖四年(1097年),與其胞弟古堇、古鞏同榜登丁丑科進士第,任秘書省校書郎。同年調任瓊州教授,掌教在瓊山縣府城(今海口市)。時海南地處南荒,人畜雜處,文化教育落後。古革掌教後,盡力於文教,訓迪有方,課徒頗眾。始轉化民心,易其陋習,黎民漸從“素不尚學”至紛紛“遣子弟入學讀書”。因而深受黎民敬重,每有民間鬧事,非古革親往勸解不可,“郡檄入峒布諭,蠻俗素知敬(古)革,遂率服狀”。因古革在瓊州卓有政績,六年被朝廷“擢守潮州,官至五品”。 [2] 
古革職守潮州府刺史二十餘載,惠政功績顯揚,士民稱譽古革為“潮州公”。古革年邁辭官歸故里,在梅州城區北門築宅居住。因古革是“五馬大夫”,常乘騎出外。礙於其身材不高大,置一長方石於門前,便於上下馬。久而久之,人們便稱此地為“馬石下”。 [1] 

古革主要事蹟

宋高宗紹興十四年(1144),古革首次編修南遷古氏第一部家譜(古革後裔傳承祖德,於2004年甲申歲延續第八次修譜),並親撰新安古氏家譜序,在當時南蠻之地梅州而言,這是一部較早的譜牒文獻資料,為梅州地區文化傳承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3] 
他為瓊北教育的先行者,在肇慶著名的風景區七星巖,至今保留着古革題寫的摩崖石刻。由於瓊北地處南荒,海峽相隔,海南文化一直落後於中原。古革的到任,為海南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古革矢志教育的擔當精神,得到百姓的充分認可,獲得很高威望。據《瓊州府志》記載,每當民間百姓發生爭執時,非古革親自前往勸解不可。 [4] 
1. 名門之後,梅州儒宗
古革祖籍江西,先祖後遷至河源。自太高祖古全望移居增城後,歷代仕宦,可謂名門。古全望之子古延綬在北宋初年曾經擔任信安縣令,在告老還鄉之後遊覽梅州,因欽慕其山水秀麗,人物淳雅,就此居於梅州程江大覺寺旁邊(今廣東梅州市梅江區),廣置產業,因此成為梅州古氏先祖。
而古延綬之子古成之,也就是古革的曾祖父,更是聲名顯赫,在嶺南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古成之,字亞奭,人稱“紫虛先生”,因父親出外做官,從小便在增城其祖父處居住,其性簡靜,曾在羅浮山隱居讀書十多年,“力學不怠,淹貫羣籍”,文譽傳四方。北宋端拱元年(988),登進士第,是宋朝廣東第一個進士,因此有“嶺南首第”之譽。古成之一生富有傳奇色彩,不僅因北宋嶺南第一進士名噪嶺南科場,也以詩歌文學上的成就而飲譽嶺南文壇。清《廣東通志》卷二百九十載:“成之以文章為南越首倡,尤工於詩,有鳳騫霞舉、脱略塵土之態,置諸唐律中殆不可辨。”
古成之生子古宗悦,古宗悦為古革的祖父,宋皇祐五年(1053)癸巳春三禮出身,初任廣東英州司户,後遷廣東新興縣令,因捕盜寇平亂有力,升殿中丞,後升禮部侍郎(皆寄祿官),授勳騎都尉。古宗悦一開始居於增城,後因祖上(其祖父古延綬)在梅州置有產業,因此到梅州定居,死後葬於梅州。
古宗悦的長子古鳳儀,即古革的父親,隨父親居於梅州。其從小“崇聖人之道,搜究窮經,性理昭融”,以文才知名,曾經擔任潮州府典郡,在任期間以老成歷練而名著當時。古鳳儀之妻楊氏,聰慧賢淑,知書達理,生下三個兒子,分別取名為古革、古堇、古鞏。由於幼承家學,加上母親楊氏的嚴格管教,古革兄弟三人“早年力學,性理昭融”。紹聖四年(1097),古革三兄弟同登何昌言榜進士第。當年,古革二十四歲,古堇二十二歲,古鞏二十歲。消息傳到哲宗皇帝那裏,宋哲宗大為讚歎:“一門三貴,曠世盛聞!”
後來,古革官任潮州知府,古堇任象州知州,古鞏任賓州知州,被鄉人傳為美談。時至今日,廣東梅州古氏宗祠還懸掛着一副對聯:“一母三進士,四世兩鄉賢。”其中,“一母三進士”就是指一母同胞的古革三兄弟,“兩鄉賢”指古成之及其曾孫古革,他們分別被河源和梅州兩地列為鄉賢。母親楊氏因為培養了古革三兄弟,在讀書之風盛行的梅州獲得極高的聲譽,被人們敬稱為“楊祖婆”。楊祖婆去世後安葬於今五華縣梅林鎮黃砂村丘子塘。
在南宋著名理學家胡寅為古革撰寫的《贈廣潮太守歸田賦》中,曾稱古革為“古氏右族,梅州儒宗”。由此看來,所言不虛。 [5] 
2. 訓迪有方,教授瓊州
