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古漢語小字典

鎖定
《古漢語小字典》是2007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雙棣 [1]  本書主要介紹了常用文言文的字意及引申義,富有概括性和實用性。
中文名
古漢語小字典
作    者
張雙棣
類    別
工具書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年8月1日
定    價
42 元
ISBN
10位[7301062273]13位[9787301062272]

目錄

古漢語小字典內容提要

這本古漢語小字典所遵循的原則,除了時代性的原則之外,更加強調詞義的概括性,以及簡明性和常用性。王力先生在《關於古漢語字典的編寫問題》中強調:“過去的字典於一個字條下面羅列十多個甚至幾十個意義,本義和引申義常常顛倒。其實並沒有那麼多。有些是東抄西襲,把本來可以合併的意義分成幾條。其實,如果某字只有一個本義,近引申義也就可以與本義放在一起,遠引申義才另立一項。
這樣,一個字少則一個意義,多則四五個意義就夠了。”在《王力古漢語字典·序》中把“擴大詞義的概括性”作為該字典的八大特點之首,王先生説:“一般字典辭書總嫌義項太多,使讀者不知所從,其實許多義項都可以合併為一個義項,一個是本義,其餘是引申義。本書以近引申義合併,遠引申義另列,假借義也另列。這樣義項就大大減少,反而容易懂了。”強調詞義的概括性是王力先生的一貫思想和主張,也是符合語義學原則的。我們編寫古漢語字典,無論大小,都必須謹記這個原則,不可一時疏忽。在強調概括性的同時,也注意到字典的常用性,收字主要是常用字。王先生説:“應該選擇常用詞,因為常用詞在古書上常見,實用價值較大。僻字收不勝收,收了用處也不大。”正是這些常用詞,有不少與現代詞義只有些微的差別,差別越是細微,就越容易忽視,因此就越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也正是這些常用詞,它們體現着古今漢語發展的脈絡,是我們應該着力掌握的,也是我們應該重點研究的。因為主要選擇的是常用詞,又沒有收入僻義,所以就可以簡明些。有這樣一些想法,但做得如何還得靠大家評説了。

古漢語小字典目錄

關於古漢語字典的編寫問題(節選)
文言常用詞韻語
前方
凡例
漢語拼音音節表
部首檢字表
(一)部首目錄
(二)檢字表
字典正文
附錄
中國歷史年代簡表
參考資料