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藤園

鎖定
古藤園是一處古典園林建築。坐落在上海成陸前的古海岸沙岡之上。原址曾是一鄉間集鎮,因有明代嘉靖年間詩人董宜陽手植的古紫藤而得名,俗稱“紫藤棚”。現址閔行臨滄路148號,沙港河東岸,佔地面積4948平方米。於1999年12月對外開放。
中文名
古藤園
地理位置
上海市
佔地面積
4948 m²

目錄

古藤園背景介紹

滬上含"古"字的公園有四:嘉定古猗園,南匯古鐘園,奉賢古華園,閔行古藤園。四園都有"古"字,唯古猗園創建於明代,其它三園都是改革開放後的產物。而閔行的古藤園最年輕,建於1999年,距今只有九年的歷史。開園之初我去看過的,時隔九年不知變的如何,還是故地重遊吧!原來是要門票的,試開放時是伍元,後來如何就不知了,現今閔行區的公園都免費開放,古藤園也不例外。
古藤園景色
古藤園景色(19張)
古藤園位於上海成陸前的古海岸沙岡之上。原址曾是一鄉間集鎮,俗稱"紫藤棚",現今閔行臨滄路旁,近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古藤園雖然歷史短,但園內的一棵紫藤卻有470多年的歷史,為滬上紫藤之最,系明嘉靖年間鄉賢、詩人董宜陽手植。紫藤高3.7米,圍1.5米,覆蓋面東西24米,南北14米。如今蟠根虯枝,依然生氣盎然。開花時香氣蓊鬱,青紫相映,冠蓋半街,遠望如天半紫霞,煞是壯觀。現今雖非花開時節,但仍能一睹紫藤風采。
為保護這株滬上最古老的紫藤,開發旅遊文化資源,閔行區人民政府和上海市園林管理局撥款興建“古藤園”,於1999年12月對外開放。 [1] 
此外,古藤園還把原先散見於區內外的宋代八稜石井欄、蟠龍古礎,明代雕花旗杆石,清代單門、三門石牌坊,以及民國花崗石平板橋等文明古蹟彙集於內,尤其是建於清乾隆十二年的節孝坊,早先被夾藏於民間房舍的壁牆內,老街動遷時才始見天日,經修復移至園內,是滬上唯一修復完整的清代三門四柱五頂的石雕牌坊。喜歡欣賞古牌坊者不必非去安徽歙縣,可直奔閔行古藤園。 [2] 

古藤園特色

古藤 古藤 [3]
園內以古紫藤為植物主景,配植多種名品花木,形成四季如春的怡人景色。園內地形錯落有致,有假山、池塘,圍繞池塘建有亭、橋、廊、榭、樓閣等仿古建築,勾勒成一幅江南庭園美景。臨北沙港河,築有親水平台和步道;西北隅建有半亭、景牆和廊架等建築,各自成景。宜陽古藤形如蟠虯、蔭似天篷,每年四月紫藤花盛開滿園飄香,充分表現了古代園林建築的獨特風格和高超的造園藝術。
該園還將散見於區內外的宋代八稜石井欄、蟠龍石礎,明代雕花旗杆石,清代單門二柱三頂式積翠坊、三門三門四柱五頂節孝坊,以及始建於民國四年(1915年)崇德平板橋等文物古蹟遷移入園,富有人文內涵,是一所頗具文化底藴的江南仿古園林。 [1] 

古藤園景點

古藤園美景
古藤園美景(16張)
公園主要景點:宜陽古藤:距今470餘年,為滬上之最;紫雲閣:朱漆粉牆雕花窗的二層樓宇;宋井亭:倚壁而建、青瓦翹檐的半亭;積翠坊:距今250年;節孝坊:通體滿雕的花崗石牌坊,清代乾隆十二年建;崇德橋、蟠龍石礎、望海亭。 [1] 

古藤園信息

類型:免費公園
開放時間:5:00-19:00
途經公交:閔東線 江川1路 莘荷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