古革在紹聖四年(1097)登進士第後不久,就被朝廷派往海南擔任瓊州府學教授。由於地處南荒,海峽相隔,海南文化一直落後於中原。古革的到任,為海南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北宋前期,范仲淹主持“慶曆新政”,仁宗下詔各州縣皆設立學校,參加科舉的人必須先受教育,士人須在學校接受三百天的教育學習才能參加應試。全國的州縣都相繼興辦學校。瓊州府學就是在這個時候成立的,是海南島最早的官學之一,時任知州的宋守之還親往府學給儒生講課。
清道光《瓊州府志》記載,古革就任瓊州府學教授後,“訓士不倦,峒蠻多遣子弟受學”。海南教育的相對落後,反而激起了古革作為讀書人的擔當意識,致力於文教,“訓迪有方,課徒頗眾”,同時慢慢轉化民心,改變陋俗。居住黎峒的少數民族同胞,也逐漸從“素不尚學”紛紛“遣子弟入學讀書”,教育局面為之一變,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黎族和漢族的民族融合。瓊州府學雖然從設置上是覆蓋全島的,但是受制於交通等各種因素,受益者主要為瓊北居民。從這個意義上講,古革可謂是瓊北教育的先行者。
歷史往往有着驚人的巧合,就在古革赴任瓊州府學教授前後,北宋文壇領袖蘇軾也於紹聖四年(1097)被朝廷責授瓊州別駕,昌化軍(今海南西部)安置。這自然是海南教育的一大福音。遺憾的是,目前尚無史料證明古革和蘇軾在海南有互動往來。
古革矢志教育的擔當精神,得到黎族和漢族百姓的充分認可,獲得很高威望,黎族百姓更是對其推崇備至。《瓊州府志》記載,每當民間百姓發生爭執時,非古革親自前往勸解不可,他攜“郡檄入峒布諭,蠻俗素知敬革,遂率服狀”。古革通過教化,使得黎族百姓主動歸附,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後來古革在瓊州的政績為朝廷所知曉,因此被擢升官職,從而讓他有更大作為。 [5] 
3. 移守肇慶,首任知府
離開海南之後,古革最開始擔任新昌(今廣東新興縣)知縣,然後在政和七年(1117)三月被移知興慶(今廣東肇慶市)。
在肇慶著名的七星巖風景區,至今保留着古革題寫的摩崖石刻:政和丁酉暮春,程江古革逢時,初自新昌移守興慶。是年仲夏,真陽馮齊荀祖道起於祥除,來貳府政,相與諮詢,有請於朝。次年春,乃被旨升作大藩,政平訟簡,歲豐民樂,偶乘閒暇,屢訪茲巖,酌泉泛觴,歷覽佳致,因志歲月,勒於崇崖。時政和八年八月二日。
古革的這段話,交代了肇慶當年改名的一段歷史。肇慶原名端州,端王系宋徽宗潛邸(登基前為端王)封號,徽宗即位後,於建中靖國元年(1101)十月更名為興慶軍,隨後又升格為興慶府。
政和七年(1117),廣南東路轉運判官燕瑛就任。他了解到:八十多年前,即明道二年(1033),西夏國元昊繼位後,曾將首府興州(治今寧夏銀川市)改名為興慶府。他覺得大宋王朝沿用西夏國首府之舊名,顯屬不妥。燕瑛經過反覆思考後,建議將興慶府改名為肇慶府,寓“開始帶來吉慶”之意。為了慎重起見,徵求興慶府知府古革、同知馮齊荀的意見。古革、馮齊荀兩人同意聯名上奏,“有請於朝”。“興慶府元(原)系端州,寅緣陛下潛邸舊封,薦蒙賜以軍額,申錫府號。臣近巡歷到彼,竊見府城規摹未至宏壯,慾望親灑宸翰,特改見今軍府額,賜以美名。”(徐松《宋會要輯稿》) 由此古革成為肇慶府歷史上第一任知府。
政和八年十月二十一日(1118年12月5日),宋徽宗欣然命筆題寫“肇慶府”三個瘦金體大字,製作成匾額,派遣欽差送往廣東興慶府。古革為此特地築高台於府署前,專門懸掛徽宗御書匾額,取名為“御書樓”,即今之“麗譙樓”。 [5] 
4. 擢守潮州,治政有方
因在肇慶政績突出,後古革被朝廷擢升為潮州知府。在潮州任上,由於古革勤政愛民,“治政有方,革敝除奸”,當地士民對其交口稱讚,被譽為“潮州公”。任滿之後在潮州人民上書挽留下,再次擔任潮州知府,加授中憲大夫。
古革在潮州知府第二次任上期滿後,深感仕途艱險,而“頗厭塵勞”,於是便隱居於逸老堂。在其隱居後,南宋著名理學家胡寅曾為古革撰寫《贈廣潮太守歸田賦》,在提到為何要寫這篇文章時,其中寫道:
是歲七月望日,餘致仕歸家,有故人衣冠嚴飾,禮度雍容,揖餘而謂之曰:太守古公,諱革,字仲通,古氏右族,梅州儒宗。兄弟早年力學,性理昭融,俱登紹聖進士。際會風雲,初授瓊州教授,翼振立而士風作,興學校樹業建功,擢升榮任五馬諸侯治政廣潮,黎民感戴其恩,今辭歸田裏,挽莫能留,願先生一言以為賦。
從以上文字我們知道此賦是潮州百姓請胡寅所寫,可見潮州百姓對古革之愛戴。
值得一提的是,紹興十四年(1144),隱居於逸老堂的古革“偶因閒暇,覽舊祖圖”,深感編修家譜的重要性,於是便主持編修了廣東第一部古氏家譜,並親自撰寫《新安古氏家譜序》。 [5] 

古革軼事典故

古革是嶺南文風首創者古成之曾孫。古革出身書香門第,自幼博覽羣籍,通四書五經,筆氣起卓。24歲,即北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與胞弟古堇、古鞏兄弟三人同登丁丑科進士榜,世所罕聞。時哲宗皇帝贊曰:“一門三貴,曠世盛聞”。
北宋宣和年間,古革在梅城馬石下建新宅。將大覺寺舊宅及周邊土地,贈與大覺寺作寺院管業。大覺寺為念古革善舉,並崇祀檀樾牌位。元天曆二年(1329),州人為紀念古革,建有五馬坊,其地原有上馬石。清末有黃氏在馬石下築宅掘土,得古鎮宅錢,以告黃公度京卿鑑識,京卿詢其地,曰馬石下,於是前往探視得石,文曰:宣和四年古大夫宅立。證此地原為古革大夫宅居地。丘逢甲先生聞之,亦往京卿處拜識,京卿以拓文見示,乃撰《古大夫宅下馬石歌並序》。歌曰:七百年來掩塵土,石與大夫俱氏古!大夫何許人?乃是紫虛仙人四世孫。宅在梅州城北門,眼前不見大夫宅,止見大夫下馬石。石立宣和之四年,大夫手鑄鎮宅錢。古錢出土銅鏽紫, 留與後人知宅址。錢鑄何年石能語,此石不刻黨人碑,又不貢築民嶽兼花移,大夫五馬何逶迤,留題七星巖石方來歸。大夫歸來立石日,天子尚未蒙塵時,當國者誰?蔡太師。籲哇時事既可知,大夫下馬心應悲。 朝更代改宅何有,大夫名在馬骨朽。惟有此石長不刓,大書深刻苔花寒。摩挲欲具袍藥拜,當作到氏奇礓看。 [3] 
古革三兄弟,自幼聰穎明慧,才思敏捷,很早得家庭氛圍的薰陶和啓蒙,博覽羣書和熟讀《四書》《五經》,並受孔、孟之學影響,學業得到昇華,再加上母親楊氏的嚴格管教,刻苦用功、視野高遠。紹聖四年(1097年)科考時,古革兄弟三人辭別父母,結伴赴京應試。待禮部發榜,三兄弟同登進士第。當年,古革24歲,古堇22歲,古鞏20歲。消息傳到哲宗皇帝那裏,宋哲宗大為讚歎:“一門三貴,曠世盛聞!”母親楊氏因培養了出色的三兄弟,在讀書之風盛行的梅州地區獲得極高的聲譽,被人們敬稱為“楊祖婆”。楊祖婆去世後安葬於今五華縣梅林鎮黃砂村蝦子塘松子丘山。 [4] 

古革史料記載

古革登進士後,初任瓊州府學教授,掌教於瓊山府城(今海口市)。時海南地處南荒,人畜雜處,文教落後。古革掌教於海南瓊台書院,盡力於發展當地文教,“作育英才,德化黎民,訓迪有方,課徒頗眾。”(《古氏族譜》),始轉化民心,易其陋習,黎民漸從“素不尚學”至紛紛“多遣子弟受學”。因而深受黎民敬重,每有黎民糾紛,非古革親往勸解不可,飛在“郡橄入嗣布諭,蠻俗素知敬革,遂率服狀”。(《瓊州府志》)古革善治,聞於朝野。擢升浙江新昌知縣,繼任廣東端州(今肇慶)知府,卓有政聲。今肇慶七星巖仍存宋古革親題石刻:“政和丁酉暮春,程江古革逢時,初自新昌移守興慶。是年仲夏,真陽馮齊、荀祖道起於祥除來二府政,相與諮詢,有請於朝。次年春,乃被旨升作大藩,政平口簡,歲豐民樂,偶乘閒暇,屢訪茲巖,酌泉泛觴,歷覽佳致,因志歲月,勒於崇崖。
時政和八年八月二日。”不久又被朝廷“擢守潮州,官至五品”,授中憲大夫。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歿,壽81歲。
古革事蹟見於《程鄉縣誌·鄉賢傳》、 《潮州府志》、《歷代過瓊公傳》、《宋元學案補遺別附》等史籍。入程鄉縣鄉賢祠,崇祀潮州府名宦。 [3] 
在南宋著名理學家胡寅為古革撰寫的《贈廣潮太守歸田賦》中,曾稱古革為“古氏望族,梅州儒宗”。 [4] 

古革親屬成員

曾祖父:古成之
祖父:古宗悦
父親:古鳳儀
母親:楊氏
叔父:古鳳仁、古鳳信、古鳳俊
兄弟:古堇古鞏 [4] 
古鳳儀娶妻楊氏,聰慧賢淑,知書達禮,生下三個兒子,分別取名為古革、古堇、古鞏。後來,古革官任潮州知府,古堇任象州知州,古鞏任賓州知州,被鄉人傳為美談。 [4] 
梅州古氏在宋朝就有“四代五進士”的美譽,這五位進士中,有“父子進士”的古成之及其子古宗悦;有“公孫進士”的古宗悦與其孫古革三兄弟;有“兄弟同科三進士”的古革、古堇、古鞏。 [4] 

古革人物紀念

對於古革的紀念,最早是在元代天曆二年(1329),因古革曾擔任潮州太守,當地政府(程鄉縣)在縣治西二里(或為大覺寺旁)為古革立“五馬坊”(按漢制,太守儀仗為“駟馬”,即可乘四馬的車駕。若朝臣出使為太守,則增一馬為五馬,到了後來,太守都稱為“五馬大夫”)紀念。然而“五馬坊”到了清康熙時期就已倒塌廢棄。清代開始,古革開始列入官府的祭祀系統,在順治年間古革被奉祀於程鄉縣鄉賢祠,康熙年間又被潮州府祀於鄉賢祠。
如今古革在梅州還留下了一個“馬石下”的地名。“馬石下”位於梅江區江北梅正路與梅石路對接的光遠小學附近,舊時曾是古革的故居,因當地曾留有一方古革當年留下的“上馬石”而得名。由於年代久遠,古革故居早已湮沒,到了清末人們已經不清楚“馬石下”與古革有什麼聯繫了。
首先將二者聯繫起來的,便是黃遵憲,温仲和在光緒《嘉應州志》中詳細記載了此事。其中寫道:當時,當地黃姓人在馬石下附近掘地建房,發現有一個罌罐,裏面裝着一些如“富貴吉祥、五男二女、三公九卿、延年益壽”等的大錢。黃遵憲向其詢問後認為該錢應是鎮宅錢,並認為應該是士大夫之家才有。因此,黃遵憲便詢問“馬石下”地名的由來,當地人稱還見有一方上馬石(又稱下馬石,當時在王氏家廟左邊)。黃遵憲通過走訪發現,該上馬石為長方體,有一個石級可供登跨,應該是上馬下馬所用。在剔洗乾淨後,又發現該石還刻有銘文,字大約三寸,字體遒整,其中寫道:宣和四年古大夫宅立。由此,黃遵憲便認定馬石下掘地建房處即為古革舊居所在,而該鎮宅錢也應是古革故居的鎮宅錢。
後來,黃遵憲將下馬石中的文字拓給丘逢甲,丘逢甲還為此作了一首《古大夫宅下馬石歌並序》。如今古大夫的古宅早已不復存在,而“下馬石”也不知所蹤。據瞭解,民國後,古革的下馬石先放在梅縣民眾教育館,教育館在二十世紀中期以後改作他用,下馬石也已蕩然無存,至於古鎮宅錢更是不知蹤跡。
古革去世後,葬於豐順建橋鎮新和村,歷代皆有修葺,如今保存完好。值得一提的是,古革祖上的房屋本在大覺寺旁,宣和年間,古革在梅州馬石下建設新宅,將舊宅及周邊土地贈予大覺寺作為寺產。古革去世後,大覺寺住持為了追念古革的善舉,在寺中設立神主牌,上書:“宋進士知潮州府事中憲大夫壇越仲通古公神位”。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